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村街道辦事處

沿革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撤衛設縣後,時屬嵩山鄉。1928年,裁鄉設區,時屬 一區。1942年,本鎮全境解放,時為縣直轄鎮。1944年改鎮為區(十三區)。1958年9 月,建東村人民公社。1981年12月,改稱東村鎮。1984年5月,裁公社設鄉鎮,將東 村鎮分為東村、南城陽兩個鄉鎮。1995年,兩鄉鎮又合併為東村鎮。2000年12月,經 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將東村鎮分為方圓街道辦事處和東村街道辦事處。

概況

地理位置東村街道辦事處地處海陽城區,是中共海陽市委、市政府駐地,位於海 陽中部,地處東經121°04′,北緯36°43′。東鄰方圓街道辦事處,西與二十里店 鎮接壤,南與大閻家鎮相連,北與朱吳鎮毗鄰。交通十分便利,乳即一級公路橫穿東 西,煙鳳一級公路縱貫南北,南距鳳城港10公里,北距蘭煙鐵路海陽站40公里,距青 島、煙臺、威海均為1小時車程。轄區內水、電、通訊、醫療保健、休閒娛樂等社會 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東村工業園(後改稱工業組團,下同)位於市區西南角,在乳即一級公路和育 行公路的交叉地帶,面積3平方公里,與市區緊密相連,區位條件十分優越。園區內 給水、排水、電力、通訊、道路等基礎設施實現了“五通一平”。2002年,園區內已 有企業65個,總投資1.8億元。 自然狀況境內屬暖溫帶東亞季風氣候區,地形為北高南低的丘陵。海拔300米以 上的山脈有招虎山、圍子山、黃瓜頂、寨山;海拔200米左右的有龍王山、鳳凰山和 五頭山等。主要河流有東村河、唐家河和大叢家河等,總流域面積466平方公里。另 有才苑水庫,庫容747萬立方米,灌溉面積533公頃。 2002年,全街道轄區面積75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11728戶,31712人,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1‰。居民主要為漢族。全街道有姓氏87個,以李、修、王、高 、於、趙、姜、孫、張等姓人口居多。植被30%。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以小麥、玉米、 花生、地瓜為主。

大事記

大事記 1942年9月本鎮全境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權。 同年11月日偽軍對境內進行拉網大掃蕩,擄去東村中心國小教師13名。 1945年8月中共海陽縣委、縣政府機關遷入東村。 1947年鎮地方武裝協助野戰軍十三縱隊,在柳樹莊痛擊國民黨五十四師,斃、傷敵人200餘名。 1952年8月經省政府批准,山東省海陽中學在東村育才國小故址建立。1956年8月,改稱海陽第一中學,始設高中部。 1955年7月1日龍捲風襲擊本鎮,毀房1146間。東村集十字街頭大照壁被颳倒,砸死16人,重傷5人。 1956年各村建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8月經省政府批准,海陽師範(中師)成立。1981年7月,改為海陽教師進修學校。 1977年11月10日中共海陽縣委做出《向人民公社的好車把式於國香同志學習》的決定,追認人民公社的好馭手、捨己為公的於國香為中共正式黨員,並在全縣開展向於國香學習的活動。 1978年8月海陽縣第十八中學在東村鎮建立。 1983年春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4年本鎮分為南城陽鄉、東村鎮。 同年12月本鎮被煙臺市政府評為科技先進單位。 1985年7月省水土保持委員會獎給本鎮“水土保持先進單位”錦旗一面。 1986年3月鎮交管所獲得省交通廳頒發的“山東省交通先進單位”錦旗一面。 1988年5月東村鎮老乾協會被省政府評為先進單位。 同年8月經省政府批准,海陽十八中改為海陽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同年9月30日應煙臺市國外智力引進辦公室的邀請,加拿大飼料專家傑克遜夫婦一行三人,來海陽進行飼料生產技術指導。