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任村

後任村

後任村,位於泉州輞川鎮所在地周邊,是輞川鎮唯一漁業村。

地名含義

據明《惠安政書》 載,輞川後任侖“竿嶼之殖,別為一區,漁有市利,帆檣輳入”,因輞川臨海,俗稱網城,啟修歷代祖先以由近海捕魚為生,遂以網城後任侖。

歷史沿革

明隆慶四年(1570年)前隸屬惠安縣第三十四都,始祖公任維雅,相傳是福州白塔下人,約1572年左右開基,民國30年屬惠安縣輞城鄉。建國後,屬惠安縣十四區、驛坂區。1959年歸屬超先公社輞川管區,並與大潘村併合為輞川公社東升大隊。1980年12月與大潘村析出,設後任大隊。1984年10月改為後任村民委員會。

基本信息

後任村位於輞川鎮所在地周邊,是輞川鎮唯一漁業村,是泉州市外走馬埭圍墾工程始出口,距惠安縣城4公里,距324國道2公里,泉州沿海大道東西貫穿,村東北港口有兩個500噸級海運碼頭,陸海交通便捷。

後任行政村區域面積約1.75平方公里,共有10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549戶人口2246人,現耕地面積250畝。

村風村貌

後任村自古以來,憑藉海域優勢,商貿繁榮,魚蝦滿侖,如今泉州市外走馬埭圍墾幾十億工程落地,車流馬歡,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推動本村社會經濟和各項工作的進展,多次受縣評為精神文明村居。

物產經濟

後任村北為五萬多畝的外走馬埭圍墾工程,是規劃中泉惠石化工業園區,中石化石油項目啟動,延伸斗尾港建設輻射及投資商投資意向的黃金寶地。後任村憑藉沿海優勢,有機動船隻108艘,海上捕撈漁網數千張。天然的海上特產海產品有:章魚、九節蝦、血鱔、土龍、烏鱔、蟶、蚵等,是人們生活中的首品佳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