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的西南部,地處徐聞縣境內,分布在角尾、邁陳、西連的西部海區,北緯20°10′36″―20°27′00″,東經109°50′12″―109°56′24″之間。 廣東徐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的西南部,處於瓊州海峽至北部灣沿岸一帶流域,是我國大陸沿岸唯一發育和保存的現代珊瑚岸礁,也是連片面積最大、種類最密集的珊瑚礁。 經調查顯示,保護區海域內發現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共3目19科82種。

簡介

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的西南部,地處徐聞縣境內,分布在角尾、邁陳、西連的西部海區,北緯20°10′36″―20°27′00″,東經109°50′12″―109°56′24″之間。東起蓬蒔港,至燈樓角為折點,向北經苞西鹽場、放坡村、譚鰲、東場、承梧、田西、水尾村、金土、石馬角一線,以石馬角為折點向東延伸至龍耳、大井修船廠,沿途海岸線長35公里。保護區總面積14378.5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4356.1公頃,緩衝區面積4665.2公頃,實驗區面積5357.2公頃,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珊瑚礁及其海洋生態資源。
1999年8月,徐聞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縣級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徐府〔1999〕92號);2002年9月,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市級自然保護區(湛府函〔2002〕79號);2003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粵府函〔2003〕196號);2007年4月,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辦發〔2007〕20號)。

地理環境

廣東徐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的西南部,處於瓊州海峽至北部灣沿岸一帶流域,是我國大陸沿岸唯一發育和保存的現代珊瑚岸礁,也是連片面積最大、種類最密集的珊瑚礁。保護區濱臨的角尾鄉和西連鎮為濱海地區,主要為濱海-淺海相砂泥質碎屑岩和湖泊相含膏鹽碎屑岩構造,岩性特徵以淺灰綠色粉砂岩、棕紅色泥岩和灰黑色玄武岩為主。保護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較高,四季不明顯,年平均水溫為26℃左右。潮汐主要受北部灣不規則全日潮控制,潮流分布不均,南端與瓊州海峽相連海區及水尾角西部海區的流速較大,而在灣內東場以西一帶海面,流速很小,甚至不明顯。表層環流主要受北部灣表層環流的控制,冬季受瓊州海峽西向的表層環流影響較強,其環流方向以北向和西北向為主。夏季受西南季風吹送和瓊州海峽東向環流的影響較強,其環流方向以東南向和南向為主。

物種資源

珊瑚礁區珊瑚物種多,漁業資源豐富,擁有豐富的經濟生物資源。珊瑚礁區面積達10867公頃,其中密集區約6000公頃。經調查顯示,保護區海域內發現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共3目19科82種。其中,軟珊瑚目7科27種,在軟珊瑚目中,有柳珊瑚類5科23種,軟珊瑚類2科4屬4種;群體海葵目1科1屬1種;石珊瑚目11科54種,石珊瑚全部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並列入世界CITES公約。礁棲無脊椎動物環節動物門Annelida 11個科12種,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 6個科7個種,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7個科19個種,軟體動物門Mollusca 19個科33個種。漁業資源種類共發現經濟魚類、頭足類、甲殼類、貝類等,共43科84種。

保護管理

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是經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的正處級事業單位(粵機編辦〔2007〕378號),管理局直屬於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核定事業編制9名,人員費由省財政廳核撥。保護區管理局現有工作人員20人,其中在編管理人員9人,協管人員11人。
保護區管理局已投入900多萬元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現有管護基地建設用地60畝、辦公樓878平方米、宣教中心樓300平方米、科研監測中心樓300平方米、珊瑚繁育中心1096立方水體、小型船艇避風保養台1座、管護平台400平方米、120匹馬力執法艇1艘、40匹馬力珊瑚調查船2艘和相關辦公配套設施等。
為加強珊瑚礁管護工作,2004年爭取徐聞縣委、縣政府專門成立了徐聞縣珊瑚礁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和由角尾治安派出所、邊防派出所、徐聞海監、漁政大隊等執法人員組成的聯合執法小組。2009年7月又爭取徐聞縣委、縣政府調整了徐聞縣珊瑚礁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由縣長任組長,我局局長及兩位副縣長任副組長,成員由縣政府辦、縣海洋與漁業局、縣公安局等20多個單位及有關鄉鎮主要領導組成,從而加強了我局的管護工作;為加強執法管理工作,還成立了中國海監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支隊和廣東省漁政總隊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支隊,我局支隊堅持每月開展2次海上巡航執法行動,每次巡航36海里,同時,結合在白天或晚上不定期的突擊巡查,做好巡查情況登記,及時發現、制止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珊瑚礁資源不受人為破壞,努力維護保護區的海洋生態環境。
加強管護工作的同時,保護區管理局還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和科研調查工作。宣傳教育形勢多樣:一是到保護區周邊社區開展珊瑚礁多媒體知識講座;二是建立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組織廣大學生到保護區參觀學習;三是與各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教學實習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和教學實習活動;四是利用各種媒體播放珊瑚礁保護宣傳片和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廣大民眾的保護意識。科研調查內容深入:一是與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廣東海洋大學合作開展珊瑚本底資源調查和生態系統調查;二是與中山大學和廣東海洋大學合作開展珊瑚基因資源的研究;三是與廣州地理研究所合作開展保護區海域地質光譜分析。為保護和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四是積極開展珊瑚礁生態修復技術研究,投放人工生態礁、種植紅樹林等,恢復珊瑚資源,改善保護區海洋生態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