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時中學

平和縣後時初級中學 平和縣後時初級中學 平和縣後時初級中學

基本信息

後時初級中學
平和縣後時中學創辦於1963年2月,初名“後時農業中學”,校址在壺峰村的炮樓內。班級2個,學生數不多,教職工3人。 建校後,校址屢次遷徙,先遷到山布庵,再移到峰山村山前埠,最後遷到現今校址——大溪鎮山布村。建造了一幢磚木結構的兩層樓為教室,取名“薈英樓”,又稱“五七樓”,下層四間為教室,二樓為教師宿舍。 隨著學生數的不斷增多,學校的規模不斷擴大。增蓋了兩座教師宿舍,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教學樓,二層半,共8間教室。教室前方右邊空地闢為實驗園地,左邊為操場。 1994年後,學校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大興建築,徹底更新校舍,不斷完善教學設備。在薈英樓前新蓋了一座教師宿舍樓,並在原先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教學樓的基礎上,加蓋一層,並擴建圖書閱覽室、會議室、化學物理實驗室和電腦室、公寓樓,教學設施完備。 在校址變遷的過程中,學校幾經易名。初名“後時農業中學”,後改為“五七中學”、“壺嗣中學”,1972年2月更名“大溪二中”,1984年再度更名為“平和縣後時初級中學”。 現在,後時中學占地面積1.3萬多平方米,校舍面積4千多平方米,擁有14個教學班,786名學生,42位教師。 40幾年來,學校以“團結、奮發、拼搏、進取”為校訓,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思想為指針,努力創建教育現代化新學校;遵循和探索自主教育規律,培育學生成為志向高遠、基礎紮實、素質優良、特長明顯的學生。為社會和上一級學校輸送了大批人才,中考成績始終位居全縣前列。學校各項工作突出,1991—1994年、1995年被省評為“文明學校”;2000年再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學校” 的光榮稱號;2001、2003年被縣局評為“畢業班工作先進單位”;2004年再次被評為“縣級文明學校”。 學校歷任校長 1977年以前校長名單:葉成良 吳明乾 林登元 任職時間 校名 任職名稱 姓名 1977.3—1984 大溪二中 校長 楊文筆 1984—1985.11 平和縣後時初級中學 校長 楊文筆 1985.11—1991.2 平和縣後時初級中學 校長.書記 吳水港 1991.2—1996.11 平和縣後時初級中學 校長.書記 吳志育 1996.11—至今 平和縣後時初級中學 校長.書記 吳金坤
於2011年建成一 教學樓名叫:薈英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