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由來
該村歷史悠久,自新石器時代有人類繁衍生息於斯。傳說唐太宗貞觀十七年,東征高麗曾宿於此,故名曰:王宿莊,並留有馬乾灣、鞭打泉等遺蹟,護心鏡等遺物。現代村民均為清初從外地遷入,明以前村民多為林、楊等姓氏,後經歷史滄桑均已居外地。
該村文化底蘊豐厚,明、清時期即墨的“周、黃、藍、楊、郭”五大家族中的“楊”,是指清代雍正年間進士楊士鑒,據即墨縣誌記載,楊士鑒祖上為浙江人,來膠東一帶為官,後選定靈山之陽的一小村居住,楊氏祖居的小村即後王宿莊。該村村民把耕、讀兩業視為處世立命之本,特別重視教育,“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則視為祖訓,清末有二人考中秀才,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有10人乾過教師,有3人為工程師,1人為飛行副大隊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生活的提高,教育的發展,村民的文化普遍提高,八十年代以來該村的大、中專畢業生達二十人,在不同的崗位上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儘自己的力量。
政區人口
即墨市北安街道轄村。位於即墨市北安街道北部流浩河南岸,東距煙青公路約1公里,北距烏威高速公路250米,東北路烏威高速路煙青路出口不足2公里,村南藍王路傍村而過,距靈山風景區2.5公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全村有480人,660畝耕地,村民從事種植業、養殖業、服裝加工業、建築業,因處於市近效,年輕村民大多城市服工。
經濟發展
該村水源充足而甘美,土地平整而肥沃,盛產小麥、玉米、花生,是北安糧倉。蔬菜種植源於明清,這裡產的大白菜以湯白、脆甜適口,無論是炒、拌、還是做餡,均極佳。從清末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都銷往青島台東,頗受墨城、台東餐飲業的歡迎。與本市的障村、城陽齊名的大白菜產地;黃瓜甜爽怡口,西紅柿肉厚籽少,酸度適中,曾經是墨城菜市場上倍受歡迎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