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所:處所,環境。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地方。指得到理想的安置。也形容因某事而稱心快意的情緒。
成語典故
出處
《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小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翻譯
子產是春秋時期鄭國的一位政治家,他從政二十多年,把鄭國治理得很有成績。關於子產,流傳著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據說,有一次,有人送了一條活魚給子產,子產便叫主管池塘的人把它畜養在池塘里。
那人表面答應後卻把魚煮來自己吃了,並回稟子產說:“按照您的吩咐,我把魚放到了池塘。剛放進池塘里時,它還要死不活的;一會兒便搖擺著尾巴活動起來了;突然間,一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於產說:“它去了它應該去的地方啦!”
那人從子產那裡出來後說:“誰說子產聰明呢?我明明已經把魚煮來吃了,可他還說‘它去了它應該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應該去的地方啦!”
詞語辨析
舉例
他的庶務!掌柜的當庶務叫作“~”。 ★老舍《老張的哲學》十四
近義詞
各得其所、求仁得仁
反義詞
亂點鴛鴦、各得其所、求仁得仁
語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指得到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