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自傳
叢書名: 沈從文集
作 者: 沈從文 著
出 版 社: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11-1
字 數: 345000
版 次: 1
頁 數: 387
開 本: 大32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30209943
包 裝: 精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傳記 >> 自傳
定價:¥29.80
內容簡介
本卷所收,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從文自傳》及一組有關沈從文生平經歷的自敘;二、沈從文為自己的創作集所寫的序、跋、題記、藝文題識以及《廢郵存底》等談論文學藝術的文字。
1932年暑假,沈從文在青島完成了《從文自傳》。這部作品出版後曾被周作人和老舍認為是“一九三四年我愛讀的書”。《從文自傳》講述的是1902-1922年沈從文進入都市前的人生經歷,即沈從文的湘西經歷,他曾這樣談及《從文自傳》的創作:
就個人記憶到的寫下去,既可溫習一下個人生命發展過程,也可讓讀者明白我是在怎樣環境下活過來的一個人。特別是在生活陷於完全絕望中,還能充滿勇氣和信心始終堅持工作,他的動力來源何在。
通過寫自傳來“溫習一下個人生命發展過程”,其目的並不僅僅是追憶,更重要的是在對自我生命的反思中,展開自身與自身的對話,為當下自我尋根,並以此敞開通向未來的路。《從文自傳》中對過去的追憶始終聯繫著目前生命情狀。在追溯過去的人生經歷時,其時間指向始終是現時的“我”。他曾這樣回憶這段時期:“民廿過了青島,海邊的天與水,雲物和草木,重新教育我,洗鍊我,啟發我。又因為空暇較多,不在圖書館即到野外,我的筆有了更多方面的試探。且起始認識了自己。”《從文自傳》的寫作,正是沈從文“認識自己”的一個重要事件。而完成這一自我認同,對於沈從文的創作無疑是極具意義的。在《從文自傳》中,我們可以看到沈從文的湘西經歷是如何影響到他的創作,他的創作與這段經歷有著怎樣不可分割的關係。而在《從文自傳》後不久,沈從文也就迎來了他創作的第一個高峰期。
《略傳》、《從現實學習》、《我的學習》、《我怎么就寫起小說來》,均屬於生平的自敘。這些文字,雖然議論多於敘事,卻更為顯在地展示出沈從文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心路歷程及不同現實處境中對自我的不同認知。《往來書信·1949》是沈從文1949年書信的集成。對了解沈從文精神歷程而言,1949年是極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沈從文染上了類似“迫害狂”的精神疾病。這組書信,真實而集中地記錄了沈從文從發病到痊癒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懼,勾畫出他在特定歷史情境中的心理及精神軌跡。就個人經歷而言,這雖然只是沈從文的“個案”,卻典型地再現了歷史轉折關頭,中國知識分子宿命式的悲劇存在。
“序跋”中所收文章,均為沈從文為自己創作集所寫序、跋、題記。這些小文不僅體現了沈從文獨特的文學觀和藝術觀,同時也呈現出沈從文極具個人特色的序跋風格。本卷還收錄了沈從文曾結集出版過的《廢郵存底》以及後來在《雲南看雲集》中收入的《新廢郵存底》中的部分文章,以及沈從文論文學藝術創作的文字,包括《論技巧》、《談進步》、《短篇小說》、《論特寫》等。從這些文論中,不難窺見沈從文獨特的文學藝術觀。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人,漢族,但有部分苗血統,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病逝於北京。
沈從文14歲高小畢業後入伍,看盡人世黑暗而產生厭噁心理。接觸新文學後,他於1923年尋至北京,欲入大學而不成,窘困中開始用“休芸芸”這一筆名進行創作。至三十年代起他開始用小說構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邊城》、《長河》等。他以“鄉下人”的主體視角審視當時城鄉對峙的現狀,批判現代文明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所顯露出的醜陋,這種與新文學主將們相悖反的觀念大大豐富了現代小說的表現範圍。沈從文一生創作的結集約有80多部,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個。早期的小說集有《蜜柑》《雨後及其他》《神巫之愛》等,基本主題已見端倪,但城鄉兩條線索尚不清晰,兩性關係的描寫較淺,文學的純淨度也差些。30年代後,他的創作顯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說有《龍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如蕤集》《從文小說習作選》《新與舊》《主婦集》《春燈集》《黑鳳集》等,中長篇《阿麗思中國遊記》《邊城》《長河》,散文《從文自傳》《記丁玲》《湘行散記》《湘西》,文論《廢郵存底》及續集、《燭虛》《雲南看雲集》等。