專家視察了縣飼料公司、和平村養豬場,並召開了有關部門參加的座談會;結合本縣實際情況,舉辦了為時三天的飼料生產學習班。 同年11月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計畫生育“雙先”(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會議,授予東村鎮計畫生育先進單位稱號。 1990年4月東村鎮被省民政廳評為民政工作先進單位。 同年5月28日中共海陽縣委、縣人民政府舉辦海陽縣首屆櫻桃節,在石劍村河東豎起“海陽縣首屆櫻桃節”紀念碑。 1991年7月15日和平村向國務院救災辦公室寄去1.03萬元,支援南方洪水災區。 同年5月東村鎮被煙臺市政府評為社會文化先進鄉鎮。 同年涼山後村在36.7公頃土地上建起1515個蔬菜大棚,畝產均在1萬公斤以上。僅蔬菜一項,全村收入即達150萬元,蔬菜種植者戶均1萬元。 1992年夏和平村投資430萬元,在海南省建立電子儀器設備廠、針織廠和房地產開發公司。 1995年南城陽鄉併入東村鎮。 1999年2月東村鎮被煙臺市政府評為全市納稅標兵。 2000年9月東村鎮被中共海陽市委、市政府評為尊師重教先進單位。 同年12月撤東村鎮,設東村街道辦事處。 2001年東村街道被評為海陽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兩個文明”建設先進集體、黨風建設先進單位、“六好”鄉鎮黨委、尊師重教先進單位。 同年東村街道辦事處在邢家村征地13.3公頃,設立工業園區(後改稱工業組團,下同)。 2002年東村街道被評為煙臺市基層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再造海陽”紅旗集體,海陽市“六好”鄉鎮黨委。

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第一產業1943年,全鎮糧食平均畝產59公斤。1946年,實行土地改革,糧食畝產62公斤。1979年,全鎮平均畝產383公斤。1983年平均畝產566公斤。20世紀80年代,部分大隊引進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極大地提高了作物產量。邵家大隊用地膜覆蓋的“海花1號”花生,畝產512.5公斤,覆蓋後平均增產20%。1983年以後,境內開始發展高產高效農業。涼山後、前辛治、鎬地等村建起第一批蔬菜大棚。一個標準大棚(面積1畝)年創純利5000-6000元。2000年,境內有蔬菜大棚2512個,中小拱棚面積185.3公頃,收入5292萬元。2001年,耕地面積2170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1060公頃,糧食經濟作物產值比1:1.08。糧食平均畝產294公斤,總產10725萬公斤,農業總產值3306萬元。2002年,糧食畝產268公斤,總產777.2萬公斤。第一產業總收入991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6139.2萬元,畜牧業收入3195萬元,林業收入113.4萬元,漁業收入192.3萬元,其它收入275.1萬元。 第二產業清光緒元年(1875年),李敬思設義太居燒鍋酒館,資本600銀元,從業人員6人。1947年停業。1908年後,修永泰經營的永祥號、柳福江經營的東興太號、馬觀蘭經營的義聚號、修晉賢經營的德和號、丁氏經營的義祥居號、李作哲經營的義太棧號和一品香號燒鍋、酒館,在東村街上相繼開業,從業人員30多人,生意興隆。1910年,李升設恭鑫醬園,從業人員4人。1916年,設振興花邊莊,資本2000元,從業人員6人;倪忠馥成立華昌花邊莊,資本3450吊,從業人員6人。均於1936年停業。1935年後,李波經營的李記鞋鋪、修學增經營的學增鞋鋪、李世臻經營的李記鞋鋪、薛竹三經營的竹三鞋鋪、修寶林經營的寶林鞋鋪相繼開業,資本2900元,從業人員7人,均於20世紀50年代停業。 1958年後,開始發展社隊企業。先後創辦了草制廠、機械廠、建築隊、木材加工廠等。20世紀80年代初,又興辦起汽修廠、缸套廠、鑄鋼廠等。其中帝閣集團已發展成為全市的龍頭企業。2001年,全街道第二產業從業人員3.5萬人,產值5.4億元,利稅1.9億元,利潤0.98億元。