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廷文

徐廷文

徐廷文,大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大麥科學主要開拓者之一。長期在青藏高原從事青稞研究,論證了中國是大麥起源地之一,制定中國大麥分類體系和變種鑑定標準,開展常見性狀遺傳研究,並利用密穗直立型矮稈種質育成一些矮稈高產青稞、大麥品種在川、藏地區推廣。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徐廷文,1919年4月18日出生於四川省蘆山縣大川鄉。曾祖父是前清秀才 ,到祖父時家境已衰落。父親是私塾教師,母親以種地養蠶為業。徐廷文5歲讀私塾,11歲參加農業勞動,能吃苦耐勞,對農民有深厚感情。14歲進入雅安基督教會辦的明德中學,由於學習勤奮、成績優異、家境清貧得到學校的關照,給予助學貸金才得以完成學業。1938年,徐廷文在明德中學畢業,被介紹到成都明德國小教書。1939年秋天,徐廷文考入國立西康技藝專科學校三年制農林科,該校由抗戰後西遷的北洋大學部分教職員組建而成,農林科主任是中國著名的老一輩棉花專家馮肇傳教授。由於徐廷文學習努力,成績出眾,深受學校和馮肇傳教授器重,並給予獎學金和其他資助。1942年他隨同馮肇傳到康南各縣考察農業,收集作物種質資源,學到了不少生產實踐知識。馮肇傳還將未發表的《綠豆為遺傳研究之優良材料》英文稿交與他作為寫畢業論文的參考,這就更加激發他對作物遺傳育種學的興趣。 1942年7月徐廷文作為國立西康技專的優秀畢業生留校任助教,兼任農牧實驗場技術員。他利用業餘時間進修遺傳學和生物統計學,技專校長周宗蓮還特意送給他一本達爾文《物種起源》英文版,從中他學到許多物競天擇的進化理論。1945年,徐廷文轉往新疆任建設廳技士,初到時曾因無具體技術工作可做,學習過一段時間俄語。不久他被派往吐魯番任農林試驗場場長,進行一些棉花、糧食作物的品種試驗和楊樹、榆樹等育苗工作。但國民黨統治下的新疆當局為了鎮壓伊犁等三區人民的革命,頻繁調動部隊,農場被占領作野戰醫院和後勤供應站,無法開展工作,他便請假離去。1948年徐廷文被介紹到西康省農業改進所任技正。這時全國人民解放戰爭捷報頻傳,西康省舊政府人員紛紛東走。徐廷文經常收聽解放區廣播,親睹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人民生活陷入苦難絕境的現實,決心留下保護好農業改進所的公共財物,迎接解放。1949年12月他參加了西康省政府起義大會,隨後擔任康定軍管會建設接管處秘書,辦理農業改進所的交接工作。

1950年8月,徐廷文被任命為西康省康區農事試驗場場長。以後相繼擔任乾寧農牧試驗場副場長、爐霍縣農業試驗站站長、甘孜州農牧科學研究所農藝師和農牧學校教師。在此期間,他先後開展了青稞栽培、育種以及大麥起源、分類和遺傳等研究,取得了顯著成績。1978年4月他被推選參加全國科學大會,受到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接見。他完成的“栽培大麥起源和種系發生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並獲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同年8月應邀參加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組織的青海省植物資源考察,對該省大麥屬植物有了較深入的了解。1979年徐廷文調任四川農學院教師,講授遺傳學、作物育種和作物栽培課,1983年任副教授兼碩士生導師,1987 年任四川農業大學農學系教授。1981年他參加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織的“西藏作物品種資源考察”,負責大麥的考察和種質資源的收集與鑑定,這項綜合考察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0年代前期,他應邀參加《中國大麥品種志》、《中國大麥學》撰寫、組稿與審稿和《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大麥條的審稿工作。1986年10月,他在日本召開的第五屆國際大麥遺傳學討論會上提出《中國栽培大麥的起源和種系發生》論文,受到同行的重視。“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間,主持國家和四川省大麥重點研究項目,取得了良好進展。徐廷文先後參編、主編和翻譯著作10餘部,發表論文50餘篇。他先後在青藏高原從事農業科技工作達30年。1988年獲國務院民族團結進步獎章、獎狀和先進個人稱號。1993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技術成就

