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新渠

漕運新渠,前後用時4年,耗白銀40萬兩。其完成主要工程是開挖新主河道70.5公里,疏浚舊河道26.5公里。

明嘉靖四十四年至隆慶元年(1565~1567年),工部尚書朱衡主持開鑿了一段運河,北從南陽(原屬兗州府魚台縣,今屬微山縣),南至留城(當時屬南京沛縣,明萬曆年間沒於微山湖中,在微山島南3公里處),全長70.5公里,稱之為漕運新渠(亦稱夏鎮新河或南陽新河)。 隆慶元年(1567年)五月,新渠成,距舊河15公里。新渠北自魚台、南陽,南至沛縣留城,全長70.5公里。同時疏浚了留城至茶城的舊河(泗水)26.5公里。從此,泗水也被迫東流經漕運新渠了。六月,主河道工程剛剛報工,山水暴溢,沖塌薛河石壩,復淤三河口,糧艘多壞,眾議譁然。給事中吳時來奏稱: “新河受費、嶧、鄒、滕諸水,以一堤捍群流,豈能不潰,宜分之奪其勢 。”(《明鑑》)
這次漕運新渠潰決,完全是新河所受上源之水過量而致。朱衡於是經理上源,開河導水,建閘築壩,以分其流,殺其勢。至此,漕運新渠工程,始告完備。
開鑿漕運新渠,前後用時4年,耗白銀40萬兩。其完成主要工程是:
開挖新主河道70.5公里,疏浚舊河道26.5公里。
主河道上建閘九座:留城北建留城閘,又北6.5公里建馬家橋閘,又北5公里建西柳莊閘,又北2.5公里建滿家橋閘,又北2.5公里建夏鎮閘,又北3公里建楊莊閘,又北15公里建珠梅閘,又北20公里建邢莊閘,又北6公里建利建閘,北9公里到元至順二年(1331年)建的南陽閘,在此與原漕河相會。今河道尚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