2002年,全街道農村第二產業從業人員4233人,收入33122萬元,其中工業收入13060萬元,建築業收入20062萬元。 第三產業2001年,全街道有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各類服務網點1569戶,從業人員3200人,產值1600萬元,稅金900萬元,利潤500萬元。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4233人,收入30084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5982萬元,服務業收入7541萬元,商飲業收入16561萬元。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東村即為海陽主要集市之一。20世紀90年代,集貿市場發展較快。2002年,東村街道有集市和市場4個,上市人數1.4萬人,年成交額12690萬元。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2年10月,李家村李雅亭在香山國小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境 內第一名黨員。同年,李雅亭發展本村村民李成凱入黨。1938年12月,北城陽村王鑑 溪在乳山徐中夫家中入黨。1939年5月,王鑑溪在北城陽村建立三人黨小組。1939年 秋,王鑑溪在北城陽村建立5人黨支部,王鑑溪為書記。南北城陽為當時鎮內黨的最 早活動中心。1941年4月,成立中共海陽縣一區委員會,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王明、 張崇基、王鑑溪、王鏡溪、劉銘三、牟吉隆。1942年9月,成立中共海陽縣東村鎮委 員會,書記徐德義,轄4個黨支部。1943年春撤銷。1943年春,成立中共海陽縣十三 區委員會,書記王鏡溪。駐地東村,轄60個黨支部。1945年1月,設立中共東村區委 員會,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王鏡溪、高智先、孫喜樂、孫同溫(兼)、王洪財。1950年 2月,東村區委改為中共海陽縣十一區委員會,轄56個黨支部,駐地石人泊村,後遷 至中村。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王洪財、孫純忠。1955年5月,改為中共東村鎮委員會 ,駐地東村,書記呂仁晉,1956年10月撤銷。1955年9月,中共海陽縣十一區委員會 改為中共東村區委員會,轄52個黨支部,書記孫純忠。1956年10月撤銷,分設中共中 村鄉委員會和城陽鄉委員會。中村鄉委轄17個黨支部,駐地中村,書記紀成業;城陽 鄉委駐地北城陽,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於永剛、黃芝秀。1956年10月,建立中共東村 鎮委員會,轄22個黨支部,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薛東亭、趙坤、孫臣芝。 1942年2月,中共海陽縣九區(磊石)委員會成立,區委駐地大磊石,先後任黨委 書記的有魯野、孫明齋。1945年1月,中共磊石區委員會建立,駐地大叢家村,先後 任黨委書記的有鄒德勛、孫洪玉。1950年2月,磊石區委改為中共海陽縣十二區委, 駐地大叢家,先後任書記的有孫洪玉、於兆良、楊芳太。1955年9月,十二區委改稱 中共磊石區委,駐地大叢家,書記楊芳太。1956年10月撤銷,分設中共石劍鄉委和中 共叢家鄉委。先後任石劍鄉委書記的有孫衍進、李心悅、紀兆德;先後任叢家鄉委書 記的有薛峰河、劉春泉。1958年撤銷。 1958年9月,建立中共東村人民公社委員會,同年11月底,改為東村鎮黨委。19 59年4月,復稱東村公社黨委,轄71個黨支部,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孫臣芝、王超、 孫香圃。1965年8月,中共東村人民公社委員會改為中共東村區委員會,孫香圃繼任 黨委書記,轄76個黨支部。1969年10月,建立東村公社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領導小組 ,組長高鎮鐸。