1951年,徐廷文在西康省乾寧農牧試驗場時蒐集青稞、大麥、小麥、馬鈴薯、豆類等優良農家品種和外地品種100餘個,經兩年觀察和比較試驗,篩選出南大2419、玉皮小麥、本地白六棱、黑六棱青稞和岷縣青稞及道孚紫皮馬鈴薯等品種在康區推廣種植,其中南大2419小麥增產顯著,成為50至60年代該區主要推廣品種。他在調查當地耕作制度、栽培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隔年休間為麥、豆、薯三年輪作,變麥類撒播為條播,推行畜力機械耕作等。

1955年西康省撤銷,乾寧農牧試驗場改為四川省甘孜州農業試驗站,徐廷文任副站長。他專門從事高原主要糧食作物青稞的研究,詳細觀察了青稞開花的生物學特性,得出當地青稞具閉穎授粉習性,一般在抽穗前2~3天開始開花,抽穗後2~3天終結。他還觀察到,如果青稞在開花期進行剪穎使花葯外露,則結實率大為降低,甚至全穗不育,他認為這可能與高原上強大的太陽輻射有關。

1958年,徐廷文調到爐霍縣農業試驗站任站長,他繼續對青稞幼穗分化進行研究,得出青稞生長錐伸長期和小穗原基分化期顯著比小麥早,需要提前供給養分。他觀察到,青稞穗的頂端小穗在營養不良條件下很快就停止分化因而使穗粒數減少,如果水肥充足、氣溫較低,則頂端小穗可繼續分化結實,據此他提出青稞栽培應重施底肥、早施追肥。1963年徐廷文又調回甘孜州農牧科學研究所工作,那時甘孜、爐霍、道孚等縣經常發生春旱,導致青稞減產。他到這些縣調查後認為,影響青稞前期生長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影響後期生長的主要因素是氣溫。於是提出該地區青稞的播種期不宜過早,應考慮在分櫱至拔節期間能夠遇到一次透雨為宜,播種期掌握在使青稞苗期能及時紮根生長,迎接雨季到來;但播種也不宜過遲,避免後期低溫和早霜危害,才能獲得增產。在此期間,他曾用白六棱青稞×岷縣青稞育成了早熟、抗病、高產青稞良種6284,一度在甘孜州種植。1976年徐廷文被調到甘孜州農牧學校任作物遺傳育種學教師,他在教學之餘總結20多年來對青稞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寫成《青稞栽培》一書出版(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這是中國第一部有關青稞的專門著作。

自瑞典E.艾伯格(Aberg,1938)在中國西康道孚縣發現野生六棱大麥(Hordeum agriocrithon),並認為中國是大麥起源地以後,引起了國際上關於中國大麥起源問題的爭論。多數研究認為栽培大麥起源於野生二棱大麥(H.spontaneum),在中國沒有發現野生二棱大麥,因此栽培大麥的起源地仍有爭議。自50年代初以來,中國科學家程天慶、邵啟全、李璠等先後在西藏、青海發現了包括野生二棱大麥在內的各類型野生大麥,並從同工酶譜、核型等研究證明它們與中國栽培大麥有較密切的親緣關係。1964年,徐廷文在甘孜縣再次發現野生六棱大麥的同時,也發現有野生二棱大麥和中間型野生大麥。他將三種野生大麥分別與六棱裸大麥雜交,結果二棱、脆穗軸、有稃三種性狀都是顯性。三種野生大麥中只有野生二棱是完全純合的野生種。因此他認為,大麥的六棱、堅穗軸、裸粒是由二棱、脆穗軸、有稃進化而來的,栽培大麥的始祖是野生二棱大麥。結合前人研究和生態學分析,徐廷文得出結論:中國的青藏高原不僅是六棱大麥的起源地而且是二棱大麥的起源地。這時國內有人對此提出懷疑,理由是青藏高原的野生大麥只是存在於栽培大麥田間地埂上的“雜草型”野大麥,是次生產物,不如近東野生二棱大麥原始。徐廷文通過對甘孜和以色列兩種野生大麥基因型比較研究認為,甘孜野生二棱大麥的春性(Sh2)、小穗軸長毛(S)、穗粒深色(B,B1,Re)等性狀都是純合的顯性或上位性,比以色列野生二棱大麥的半冬性(Sh,sh2 sh3)、小穗軸短毛(s)、穗粒淺色(b,b1,re)等隱性或下位性性狀為原始。因此中國的野生二棱大麥不是次生產物,也不是從近東傳入的,中國是世界大麥起源中心之一。

