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萬榮

彭萬榮

彭萬榮,男,1963年出生,戲劇戲曲學博士,現任武漢大學藝術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院校戲劇、影視、廣播類藝術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人文科學學部學位委員、學術委員,中國高校影視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北省美學學會戲劇與影視專業委員會主任,武漢大學表演研究所所長,《珞珈藝術評論》主編。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彭萬榮,1963年出生於湖北省仙桃市,戲劇戲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校戲劇、影視、廣播類藝術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人文科學學部學位委員、學術委員,中國高校影視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北省美學學會戲劇與影視專業委員會主任,武漢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目前主要從事戲劇與影視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講的課程有——本科生:《世界電影理論與創作思潮》、《影片分析》、《表演理論》、《世界經典電影分析》;研究生課程:《電影理論》、《人文科學基礎》、《表演詩學》;博士生課程:《電影感知學》等。曾在全國主要藝術類刊物如《文藝研究》、《戲劇》、《戲劇藝術》、《電影藝術》、《現代傳播》等發表論文數十篇。200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表演詩學》,為學界所關注。隨後出版國內第一部大型表演藝術工具書《表演辭典》。此前,曾出版過討論儒家傳統文化的著述《夢想與關懷》等。曾擔任武漢大學大型校園話劇《西望樂山》的編劇,並在武漢、樂山成功演出。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戲劇、影視教學與研究,近年來在全國主要藝術類刊物如《文藝研究》、《戲劇》、《戲劇藝術》、《電影藝術》、《現代傳播》等發表論文數十篇。200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表演詩學》,被學界所關注。隨後出版國內第一部大型表演藝術工具書《表演辭典》。此前,曾出版過討論儒家傳統文化的專著《夢想與關懷——儒家人生哲學》等三種。曾主持湖北省文化廳項目《戲曲導演余笑予研究》,中央電視台中視影視公司項目《熱播電視劇內在質素研究》,國家文化部人文社科項目《作為學科的表演與作為科學的表演》、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項目《文學藝術視野中的三峽工程》等。

代表著作

作品 作品

《表演詩學》,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夢想與關懷》,1998年武漢出版社。

《表演辭典》,2005年武漢大學出版社。

《一部話劇的誕生》,2012年武漢大學出版社。

代表論文

《表演敘事論》,《戲劇藝術》,2003年第2期。

《評譚霈生的戲劇本體論綱》,《戲劇》,2002年第4期。

《論馬丁·艾思林的戲劇情境》,《戲劇》,2003年第3期。

《魯迅的戲劇觀》,《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論余笑予的“當代戲曲”》,《戲曲研究》,2002年第60輯。

《電視語境與戲劇困境》,《戲劇》,1999年第2期。

《〈英雄〉的傳播價值》,《現代傳播》,2003年第2期。

《電影史中的電影大師》,《電影藝術》,2004年第5期。

《生命的痕跡及其隱喻》,《珞珈藝術評論》,2004年第1輯。

《中國當代流行文化的生成機制及其選擇策略》,《文藝研究》,2001年第5期。

《評李澤厚的主體性論綱》,《學術月刊》,1998年第9期。(署名中英光)

《論北島與現實世界之齟齬》,《當代文藝思潮》,1985年第1期。

《對文學史的哲學思考》,《荊州師專學報》,1988年第1期。(署名廣湛)

《現象學詩學綱要》,《外國文學研究》,1992年第2期。(署名彭基博)

《價值·立場·策略——蘇童小說論》,《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第2期。(署名彭基博)

《先鋒小說的感知形式》,《當代作家評論》,1994年第5期。(署名彭基博)

《尋找價值和意義——劉繼明小說論》,《山花》,1997年第4期。(署名彭基博)

《藝術於我有何用?》,《珞珈講壇》,2007年第2輯。

《藝術、欣賞者與欣賞》,《珞珈藝術評論》,2004年第1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