1971年3月,撤銷東村公社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領導小組,建立中共 東村公社委員會,駐地東村,轄72個黨支部,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高鎮鐸、姜成芝。 1976年10月,轄74個黨支部。1981年12月,中共東村公社委員會改為中共東村鎮委員 會,駐地東村,轄74個黨支部。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姜成芝、紀連功。1984年4月, 撤銷原中共東村鎮黨委,分設新的東村鎮黨委和南城陽鄉黨委。中共東村鎮委轄49個 黨支部,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邵明凱、紀悅毅、孫維光、王希桂、於浩亭、辛純列、 孫永良;中共南城陽鄉委員會,駐地南城陽村,轄25個黨支部。1995年10月,南城陽 鄉委併入東村鎮委。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鄧觀良、夏紅旗、於浩亭。2000年12月,撤 中共東村鎮委員會,分設為中共方圓街道辦事處工委和中共東村街道辦事處工委,東 村街道工委書記先後為孫成國、于軍。 1949年,原東村區有基層黨支部47個,黨員103人。1983年第六次黨代會時 ,有基層黨支部93個,黨員2813人。2000年,有基層黨支部108個,黨員3700人。20 02年,全街道有黨總支3個、黨支部44個、黨小組130個,黨員1688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4月,海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時,全縣設7處區公所。 本地屬海陽縣第一區(東村)區公所,駐地不定,轄37個行政村,區長先後為王鑑溪、 刁介武。1942年9月,建立了東村鎮鎮公所,駐地東村,鎮長紀上林,轄9個行政村。 1943年3月,設海陽縣十三區(東村)區公所,駐地中村,區長周雲峰。1945年1月,設 立東村區公所和磊石區公所,東村區公所駐地東村、中村,區長先後為張俊興、趙汝 器、徐希明、薛洪祥、梁翠英;磊石區公所駐地大叢家、大磊石一帶,區長先後為言 化午、孫冠三、孫渚、紀德文。1949年10月,東村區公所轄56個行政村,駐地中村, 區長先後為徐希明、李文祥、梁翠英、紀翠雲、由兆欣;磊石區公所駐地大磊石村, 區長石增財。1950年2月,東村區區公所改為海陽縣十一區公所,駐地中村,轄56個 行政村,區長先後為李文祥、由兆欣、高成倫、梁翠英、紀翠雲、李明勛、修崇生、 李克昌、李叢先、王富;磊石區公所改為海陽縣十二區區公所,轄45個行政村,駐地 大磊石,區長先後為石增財、高成倫、黃芝秀、薛峰河、李叢先。1955年5月,設東 村鎮公所。1956年2月,改為東村鎮人民委員會,駐地東村。1956年10月撤銷,鎮長 先後為孫樂平(兼)、李克昌、呂仁晉(兼)。1955年9月,海陽縣十一區區公所復稱海 陽縣東村區區公所,轄52個行政村,駐地中村。1956年2月,改為東村鎮人民委員會 。區長先後為修崇生、李明勛、邵長修。1956年10月撤區,分設東村鎮、中村鄉和城 陽鄉,東村鎮人委轄22個行政村,1958年9月撤銷,鎮長邵長修;中村鄉人委駐地中 村,鄉長先後為李凌國、李明勛;城陽鄉人委駐地城陽村,1958年9月撤銷,鄉長先 後為高國先、王瑞熙。1955年9月,十二區公所復稱磊石區區公所,駐地大磊石村。 1956年2月,磊石區區公所改為磊石區人民委員會,區長李叢先。1956年10月撤區, 分設大叢家鄉和石劍鄉。大叢家鄉人委轄10個行政村。1958年9月撤銷,鄉長李叢先 ;石劍鄉人委,轄10個行政村,1958年9月撤銷,鄉長先後為王春、冷北海。1958年 9月,成立東村人民公社管委。同年11月改為東村鎮人委。1959年4月復稱東村公社管 委,駐地東村,轄72個生產大隊,社(鎮)長先後為邵長修、榮樹梅、修仁志、薛東亭 、高鎮鐸。1965年8月撤東村公社管委,設東村區區公所,轄73個行政村,區長高鎮 鐸。1968年3月撤東村區公所,建立東村公社革命委員會,主任先後為賈文亭、高鎮 鐸、姜成芝、姜瑞義。