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含物

細胞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無生命的物質,統稱為細胞後含物。細胞後含物種類很多,有些在醫療上具有重要的價值,是植物可供藥用的主要因素,有些是具有營養價值的貯藏物,是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有些是細胞的廢物。它們的性質或形態是中草藥鑑定的主要依據。這裡僅就那些成形的貯藏物和廢物,包括澱粉粒、菊糖、糊粉粒、脂肪油和各種結晶體介紹如下。至於那些以溶質狀態分布在細胞液中的後含物,如生物鹼、甙、鞣質……等,它們的性質、理化鑑別見第三章中草藥的化學成分。

簡介

植物細胞後含物通常指貯藏物質和代謝產物,種類很多,包括糖類(澱粉粒)、蛋白質(糊粉粒或蛋白體)、脂質(脂肪與油)、在液泡中的鹽類的晶體、某些有機化合物等。

種類

澱粉是高等植物中含量僅次於纖維的一種豐富的糖類。在光合作用時,在葉綠體中合成澱粉;後來它被水解成糖類,運輸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再在那些部位由造粉體重新合成澱粉。

貯藏的蛋白質呈固體狀態,是無生命的,生理活性穩定,沒有積極的代謝意義,與原生質體中呈膠體狀態的有生命的蛋白質性質不同。

脂肪和油類廣泛分布在植物細胞內,它們的化學結構十分相似。在常溫下,固體的稱為脂肪,液體的稱為油類。細胞壁和壁內的蠟質、角質和木栓質也都是脂肪性物質。脂質物質常儲存在胚、胚乳、子葉、花粉及一些貯藏器官中,它們成小滴分布在細胞質里。脂質含熱量高,是最經濟的營養貯藏形式。

在許多植物細胞中,無機鹽形成各種結晶,其中大多數是草酸鈣結晶。一般認為,結晶是由細胞代謝廢物沉積而成的。草酸鈣形成結晶後,成為不溶於水的物質,對原生質體沒有毒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