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葡萄腦膜炎

後葡萄腦膜炎

診斷依據1.雙眼發病,有眼前黑影、視力下降,眼底瀰漫滲出性病源及滲出性視網膜脫離; 4.眼底螢光血管造影可見瀰漫性脈絡膜滲漏,視網膜下螢光素聚集。 3.未愈:前房、眼底滲出加重,視力下降或失明。

後葡萄膜炎的存在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帶來比較嚴重的影響,危害視力,如不及早檢查治療還會引發以下併發症,可能會致盲。葡萄膜炎是指葡萄膜本身的炎症。葡萄膜炎又分為很多種,比如前葡萄膜炎、急性葡萄膜炎、中間葡萄膜炎、後葡萄膜炎,此外還有強直性脊柱炎伴發的葡萄膜炎等多種炎症,葡萄膜發炎,嚴重者會誘發白內障、青光眼,甚至可能失明。

病情診斷

後葡萄膜炎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發病年齡、性別、種族、臨床特徵、

實驗室 檢查及輔助檢查等進行診斷。值得提出的是,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綠脈絡膜造影檢查對揭示視網膜和脈絡膜病變的性質、進展、受累範圍和評價治療效果有重要價值。對一些懷疑為感染和腫瘤的患者,有時需進行玻璃體活組織檢查、視網膜和(或)脈絡膜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檢查分類

根據實驗室檢查對診斷的價值,大致上可將其分為以下幾種: ①確診性試驗,在病灶部位分離和培養出病原體,或在眼內液、脈絡膜、視網膜中發現特異性細胞(如腫瘤細胞),或確定出眼內液中特異性抗體的效價遠大於血清中抗體效價,這些試驗對診斷有確定性價值; ②有較強針對性的診斷試驗,如血清中一些特異性病原體抗體的檢測、聚合酶鏈反應測定病原體的DNA、血清酶學測定、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等。雖然這些試驗對診斷不能提供確定的價值,但對診斷有很大的提示作用; ③對診斷可能有幫助的實驗,如血沉測定、補體水平測定、HLA 抗原分型等,這些試驗對診斷具有參考價值。

輔助檢查

1.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 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對視網膜炎、視網膜血管炎的診斷和鑑別診斷有重要意義,它可評價病變的部位、性質、活動性、藥物治療效果及疾病的隨訪觀察。 2.其他輔助檢查 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對確定葡萄膜炎引起的視盤水腫、黃斑囊樣水腫、繼發性視網膜脫離黃斑前膜、視網膜萎縮有重要的價值;超音波檢查可評價葡萄膜炎引起的玻璃體混濁、玻璃體增殖性改變、視網膜脫離、脈絡膜增厚等病變;眼科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對於確定葡萄膜炎引起的眼前段改變(如睫狀體水腫、睫狀膜形成、睫狀體平坦部和玻璃體基底部雪堤樣改變等)有重要價值。 3.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 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主要用於脈絡膜病變的判斷,在評價脈絡膜的炎症部位、活動性等方面也有較好的作用。主要用於Vogt-小柳原田病、交感性眼炎、匐行性脈絡膜視網膜炎、鳥槍彈樣視網膜脈絡膜病變等累及脈絡膜、脈絡膜毛細血管以及視網膜色素上皮的炎症性疾病。

特發性葡萄膜大腦炎

本病又稱小柳--原田氏病,病因不明,是一種全葡萄膜炎,同時累及腦膜炎症,主要特徵為葡萄膜炎、頭痛、脫髮等。

症狀體症

1.眼痛、畏光、流淚,眼前黑影,視力減退; 2.伴有頭痛,噁心、嘔吐,脫髮, 白髮等; 3.房水混濁,角膜後沈著物呈羊脂狀; 4.虹膜改變:可見虹膜紋理不清、虹膜結節及虹膜後粘連; 5.玻璃體混濁; 6.眼底檢查:急性期眼底呈散在或瀰漫性邊界不清的黃白色滲出源,病源位於視網膜血管下,晚期呈晚霞樣眼底; 7.可出現滲出性視網膜脫離。

診斷依據

1.雙眼發病,有眼前黑影、視力下降,眼底瀰漫滲出性病源及滲出性視網膜脫離; 2.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重聽、耳鳴、脫髮等; 3.腦脊液異常,淋巴細胞增多; 4.眼底螢光血管造影可見瀰漫性脈絡膜滲漏,視網膜下螢光素聚集。

治療原則

1.病因治療; 2.皮質類固醇; 3.抗前列腺素藥; 4.免疫療法。

療效評價

1.治癒:前房、眼底滲出消失,視力恢復或提高; 2.好轉:前房、眼底滲出基本消退,視力改善; 3.未愈:前房、眼底滲出加重,視力下降或失明。

專家提示

本病可出現視網膜脫離,但它與原發性視網膜脫離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完全不同,原發性視網膜脫離的主要原因為視網膜上出現了裂孔,因此可用手術封閉裂孔的方法來使視網膜重定,從而提高視力。而本病的視網膜脫離是由於炎症的滲出引起的,只有通過控制炎症才能使視網膜脫離重定,視力提高。有些病人往往會問,為什麼不能用手術的方法治療,道理就在這裡。 雖然目前對於本病的病因仍不十分明確,但自身免疫在本病的發生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目前治療上以皮質類固醇為主。而且要早用、足量及維持較長時間。本病病情頑固,但有時可自發好轉,出現時好時壞或者好一陣壞一陣的現象,因此不要因為稍有好轉
就放棄治療,等到病情加重又重新治療,或者因為病情復發而對治療失去信心,實際上只要及時給以正規治療並切實地按醫囑服用藥物治療,大多數病人可得到控制並保留比較好的有用視力。重要的是獲得正規治療並堅持。當然,激素的副作用也必須加以注意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