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調哲學

“復調”理論不僅是一種小說藝術的特徵,更是一種獨特的認知話語和思維方式,在深刻剖析現代人的生存面貌和精神狀態方面表現出獨特的魅力,展現了巴赫金作為一位文化哲人所具有的廣闊視野與辯證思維。正如有些研究者所言,“復調”理論從一種小說論、批評論而走向了美學,最終歸返於哲學。

復調理論(polyphony Theory)
首次將音樂中的“復調”概念引入小說理論的是前蘇聯著名文藝學家巴赫金,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問題》(1929)中,用“復調”來描述陀式小說中的多聲部、對位以及對話的特點。巴赫金在1963年更名再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中進一步發展了“復調”理論,使原理論體系更趨完整和系統。
復調在不同的界面,有不同的所指。在文學理論中,復調指的是小說結構上的一種特徵,因此而有“復調型長篇小說”;在美學理論中,復調指的是藝術觀照上的一種視界,因此而有“復調型藝術思維”;在哲學理論中,復調指的是擁有獨立個性的不同主體之間“既不相融合也不相分割”而共同構建真理的一種狀態,因此有“復調型關係”;在文化理論中,復調指的是擁有主體權利的不通個性以各自獨立的聲音平等對話,在互證互識互動互補之中共存共生的一種境界,或者說是“和而不同”的一種理念,因此有“復調型意識”。
它也是巴赫金文論中最為核心的“關鍵字”之一,在巴赫金筆下,“復調”首先是一個隱喻,是巴赫金從音樂理論中移植到文學理論中的一個術語。它們由隱喻增生為概念,由術語提升為範疇,其涵義在多重變奏中不斷延綿而日益豐厚。它們既是文學體裁,也是指藝術思維;既是指哲學理念,也是指人文精神。
復調型小說的主旨不在於展開故事情節、性格命運,而在於展現那些擁有各自世界、有著同等價值、具有平等地位的不同的獨立意識。復調型小說所追求的是把人和人(作者和人物)、意識和意識放在同一個平面上,展示世界是許多具有活生生的思想感情的人在觀察或活動的舞台,是眾多個性鮮明的獨立自主的聲音在交流和爭鳴的舞台。在這種小說中,作者與人物之間、人物與人物之間是“嚴格實行和貫徹始終的對話性”關係。復調小說正是內在於若干各自獨立但彼此對立的聲音或意識之對話關係中互動共生的統一體。復調小說的藝術世界就是“多樣性的精神之間以藝術手法加以組織的共存共在和交流互動”,復調世界就是多種聲音平等對話的世界。
因而我們也能看出,“復調小說”的藝術魅力就在於這種“復調思維”的矛盾性、對話性、開放性和未完成性,恰恰切合了我們所經歷的這個世界的多元、曖昧和邊界模糊的狀態。復調小說描寫出了生活的多種可能性和人性深處的矛盾,而不是灌輸一種絕對的、前篇一律的思想,使得小說既具有辨證色彩,又包含開放的可能。當代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在他的小說創作中運用並發展了巴赫金的復調理論,提出了“文本的復調”,並在他自己的小說中進行了成功的實踐。昆德拉在探討小說的新發展以及可能性方面,提供了富於創見的思路和啟發。
“復調”理論不僅是一種小說藝術的特徵,更是一種獨特的認知話語和思維方式,在深刻剖析現代人的生存面貌和精神狀態方面表現出獨特的魅力,展現了巴赫金作為一位文化哲人所具有的廣闊視野與辯證思維。正如有些研究者所言,“復調”理論從一種小說論、批評論而走向了美學,最終歸返於哲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