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紹說

歐紹說,正德五年中舉人,接連七次參加會試皆落榜。之後他潛心做學問,研究經典古籍,著成《屏岡述史錄》和《懷棠紀最錄》二集。

基本信息

介紹

歐紹說(1484~1558),字夢舉,號屏岡。明桂陽(今汝城)縣泉水西坪村人。自幼天性明敏厚重,正德五年(1511)中舉人,接連七次參加會試皆落榜。這期間,他潛心做學問,研究經典古籍,著成《屏岡述史錄》和《懷棠紀最錄》二集。明嘉靖十一年(1532)三十九歲,才就任安徽霍山縣知縣。

逸事

縣令

上任之初,首先規範讀書人的行為、士習、整治民風、民俗,作《諭霍錄》一篇,張榜告示,講解宣傳。士習、民風大變。霍山籍進士、翰林院典籍吳蘭說:“見《諭霍錄》而可證屏岡公之賢。”於是《諭霍錄》便成為地方治理的一時名篇。
歐紹說施政務大體,勤政愛民。上任之初,適逢饑荒。按常規,應預先向上司請示減免稅賦,放糧賑濟災民。因初上任,來不及請示等待準許。他說,救民如救火,刻不容緩,我寧肯自己負擅支國庫的罪責,也要先放糧賑災再補報。因而多救活不少饑民。
霍山縣淠河河道淤塞,洪水常為害鄉村和縣城。歐紹說帶領民眾疏浚淤積,加固堤防,並且順水勢遷改一段河道,徹底解除了水患之憂。
霍山縣的縣學年久失修,破舊不堪。歐紹說發動士紳,重修裝修了縣學,改善了縣學的教學環境。有年久旱無雨,他到山頂設壇求雨,每日兩次上壇虔誠俯伏祈禱。一連十數日,兩膝淤血,終於下雨,民眾十分感動。有年突發蝗災,他依當時慣例,每晚到郊外祈求神靈禳災;白天,他率領民眾到田間掘捕。這時忽降暴雨,蝗災頓滅,人們認為是歐紹說德政感天地。他見路上有老婦人乞討,立即收入養濟院撫養,縣中孤寡之家免服勞役,節烈孝行給予表彰。
上司的政令措施,凡不利於民眾的,他必然力爭,雖然因此獲罪也在所不惜。霍山縣主產生漆和茶,上級來索求的,一律不準擾民。朝廷命工部行文到府,開價收購生漆。霍山縣市價一百兩白銀一擔,知府要歐紹說強行壓價收購。歐紹說憤慨地說:“這種坑害百姓向獻媚上司的事,我決不做。”為此,他與知府據理力爭,最終按市場價收購。
霍山縣有240戶居民,數代前就遷往了相鄰的湖北英山縣,但是他們的賦稅、徭役卻一直由霍山縣負擔。歐紹說極力向上司陳述,幾經周折才得以改正。歐紹說平易近民,民眾進他的官府就像回到家一樣親切自然。
判案正直無私,極盡人性化。骨肉親人間訴訟,總是從道德良心上進行調解,而不加刑法,以免生怨恨,使他們能恢復天倫親情。霍山縣民黃孔清之女嫁給鄰縣湖北羅田縣民某男,某男之父見色起淫心,強奪兒妻。黃孔清將女兒還給某男,其父捏造黃孔清為盜的罪名由羅田縣審問,判定充軍。當案情解到道級官府,歐紹說熟知案情後,他代為申訴,誣陷者懼怕逃遁,得以還黃孔清清白。他了解到牢中囚徒很苦,命令獄卒讓囚徒吃飽飯,並說:“這些人一天沒處以死刑,還是我的人民。”有個叫周茂青的,與同村村民為爭先服徭役而打官司。奇怪的是通常這種苦役,人們都想逃避,為何因爭先而打官司?一問,回答是,趁老爺在任服役較好,遲了老爺可能升官離開了。原先,有些百姓為躲避苛政而逃避流落他鄉,在歐紹說任內,有200多戶回籍歸耕;鄰縣民眾有數年斷不了的官司,雙方約定一起到霍山縣找歐紹說審理。霍山縣壽官丁鉞賦詩曰:“逃屋炊煙還舊主,槐堂赴訴擁鄰民。”是真實的寫照。
知府項喬誇他“立志行道,赤心為民”,省提學、御史聞銓贊他“循良廉慎,提調克勤”。任滿考績,升戶部主事。離任後,霍山縣民眾仍懷念歐紹說的恩德,專為歐紹說建一座生祠。進士、翰林吳蘭為撰碑記,高度讚美歐紹說的賢德,總吉他的政績為徒河、飾校、格雨、瘞蝗、廣儲、省徭、優老、表婺,“吾霍之民挽留公莫遂。公之去也而思,思而祠,祠以永思焉,民之心也。”

郎中

歐紹說任戶部主事數年,破格提升戶部郎中。奉命提調山海、永平、薊州各邊防糧餉。上任後,發現各地運到的銀子,因每錠輕重不一,依慣例,要遂一稱量,重的扣留,不夠重的才發給將卒,稱為權衡。掌管部門收集超重部分的銀子送給上官肥私,叫“羨餘”。歐紹說嘆道:“將士守邊,艱苦貧困已極,而且時常有刀箭死亡的危險,我沒辦法給他們更優厚的待遇,難道還忍心從中漁利嗎?”於是下令廢除權衡,革除羨餘,一律按原錠發放軍餉。

知府

歷任三年,嘉靖二十五年(1546),調任雲南廣西府(在今雲南省瀘西境內)知府。邊防將士含淚送別,也給他立祠,薊州在明朝獨有歐紹說一座生祠。到府上任不足半月,由於原在薊州直率及革除權衡、羨餘斷了上司的財路,遭到御史胡汝輔、戶部尚書王杲二人誣陷攻擊被罷官。歸後,吏部行文到縣,歐紹說改致仕退休辦理。不久,王杲因貪污受賄被充軍邊關,胡汝輔也以貪污、酷吏敗官。

作品

歐紹說學識淵博,能詩善文。著作有《屏岡述史錄》、《懷棠紀最錄》、《諭霍錄》、《窺豹錄》、《東漠一勺》等集出版行世。大學士張治在《懷棠紀最錄》的後記中稱讚歐紹說“知學”、“知政”。禮部尚書歐陽德為《屏岡述史錄》作序說:“述史五十四篇……始天皇紀迄周敬王之朝、剖疑訂舛,必祈其微;贊善黜惡,必仿於義”。至今,史籍還留存有歐紹說的文章《外沙白石庵記》、《重修文廟碑記》、《學田記》等。西坪《歐陽氏族譜》錄其詩有《行路難》、《昌平夜半秋聲有感》、《紀興》、《伯起圖》、《望雲》、《讀兒范策家書》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