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

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

《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是2010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羅斯)巴赫金。

基本信息

出版時間:2010-6-1

版 次:1頁 數:315字 數:320000印刷時間:2010-6-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印 次:1I S B N:9787511703316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1929年發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問題》(1963年修訂版更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是巴赫金的主要代表作,理論含量十分豐富,復調小說、狂歡化詩學、超語言學等的提出,提供了一種獨特的理論視角和思維模式。

“復調”一詞本是音樂術語,作為“主調音樂”的對稱,屬於多聲部音樂的一種,舊稱對位。它是以兩個、三個或四個在藝術上有同等意義的各自獨立的曲調,前後疊置起來,同時協調地進行為基礎。巴赫金借用這個詞來闡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藝術特點。

巴赫金反對獨白,在他看來,生活的本質是對話,思想、藝術和語言的本質也是對話,復調是對話的最高形式。復調更像是大眾喧譁的對話,它超越對話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多元性和徹底性。復調和狂歡理論張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親昵和平等,而官方真理是獨白式的,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壓制和隔絕,只能導致思想的停滯和僵化。只有對話才能帶來思想活力和生機。

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的伊蘇波夫教授評價說:“巴赫金的學說實際上是一種愛的學說,產生於沒有愛的時代,這是一種渴望愛的學說。”

圖書目錄

譯者前言

英譯本導言(韋恩·C.布思)

作者的話

第一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復調小說及評論界的有關闡述

第二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中的主人公以及作者對主人公的立場

第三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思想

第四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體裁特點與情節結構特點

第五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話語

1.散文話語的各種類型。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話語

2.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篇小說里的敘述話語及主人公的獨白話語

3.陀思妥耶夫斯基長篇小說里的主人公話語和敘述話語

4.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裡的對話

結束語

重要術語索引

人名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