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每天捧著手機當“低頭族”,隨時不忘刷新朋友圈,發了語音訊息總想重聽一遍,一小時以上不碰手機就感覺“損失了好幾億”……小小的手機APP,改變了無數人的社交模式,甚至生活模式,也令不少人感到某種“社交焦慮”。
現象
現象一:發朋友圈後沒留言,感覺特鬧心
專家解析:對朋友圈的互動特別關注的人,往往希望自己在別人心裡是重要的,希望能夠獲得眾人的關注。其實這是一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但過分關注手機中的互動,可能代表著此人在現實中得到的關注不夠。還有一些人發出某些訊息,是希望特定的幾個人或某個人看到並回應,這也表明發訊息者心裡很看重這些人,而在現實中渴望關愛、關注的願望沒有獲得充分滿足。
現象二:發出的語音信息總要再聽一遍
“我每次發出去的語音訊息,都忍不住要重聽一次,甚至重聽好幾遍。這是不自信的表現嗎?”29歲的白領小曹告訴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自己發現這個問題後,詢問過周圍的幾個朋友,發現不少人也有重聽的習慣,主要是為了確認自己說得清不清楚,有沒有什麼錯誤。有些人則表示聽自己的聲音感覺挺好,有自我欣賞的成分在其中。
專家解析:大部分人是否重聽語音訊息,往往與說話的對象有關。對於比較重視的人,或者所說的內容比較重要時,會重聽訊息,確認內容正確與否、自己說得好不好,這是比較正常的情況。
如果每一條都重聽,則說明存在輕微的焦慮,有不安全感,在人際關係中很害怕自己出錯或表現不佳,比較在乎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同時,聽自己的聲音可能還有一種自我心靈對話的效果,類似於自言自語,能夠起到一定的增強安全感、緩解心理壓力的作用。因此,這類人可以適當增強自信,對外在評價不要過於敏感。
現象三:群聊的時候害怕做話題“終結者”
專家解析:在一個熱鬧的場景中,忽然一個人說完後沒人再說了,面對這種沉默,哪怕只有短短的幾秒鐘,都會令人產生尷尬。這種沉默時的尷尬屬於正常的心理現象,不必對此過分焦慮。另外,沉默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某句話很深刻、很有分量,引起參與者的思考,或者說話者本身比較重要,說話的內容屬於壓軸性的總結,都可能使群聊出現沉默。另外,虛擬的群聊中還很可能出現巧合,剛好你說完話後大家都有事情忙,沒顧得上回話。這些情況,都不需要“終結者”太過在意。
“一段對話總有結束的時候,尤其是參與者比較多的群聊,每個人都以為別人會接話,反而容易造成無人接話的情景。當對話結束時,自己不要過分擔心是不是說錯了話,甚至因此產生焦慮。正常看待沉默即可。”吳楓說。
現象四:一會兒不看微信,感覺錯過了上億信息
微信加了幾十個群,通訊錄名單幾百人,每天要花數小時看完每一條朋友圈訊息,生怕錯過哪條有用的信息……當下,不少手機控、微信控有這樣的習慣,甚至有人戲稱“一個小時不看微信,感覺像錯過了幾個億”。但42歲的企業主管白女士表達了一部分人的觀點:“每天花很多時間刷微信,感覺學了不少東西,可一天下來回想起來,又沒記住幾條真正有用的。”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得到的卻都是“碎片化信息”,不少人因此產生焦慮。
專家解析:從現實角度來說,花越多的時間看朋友圈,說明在現實生活中做事情的時間就越少,與家人、同事真正面對面交流的時間也會大幅度減少。“我注意到,有一些基本不刷朋友圈的人,他們往往在生活中有某些著迷的興趣愛好,為此投入了較多精力,刷朋友圈的時間就會相應減少。”吳楓表示,社交軟體為人們提供了非常便捷的交流平台,人們可以不見面就能溝通。但與此同時,社交軟體這么火爆,恰恰說明整個社會人群的心理需求滿足不夠,人們太過於忙著賺錢、忙著生活,但內心渴望交流、渴望受關注等情感需求沒有獲得充分滿足。
專家建議
過分依賴手機的“低頭族”,一方面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手機上,另一方面又面臨著頸椎病、腱鞘炎、乾眼症等疾病困擾。如何擺脫手機依賴症,心理專家給出了一些操作性較強的方法。
定好鬧鐘,準時睡覺。很多手機控都是“夜貓子”,喜歡晚上躲在被窩裡看手機直到後半夜才睡,一天不看手機就睡不著。但如果從今天開始,定好一個睡覺的時間,鬧鐘一響準時關掉手機,最好睡前半小時就不再看手機,這樣堅持幾周,你會發現自己的睡眠質量、精神狀態等都大有改觀。
拿起實體書。實體書是代替手機的最佳選擇之一,它不但可以讓人切實地增長知識,修身養性,還能有效轉移人們對手機的注意力。可以按照自己的閱讀能力,規定好自己一周要讀幾本書,按照計畫完成,從而將手機占用掉的時間“搶”回來。
培養一項體育愛好。運動對於改變人的性格和解決人的心理障礙有著很大的作用,減壓效果要好於刷手機。出門慢跑、散步、打球或在家做操、做瑜伽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