中國過去對栽培大麥的分類和變種鑑定沒有成套的規範和標準可循,在研究大麥種質資源時常遇到一定困難。自F.科恩尼克(Koernicke,1885)將4個栽培大麥林奈種歸入普通大麥(H.vulgare L.)一個種並制定種、亞種、變種三級分類體系後,國外有關大麥分類著作存在著多種體系、一個種和多個種、種以下界限不清、級次不一等混亂現象。儘管如此,W.M.鮑登(Bowden,1956)的分類(即將栽培大麥與其近緣野生大麥合併為普通大麥一個種的觀點),則得到1969年第二屆國際大麥遺傳學會議的肯定。但他只定野生二棱大麥(H.spontaneum)為亞種,而將野生六棱大麥(H.agriocrithon)視為變異類型。近年Π.A.岡幾里揚(Γандилян,1980)又提出了包括栽培大麥及其近緣野生大麥五個種、413個變種的五種二級體系。但這五個種實際都屬於普通大麥一個種,而且他把野生瓶形大麥(H.lagunculiforme)也定為一個種,這是難以被接受的。看來大麥的分類很不一致,沒有一個世界公認的統一體系。徐廷文結合中國大麥的實際情況和上述問題認為,所有栽培大麥及其與近緣野生大麥之間並無種間隔離機制;中國西藏和蒙古大麥與中國中、東部大麥只是生態型差異,也無種間差異,它們都應同屬普通大麥一個種。野生六棱大麥與野生二棱大麥在形態和某些酶譜上有較大差異,前者是在青藏高原存在已久的穩定類型,變種多、分布較廣,應與野生二棱大麥並列成為普通大麥種的兩個亞種。瓶形大麥與野生六棱大麥的差異僅是側小穗柄的有無,只能作為後者的一個變種。他認為四級體系層次太多,套用不便;二級體系又太簡單,難以處理數目大、類型多的中國大麥變種。亞種是種的再劃分,可以把龐大的變種群加以歸類。因此他建議,中國栽培大麥分類應採用一種三級體系,即在普通大麥一個種下,劃分包括近緣野生大麥在內的五個亞種和若干變種。其具體名稱如下:普通大麥種(sp.Hordeum vulgare L.emend Bowden)包括五個亞種,即野生二棱大麥亞種(ssp.H.spontaneum (Koch) Graeb.),野生六棱大麥亞種(ssp.H.agriocrithon(Aberg)Hsǖ),二棱大麥亞種〔ssp.H.distichon(L.)Koern.〕,多棱大麥亞種〔ssp.H.vulgare(L.)Orlov〕和中間型大麥亞種(ssp.H.intermedium Koern.)。徐廷文參考A.A.奧爾洛夫(Orlov)等按大麥皮裸性、棱型、穗密度和護穎、芒、穗和籽粒等特徵制定的大麥變種鑑定標準加以修訂補充,特別補充了中國大麥的複雜芒形和籽粒顏色部分,制定了中國栽培大麥變種鑑定標準和檢索表。他在此基礎上又增添側小穗頂端和基部形狀等標準,制定了近緣野生大麥變種鑑定標準和檢索表。他制定的中國大麥分類體系得到全國大麥學術界的認可和採用。

截至20世紀80年代末,在徐廷文主持和指導下,從全國收集的8000多份栽培大麥及其近緣野生大麥種質資源中已鑑定出普通大麥種1個、亞種5個、變種597個,其中新變種465個,多數由他或在他指導下命名。這些研究顯示,中國大麥種質資源之豐富和變異類型之多都居世界各國之首,而且有不少具早熟、矮稈、大粒、多粒、高蛋白和抗逆性強等性狀的特異類型。