從作品到理論,沈從文後來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鄉村生命形式的美麗,以及與它的對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結構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本於自然,回歸自然的哲學。“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創作要負載的內容。
叢書概述
以自傳形式出現,描寫作者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上海第一出版社出版發行,發行人謝文德,時代印刷廠印刷。1934年7月15日初版。書前有“沈從文先生近影”本書是沈從文的散文體自傳,記錄作者童年和一般少年時代的蛻變與成長,既有天真好奇的鄉野童年,也有胸懷抱負與經歷坎坷的青年生涯,全書以湘西為背景,展現了沈從文文學人生。
本書是故土從書的一種,本書是沈從文的散文體自傳,它記敘了沈從文前二十年的經歷,即在他到北京正式“從文”之前的生活。他說過他見過太多有別於城裡人所見的東西,這注定了他這個鄉下人的情感、世界觀將永遠與城裡人不同了:本書適合對湘西文化感興趣的讀者和文學愛好者。
《從文自傳》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份很好的傳記材料。金介甫的《沈從文傳》、吳立昌的《“人性的治療者”沈從文傳》、凌宇的《沈從文傳》等傳記論述到沈從文20 歲之前的生活,都無一例外與《從文自傳》雷同:首先總是描述給予沈從文寫作和生命給養的湘西古城;追溯沈從文的先祖時,作為苗人的祖母也是必被提到的一員;大量篇幅描寫沈從文幼年反抗私塾的刻板和壓抑而逃學、騙人;其少年時的行伍生涯也是傳記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從文自傳》對於各類他者所作的傳記,其功能具體表現為一份用來參照的原始資料,而這份資料本身在沈從文文學世界中所承載的意義卻經常被忽視。
《從文自傳》概述二
湘西時期的生活為沈從文提供了大量的寫作素材,這在《從文自傳》中幾乎都一一有明確的交代。從《自傳》寫他在地方舊軍隊中結識的訓練教官、愛吃燉狗肉的文武幕僚,還有使他初識《辭源》的文秘書、白臉長身的湘西妹子、敢做敢當的山大王等一系列人物素描中,不難辨識他在《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辰河小船上的水手》、《虎雛》、《龍朱》、《蕭蕭》等散文和小說中描寫的人物音容與山川景象。這些人生故事的主要特點,是它們並不符合啟蒙時代所加給現代人判斷是非的一些道德標準,比如進步和革命就是對,落伍和保守即是錯,等等。作家同情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些跟不上社會潮流、顯得不識時務的人物身上,他感嘆他們的忠勇,痛惜他們的才華,悲憤世道不公,沒給那些閃耀著強烈人性之光,所謂“有真性情”的人以生活應有的回報。《從文自傳》中的湘西為成就這位未來的文學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從小逃學,少年嗜賭,十幾歲當兵,待稍微懂事面臨的問題始終是如何找一份差事活下去。他對各種事物好奇,主要是為了見多識廣,尋找到一條更好的生路。他是地道的性情中人,故而才能有當時一般文人筆下所沒有的豐富的人生體驗。
目錄
我所生長的地方
我的家庭
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
辛亥革命的一課
我上許多課仍然放不下那一本大書
預備兵的技術班
一個老戰兵
辰州
清鄉所見
懷化鎮
姓文的秘書
女難
常德
船上
保靖
一個大王
學歷史的地方
一個轉機
書摘插圖
生平自敘
從文自傳
我所生長的地方