1980年12月,東村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東村公社管理委員會, 轄74個生產大隊,主任先後為姜瑞義、呂立洲。1981年12月,東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 為東村鎮人民政府,轄74個行政村,鎮長呂立洲。1984年4月撤公社、設鄉鎮,原東 村鎮東部的23個村莊設南城陽鄉,鄉長先後為修明詩、夏紅旗、臧奎欣、於浩亭、閻 同民、薛偉;東村鎮轄49個行政村,鎮長先後為徐志強、孫維光、王希桂、劉忠堯、 孫守利、辛純列、孫永良、孫兆玉、辛宗明。1995年10月,南城陽鄉撤銷,併入東村 鎮。2000年12月,東村鎮撤銷,分設方圓街道辦事處和東村街道辦事處,東村街道辦 事處主任先後為孫兆玉、辛宗明。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清末、民初時,東村有劉勃執教的仁恕私塾。1928年,東村設區立高級國小。1932年,東村人修日三倡導部分紳士商賈投資興辦東村完全國小,首任校長為東村(今民主村)李敬上,校名育才國小;設高級班1個、初級班3個,學生85人,始行男女同堂授課。1940年,各村私塾改為學堂。1942年9月解放後,公辦東村完小兼中心國小。1943年,全鎮有學校43處,56個班,教師73人,學生2338人。建國後,教育事業空前發展。1950年,全區有初小50處,教師98人,學生3002人;完全國小6處,教師166人,學生1380人。1958年,實行公助民辦“兩條腿走路”方針,學校設民辦班。全公社有初級國小(村小)56處,完全國小6處,公辦教師215人,民辦教師70人,學生總數3220人。1970年,境內興辦了9處“聯中”。至1983年,全鎮有初小及聯中74處,300個班,學生8670人。1986年成立了成人教育學校,至2002年,為本鎮培育農村各類技術人才5000多人。1986-2000年,村鎮兩次投資1500萬元,籌建了2處初級中學,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可容納學生及教職員工3500人。1998年,村鎮再次投資60萬元,新建了東村第二中心國小。2002年,全辦事處有教職員工605人,學生6500名。自建國至2002年,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071人。 建國後,民眾文化逐步活躍繁榮。1960年,公社建廣播站,1970年建文化站。1976年,東村電影隊成立。至1983年,隊辦放映組發展到13個。1976年,北城陽村首次購進20英寸彩電1台。20世紀80年代,強村和機關、學校建起了圖書閱覽室,鎮建起檔案室。90年代,微機、電腦進入學校、機關。 醫療衛生清末民初時,境內有中藥房7處,西藥房2處,坐堂醫生10餘人。1943年,在秋林頭村始建東村衛生院。1947年,衛生院遷至東村。1955年公私合營,改稱東村供銷社醫藥部。1958年租房12間,分科室辦公。1960年始建公房。衛生院幾經擴建更新,1998年已發展成海陽第三醫院和海陽中醫院。兩院皆由平房擴建為樓房,醫療設施先進。第三醫院以牙科和肛腸科著名,中醫院以診治血栓著稱。 人民生活1936年,人均糧食92公斤,人均收入22元。建國後至1979年,常年人均糧食200公斤。改革開放以來,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經濟收入成倍提高,居民生活豐衣足食。1998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6億元,為1958年的71倍;農民人均收入2605元,為1958年的63倍。 村鎮建設20世紀90年代後,按照美化、綠化、淨化、亮化、硬化的要求,對東村的市容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至2000年,先後投資2億多元,硬化了市里所有路面;路邊及公園綠地栽各種樹木5萬餘株,公共綠化2.5萬平方米;新建商業網點16個,商業住宅樓500餘棟,東村鎮被省政府命名為村鎮建設明星鄉鎮。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1平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