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時

後時指失時,不及時;或指後來;以後。

【詞目】後時
【拼音】hòu shí
【注音】ㄏㄡˋ ㄕㄧˊ
【釋義】
(1).失時;不及時。《楚辭·賈誼<惜誓>》:“黃鵠後時而寄處兮,鴟梟群而制之。” 王逸 註:“言賢者失時,後輩亦為讒佞所排逐。”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爭獻謀計,惟恐後時。”《金史·胡沙補傳》:“今舉大事不可後時,若俟河凍,則 遼 兵盛集來攻矣。”明 高攀龍 《答袁節寰(袁可立)中丞書》之二:“一旦有急,無論呼而不應,即應亦後時,其禍可忍言哉!”
(2).後來;以後。《晉書·羊祜傳》:“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百喻經·五百歡喜丸喻》:“後時彼國大曠野中有惡師子,截道殺人,斷絕王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