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絲絨孢菌

剛絲絨孢菌

剛絲絨孢菌,絨泡菌目、絨泡菌科、絨泡菌屬植物,子實體微小。孢囊群生,有柄,餅狀,常下垂,上部臍形,橘黃色至綠黃色,當石灰粒消失時具光澤,直徑約0.5mm,囊壁膜質,破裂成碎片,含有黃色石灰粒分布在甘肅、廣西、吉林、台灣、福建、海南等地。

基本信息

名稱

剛絲絨孢菌

剛絲絨孢菌剛絲絨孢菌

簡介

拉丁學名:Physarum rigidum G. Lister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Physarum viride var. rigidum G. Lister
分類地位:絨泡菌目、絨泡菌科、絨泡菌屬

形態特徵

子實體微小。孢囊群生,有柄,餅狀,常下垂,上部臍形,橘黃色至綠黃色,當石灰粒消失時具光澤,直徑約0.5mm,囊壁膜質,破裂成碎片,含有黃色石灰粒。柄纖細,錐形,有條紋,長1-1.5mm,上部橘黃色,下部色深。無囊軸。孢絲為剛硬的線狀體,很少分枝,具細長、棍狀、橘黃色的石灰團。孢子紫褐色,具細微小刺,9.5-12μm。原生質團黃色。

生態習性

夏秋季生於腐木、枯枝、竹桿等處。

分布地區

甘肅、廣西、吉林、台灣、福建、海南等。

經濟用途

在濕潤情況下,原生質團往往在栓皮櫟等木耳段木上大量漫延,並形成孢囊,影響其木耳產量。主要表現在木耳呈粘液狀,造成流耳。同樣危害香菇的段木栽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