拿起我這枝筆來,想寫點我在這地面上二十年所過的日子,所見的人物,所聽的聲音,所嗅的氣味;也就是說我真真實實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個我從那兒生長的邊疆僻地小城時,實在不知道怎樣來著手就較方便些。我應當照城市中人的口吻來說,這真是一個古怪地方!只由於兩百年前滿人治理中國土地時,為鎮撫與虐殺殘余苗族,派遣了一隊戍卒屯丁駐紮,方有了城堡與居民。這古怪地方的成立與一切過去,有一部《苗防備覽》記載了些官方檔案,但那只是一部枯燥無味的官書。我想把我一篇作品裡所簡單描繪過的那個小城,介紹到這裡來。這雖然只是一個輪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卻浮凸起來,仿佛可用手去摸觸。
一個好事人,若從一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去尋找,當可在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了一個名為“鎮筸”的小點。那裡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當有一個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頓下三五千人口。不過一切城市的存在,大部分皆在交通,物產,經濟活動情形下面,成為那個城市枯榮的因緣,這一個地方,卻以另外一個意義無所依附而獨立存在。試將那個用粗糙而堅實巨大石頭砌成的圓城,作為中心,向四方展開,圍繞了這邊疆僻地的孤城,約有四千到五千左右的碉堡,五百以上的營汛。碉堡各用大石塊堆成,位置在山頂頭,隨了山嶺脈絡蜿蜒各處走去,
凡有機會追隨了屈原溯江而行那條長年澄清的沅水,向上游去的旅客和商人,若打量由陸路入黔入川,不經古夜郎國,不經永順龍山,都應當明白“鎮筸”是個可以安頓他的行李最可靠也最舒服的地方。那裡土匪的名稱不習慣於一般人的耳朵。兵卒純善如平民,與人無侮無擾。農民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單獨向深山中村莊走去,與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地方統治者分數種:最上為天神,其次為官,又其次才為村長同執行巫術的神的侍奉者。人人潔身信神,守法愛官。每家俱有兵役,可按月各自到營上領取一點銀子,一份米糠,且可從官家領取二百年前被政府所沒收的公田耕耨播種。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人人皆很高興擔負官府所分派的捐款,又自動的捐錢與廟祝或單獨執行巫術者。一切事保持一種淳樸習慣,遵從古禮;春秋二季農事起始與結束時,照例有年老人向各處人家斂錢,給社稷神唱木傀儡戲。旱暯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帶上柳條,或紮成草龍,各處走去。春天常有春官,穿黃衣各處念農事歌詞。歲暮年末居民便裝飾紅衣儺神於家中正屋,捶大鼓如雷鳴,苗巫穿鮮紅如血衣服,吹鏤銀牛角,拿銅刀,踴躍歌舞娛神。城中的住民,多當時派遣移來的戍卒屯丁,此外則有江西人在此賣布,福建人在此賣煙,廣東人在此賣藥。地方由少數讀書人與多數軍官,在政治上與婚姻上兩面的結合,產生一個上層階級,這階級一方面用一種保守穩健的政策,長時期管理政治,一方面支配了大部分屬於私有的土地;而這階級的來源,卻又仍然出於當年的戍卒屯丁。地方城外山坡上產桐樹杉樹,礦坑中有硃砂水銀,松林里生菌子,山洞中多硝。城鄉全不缺少勇敢忠誠適於理想的兵士,與溫柔耐勞適於家庭的婦人。在軍校階級廚房中,出異常可口的菜飯,在伐樹砍柴人口中,出熱情優美的歌聲。
地方東南四十里接近大河,一道河流肥沃了平衍的兩岸,多米,多橘柚。西北二十里後,即已漸入高原,近抵苗鄉,萬山重疊,大小重疊的山中,大杉樹以長年深綠逼人的顏色,蔓延各處。一道小河從高山絕澗中流出,匯集了萬山細流,沿了兩岸有杉樹林的河溝奔駛而過,農民各就河邊編縛竹子作成水車,引河中流水,灌溉高處的山田。河水長年清澈,其中多鱖魚,鯽魚,鯉魚,大的比人腳板還大。河岸上那些人家裡,常常可以見到白臉長身見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環繞“鎮筸”北城下駛,到一百七十里後方匯入辰河,直抵洞庭。
這地方又名鳳凰廳,到民國後便改成了縣治,名鳳凰縣。辛亥革命後,湘西鎮守使與辰沅道皆駐節在此地。地方居民不過五六千,駐防各處的正規兵士卻有七千。由於環境的不同,直到現在其地綠營兵役制度尚保存不廢,為中國綠營軍制唯一殘留之物。
我就生長到這樣一個小城裡,將近十五歲時方離開。出門兩年半回過那小城一次以後,直到現在為止,那城門我還不再進去過。但那地方我是熟習的。現在還有許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裡,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