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文化名鎮—南陽
這裡是清朝皇帝留戀忘返的地方
這裡是中國水鎮、運河名島
這裡島在四湖荷花叢中、河在島上潺潺流水
這裡是江北水鄉、四湖明珠
這裡是度假休閒撫慰心靈的港灣
這裡運河文化、漁家文化源遠流長
長城是凝固的歷史,運河是流動的文化。京杭大運河是一條黃金水道,可與都江堰相媲美的治水科技、貨暢其流的運河漕運、空前繁榮的商貿業、興旺發達的手工業、融南匯北的市井民俗文化和異彩紛呈的藝術文化等,礪煉成近千年的運河文化。運河兩岸的古鎮文化又為豐潤的運河文化增添了更多的精彩,演繹著一幕幕“眾星拱月”的故事,這其中的南陽鎮(南陽島),便因為地處京杭大運河相融的微山湖中,又屬於運河四大名鎮,而蘊涵了無窮的魅力,箇中韻味與奇趣正期待著人們去探尋。
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古鎮南陽——運河四大名鎮之一,地處與京杭大運河相融的微山湖中,古運河縱貫其中,擁有湖面15萬畝,水生經濟植物50多種,魚蝦貝野鴨近百種,千傾荷花,萬畝蘆葦,新拓寬的京杭大運河縱跨南陽古鎮。鎮駐地居民15000餘人,面積4.5平方公里。她北依魯西南重鎮濟寧,南靠古彭城徐州,東臨孔孟聖地曲阜、鄒城,西通牡丹之鄉菏澤,瀕臨梁祝故鄉、仲子故里、滕州微山湖紅荷濕地,離京福高速30公里,距濟寧機場60公里,有客船(遊輪)從濟寧開往南陽島(南陽古鎮),從魚台縣城渡口乘船30分鐘直達南陽島景區,交通便利快捷。
南陽古鎮,戰國時期齊國地圖就有標繪:兗州至湖陵沛北之泗水流域有南陽。正是今之南陽鎮所處位置。據此推算,南陽的歷史至少有2200多年。從秦漢兩晉迄於隋唐,由於北起南陽,南至沛留,地勢較為低洼,自古便有沛澤之稱。至唐武德七年(624年),山東境內的運河由西而東遷,引汶泗二水至濟寧,再南北分流,南下順天然的泗水下流,過南陽,經徐州南達江淮。到了宋代,南陽已成為泗水邊的較大村鎮。公元1278年,文天祥經南陽作《發魚台》,稱南陽周圍為泗郊甸。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開濟州河時,建南陽閘。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南北大運河通航後,南陽成為運河岸邊的重要商埠。到了明代中期,南陽鎮已與夏鎮、鎮江、揚州齊名,成為古運河畔四名鎮之一。明末清初,由於黃河多次泛濫,泥沙抬高了湖西豐、沛、魚的地勢,魯東南群山之水匯流至南陽後,滯留成湖,南陽遂成為湖中之島,顯現出她獨特的自然景觀。
特別是“漕運新渠”(首南陽迄留城,亦稱南陽新河)開通後,南陽鎮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成了大運河上的重鎮。皇帝南巡必經南陽,常在此停居數日。古鎮上街道均以青石板鋪砌,鎮街兩側為石壘台階,兩旁台階上建構廈檐,街面有“晴不見日,雨不漏水”之說。古鎮上的皇官所、皇糧殿、關帝廟、火神廟、魁星樓、文公祠、大禹廟、不沾地旗桿等30多處名勝古蹟和那古式建築的酒樓、茶莊、糧行、客棧、鹽店、綢緞店、當鋪、錢莊可見一斑。清代乾隆皇帝多次沿大運河從這裡經過南下並留下了很多歷史遺蹟。曾為他做過136道菜的“御膳房”至今完好無損。又因南陽鎮北上濟寧南下夏鎮均為一日航程,京杭大運河上百舸爭流的年代,在每天的清晨、黃昏,在穿鎮而過的大運河裡,曾經有許多的篷帆向她告別,曾經有許多的航船投入她的懷抱,來自不同方向滿載絲竹白米的漕船、酒船、米船、官船往來相接,檣桅林立,蓬帆遮日。特別是每年從江南船運的100萬擔皇糧經此地運往京城,南來北往的船隊,都停船夜泊在這裡。得水運之便,南陽鎮飛速繁榮,民國時期,整個鎮容保留著清代的模樣,鎮內東西南北兩條大街,還有牌坊、井子、西魚市等小街和東南西北四處商埠碼頭,鎮上商店林立,字號顯赫。熙來攘去的人群中,響著軟軟的吳語、硬硬的山東話、道白韻味的京腔,南陽鎮豐富的水產品也隨著運往全國各地,附近的物資也在此聚集中轉,時有“小蘇州”、“二濟寧”之稱。歲月的流失,流走了大運河上的檣桅,卻沒有流走大自然賜予南陽鎮的丰姿,浸潤著微山湖的神韻,玲瓏剔透的水鄉古鎮仍以她的獨特魅力,吸引著到過這裡的人們。
二、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
南陽島確實是美的。南陽湖那煙波浩渺、清清淺淺的一湖碧波,終日輕輕擁著她。從湖面遠遠望去,她窄窄的,長長的,象一把綠色的琵琶,浸潤在靜靜的南陽湖中。在她周圍的湖面上,星羅棋布地散落著80多個小漁村。這些小漁村或三五家,或幾十家。春來風暖柳綠,小漁村如一顆顆珍珠鑲嵌在她的周圍。秋來風起,滿湖蒲葦金黃,她又象躺在金色的綢緞上。鎮裡人家,街巷幽深,石板路青長,或臨街而居,或面湖而住,有蘆柴小院,有紅磚黛瓦,皆柳遮蒲掩,荷葦屏窗。門前院外,一片碧波而過的古運河上,石橋臥波,橋下槳聲欸乃,橋上市賣聲聲,頗似江南水城。中國的島很多,但有河流穿過的不多,有古運河穿過一個小島的地方更是鳳毛麟角,小島、古鎮、運河、大湖融為一體,這種“島在水中、河在島上、鎮在湖內”的特殊景觀在運河文化中獨樹一幟。這裡擁有煙波浩淼的南陽湖、悠遠清澈的古運河、純樸的民風民俗、沿運河而錯落有致的民居和以船代步的葉葉小舟;千傾荷花與藍天、碧水、野鴨、葦草,形成了天然的水上樂園,成為遠離物欲塵囂的一塊淨土,是人們淨化心靈、休閒度假的絕妙去處。