簡歷

1919年4月18日 出生於四川省蘆山縣大川鄉孝和村。

1933-1938年 在雅安明德中學學習。

1938-1939年 任成都明德國小教師。

1939-1942年 在國立西康技藝專科學校農林科學習。

1942-1944年 任國立西康技藝專科學校農林科助教。

1945-1947年 任新疆省建設廳技士,吐魯番農林試驗場場長。

1948-1949年 任西康省農業改進所技正,康定農業職業學校教師。

1950-1957年 任西康省康區農事試驗場場長,西康省乾寧農牧試驗場副場長,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農業試驗站副站長。

1958-1962年 任四川省爐霍縣農業試驗站站長。

1963-1975年 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所農藝師。

1976-1979年 甘孜藏族自治州農牧學校教師。

1979-1983年 四川農學院農學系教師。

1983-1987年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系副教授。

1987-1988年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

1988-1994年 退休再應聘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

1995年退休。

主要論著

1 徐廷文.青稞穗的分化及其營養條件問題探討.中國農業科學,1963 (2):48~50

2 徐廷文.從甘孜野生二棱大麥的發現論栽培大麥的起源和種系發生.遺傳學報,1975,2(2):129~137

3 徐廷文.幾個大麥品種的矮稈遺傳規律研究.遺傳學報,1978,5(3):236~243

4 徐廷文.青稞栽培.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

5 徐廷文,劉學儒.二棱大麥Bomi×六棱大麥特青穗型的遺傳研究.遺傳學報,1982,9(3):196~202

6 徐廷文.中國栽培大麥的起源與進化.遺傳學報,1982,9(6):440~446

7 徐廷文.中國栽培大麥的分類和變種鑑定.中國農業科學,1982,5(6):40~47

8 徐廷文,馬得泉,顧茂芝,吳淑寶,康運城.西藏山南地區大麥種質資源的分類和分布.中國農業科學,1984(2):41~48

9 徐廷文.大麥屬的親緣關係與分類.四川農學院學報,1984,2(1):11~18

10 徐廷文.我國普通大麥種若干性狀遺傳研究.大麥通訊,創刊號,1984,9~15

11 Xu T.W.The wild close relatives of cultivated barley in Qinghai-Tibet Plateau.Barley Newsletter,1985.Vol.29:105-106.Milwauke,Wisconsin,USA

12 徐廷文,顧茂芝.青藏高原近緣野生大麥的分類和系統發育.見:中國大麥文集.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86,53~60

13 徐廷文.論中國栽培大麥的起源和系統發育.見:中國大麥文集.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86,34~44

14 Xu T.W.Origin and phylogeny of cultivated barley in China.Barley Genetics V.1987.91~96.Okayama,Japan

15 徐廷文.大麥遺傳研究進展.四川農業大學學報,1987,5(2):140~145

16 徐廷文,孫立軍,高達仕.中國主要栽培大麥變種及其分布.四川農業大學學報,1988(1):1~7

17 徐廷文,孫東發.大麥栽培.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18 徐廷文.青藏高原近緣野生大麥的進化.見:獲得性遺傳與進化.泰安: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377~390

19 徐廷文.中國大麥品種概論.中國大麥品種志.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1~11

20 徐廷文,黃文俊.青藏高原近緣野生大麥和栽培大麥的幾種同工酶研究.見:中國大麥文集第二集.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215~223

21 徐廷文,孫東發,龐啟華等.不同地理來源大麥品種資源的光合灌漿特性比較研究.見:中國大麥文集第二集.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233~241

22 徐廷文.大麥的起源和分類系統研究進展.見:作物育種研究與進展(第一集).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17~39

23 徐廷文.青藏高原大麥遺傳資源及其開發利用.見: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第一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180~185

24 徐廷文,蔡聯炳,馬得泉,孫立軍.大麥的分類.見:中國大麥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58~110

25 徐廷文,邵啟全,李安生.大麥的起源.見:中國大麥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117~13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