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名材(1889~1951)

徐名材(1889~1951)

1917年回國,在漢冶萍煤礦公司任化驗室主任,1922年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教授。 1931年任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學院化學系主任。 1934年建立化工館,除供學生研究實習外,還將研究成果轉讓工廠投產使用。

徐名材(1889~1951)

正文

徐名材(1889~1951) 中國化工教育家。字伯雋,1889年 5月11日生於浙江寧波。1951年 11月8日卒於上海。190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化學工程,獲碩士學位。1917年回國,在漢冶萍煤礦公司任化驗室主任,1922年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教授。1931年任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學院化學系主任。1933年他創立交大油漆研究所,並從事軟水劑的研究。1934年建立化工館,除供學生研究實習外,還將研究成果轉讓工廠投產使用。1937年赴歐洲考察燃料工業,準備籌建以煤為原料生產汽油,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停頓。次年回國參加資源委員會工作。1941年接辦重慶動力油料廠,用植物油裂解煉成燃料油與潤滑油,並進行燃料與合成樹脂、酚醛塑膠的研究,曾先後獲經濟部專利10餘項。抗戰勝利後,曾參加中國駐日代表團,向日本交涉索回戰爭期間被日本軍國主義者從中國拆走的化工設備(如永利錏廠稀硝酸設備等)。回國後,在上海籌建中央化工廠,任籌備處主任,把上海已接管的日商糖廠改建為化工廠(現上海化工廠前身),組織生產硫化元(硫化黑)、硫化草綠、直接藍、橡膠製品、黃蠟布、酚醛塑膠及軟水劑等,為上海化工廠發展塑膠加工奠定了基礎。同時,又在南京燕子磯籌建南京化工廠,在重慶籌建重慶化工廠。
1949年後,任華東工業部化工處處長,兼任中央輕工業部上海化工研究所所長,對恢復華東生產及後來進行的調整、基建改造等均有所貢獻。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