簡介
德政說
中國先秦以道德教化為施政準則的政治學說。其思想淵源可追溯到殷商時代,盤庚曾提出“施實德於民”(《尚書·盤庚上》)。西周初年,統治者用有德和失德來解釋自己獲得“天命”和殷人失去“天命”的原因。《詩經》中有很多對文王等統治者盛德的歌頌。《尚書》一再告誡統治者要敬德、明德、q。春秋時期,統治者違德失禮的現象日趨嚴重,孔丘面對現實,繼承西周以來的敬德保民思想,大力提倡“為政以德”的德政說。此後,德政說成為儒家提倡的施政準則。
孔丘的德政說含義廣泛,包括:①重視對民眾的道德教化。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治理國家僅靠政令刑罰,民眾是不會心悅誠服的,只有以道德去教化、引導民眾,並把禮作為民眾的行為規範,才能使民眾自覺從善。②統治民眾須寬猛相濟。③必須重民、愛民、富民,省刑罰,薄稅斂,以爭取民心。④統治者要以身作則,嚴於律己,“修己安百姓”。⑤舉賢才。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孔丘的德政思想,到孟軻、荀況時轉化為王道仁政和王制學說。《中庸》的德政思想表現為修身、尊賢、親親、敬大臣、體群臣、子庶民、來百工、柔遠人、懷諸侯的“九經”之政,而九經之本即誠。德政思想發展到《大學》更為完備,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這個理論構架顯示出德政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孔孟到《大學》一脈相承的德政思想,實質上是為了維護宗法等級制度,同時又是一個仁義道德式的烏托邦體系。
影響
德政說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中心內容之一。它和仁政說一樣,是儒家的理想政治。它也是後世進步思想家反對暴政的思想武器,開明統治者孜孜以求的施政目標,對於改善封建統治和民眾處境不無好處。但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實際政治中卻充滿著駭人的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