古鎮上皇宮所、清真寺、康熙御膳房、南陽書院等名勝古蹟讓遊客流連忘返,駐足觀摩。到湖上乘船衝浪,嬉戲山水間,或泛舟古運河上,輕棹擊水,感受詩意生活;看魚鷹表演,觀漁家婚禮,賞漁民捕魚,令人心曠神怡、微笑而歸。有興致的遊客還可到民俗生態村切身感受漁家生活,吃漁家飯、乾漁家活、品漁家樂、住漁家房。白天參與維修漁網具、跟著漁民捕魚拾網、下籃垂釣、摘菱採蓮、淺水池摸魚、鴨圈撿鴨蛋、觀看民俗表演、運河岸拔河等。夜晚看南陽風光片、與漁民拉家常交朋友、觀看有湖區特色的文藝表演、篝火自助燒烤、免費麻將、蟹池邊上捉蟹等,做一次地地道道的漁民。夜幕降臨在古鎮賞燈,乘坐龍舟游古運河,體驗當年乾隆下江南時的風光,或是在湖邊迎著夾裹荷香的湖風高歌一曲,都別有一番風趣。
南陽古鎮素有“江北小蘇州”之美稱,氣候怡人。每當清風送爽、明月高懸時,湖面上一片金黃,停泊的小船、棲息的野鴨、搖曳的蘆葦,構成了一幅幅絕妙的風景畫,畫中三五好友,一壺濁酒,醉入仙景。南陽古鎮是一方淨土,是撫慰心靈的港灣,到了南陽古鎮,呼吸著這裡特有的漁鄉湖水氣息,您就能把心放平、放靜,尤其是能夠放鬆。
三、獨樹一幟的人文景觀
漫步小鎮,到處是呈現出一派古樸的氣象,青石街道旁老字號店鋪門前布幌隨風飄搖,古式門匾盡顯古鎮的滄桑,沿街大紅燈籠透射出濃郁的民俗氣息,傳統的竹編草編等工藝品琳琅滿目,質樸友善的古鎮居民辛勤勞作,再配上鱗次櫛比的古式建築,讓人體會到南陽古鎮特有的和諧安詳。這裡沒有城市喧鬧的燈紅酒綠,卻有淳樸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民風民俗,融入小鎮,可以拋開一切的欲望。
在微山湖民俗博物館裡,涉及漁湖民傳統生產的漁網具、生活用具、服飾、手工藝品、水生動植物標本、運河風俗等,大至漁船網箔,小至一鉤一卡,可謂包羅萬象、應有盡有。走進微山湖民俗博物館,徜徉在漁家文化、運河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微山湖民風民俗、運河風情可盡收眼底。
南陽街上店鋪林立,狹長的街巷如同長長的扁擔挑著整個市鎮的繁榮與昌盛,夜市則更加充滿了濃郁的江北水鄉氣息。在每天黎明前夕,這裡的魚市便開始了熙熙攘攘的交易。夜市上,賣包子、燒餅、元宵、燙麵餃的小飯攤,比比皆是,還有水果攤,賣香蕉、桔子、膠棗、核桃……
四、逐步提升的景區文明
近年來,全鎮把加強街道環境綜合整治作為提升景區文明的突破口,在鎮駐地範圍內開展了以“四無、四有、四化”為標準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積極營造大發動、大整治、大創建的活動氛圍,提高廣大幹部民眾環境綜合整治和文明創建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建立了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長效機制,成立了綜合執法大隊,配備了專用車輛,招聘15人的環衛隊伍。
積極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公益事業,抓好了村文化活動室建設、敬老院和衛生院建設,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穩步推進景區景點建設,加快重點文化設施、固定演出場所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啟動了民俗博物館建設,成立了文藝宣傳隊,出版了《運河名鎮——南陽》,製作了南陽風光片。通過開展各種文藝活動,組織好春節文藝表演、親情茶話會等公益性文化活動,豐富了老百姓的業餘文化生活,為他們送去精神食糧;積極推進村村通有線電視、每村每月放一場電影等工程,爭取村村辦起漁家書屋,使民眾看書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京杭運河的通航拓寬、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運河申遺的推進,為南陽鎮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旅遊開發、水產品養殖、湖產品加工、生態漁湖業、港口建設等成為眾多商家投資興業的熱點。這裡夏天的太陽不那么熱辣,湖面開闊,水道錯綜,清風迎面涼爽透徹。水道兩側除大片植被林和水產養殖場外,水面下浮動著片片水草,遠處蘆葦叢生,水鳥疾飛,享受著人間不曾有的自由。行船湖中,時有大小船隻交錯往來,大至十幾船首尾相連的船隊,小至老夫妻慢搖的小舢板,很有一番安居樂業的景象。
南陽古鎮,她的樸實無華而又富有文化底蘊的古鎮風情;她的碧水環抱、四時如畫的魅力,已引起了更多人的青睞,成為運河文化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