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概況
村總面積為2.54平方公里,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1.7公里 。
彭橋村轄3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彭橋。統計到2003年,全村有490戶,1956人,其中男性1083人,女性873人,人均耕地1.5畝。總人口中,漢族1953人,蒙古族2人,回族1人,村計畫生育率為99%,人口自然增長率0.5‰。文化程度,國小占12%,國中占78%,高中占3%。主要姓氏有王、楊、陳、張、李、秦等。
建制沿革
據傳清朝初期楊姓由施庵鄉玉皇廟遷至堰岔,後又遷至彭營橋西居住,故取名彭橋。堰岔據傳明代閻姓居此,因位於龍鬚渠和母渠溝交叉處,取名閻岔,後來王國學由鄧縣大王營遷入,閻姓遷走,遂易稱堰岔。大陳營清朝初期,陳全仁自今唐河縣陳排灣遷至大陳營處定居, 因東北母渠溝東岸有個小陳營,故名大陳營。解放前,彭橋村屬鄧縣管轄。1947年解放後,被劃為鄧北縣白牛區汲灘鎮。後於1949年劃為新野縣,屬馬集鄉(小鄉)。1952年劃為賈莊小鄉。1956年三個自然村分開,彭橋、堰岔和范坡、大湖坡、梅堂為一個片,大陳營、小陳營和柳坡為一個片。1960年三個自然村合在一起,屬王集公社。1975年,彭橋村和小陳營分成兩個大隊,均屬上莊公社。
自然狀況
彭橋村地處鄧州、新野兩縣交界處,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是古今唐鄧便路的必經之地。土質分黃土、老土和黑土三種,其中黃土占25%,老土占40%,黑粘土占35%。水利資源豐富,產礓石和石油。植物資源有:竹子、蘆葦、芭茅、蒲公英、野菊花等。
農業經濟
20世紀70年代以前,農村生產力落後,糧食產量低,農民生活以紅薯乾、玉米為主糧。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糧食、棉花、油料產量逐年增高。1978年,全村小麥畝產210公斤,棉花50公斤左右,其它作物畝產70—140公斤。2003年,全村小麥畝產340公斤,棉花畝產95公斤,花生畝產250公斤,玉米畝產450公斤。1992年村開始種植菸葉,1998年後面積減少,到2003年面積僅60畝。 後來民眾在路邊、溝邊以及坑塘荒地植樹三百餘畝。
解放後,農村人一直遵循著“窮不離豬,富不離書”的古訓,一般每戶都要養一頭豬,附帶養一些羊、雞、鴨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畜牧養殖逐步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村湧現出了一批養豬、養羊、養雞、養兔、養鴿子的專業戶。一組村民李葉君養蜂80箱。村有養魚坑塘水面60畝,其中40多畝是人工開挖的魚塘。
解放後,農村靠牛拉車和耕田,後逐步由機械所替代。發展到2003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機195台,四輪拖拉機28台,三輪農用車15輛,電動機、柴油機150台,潛水泵32台,微型水泵30台,農用水泵210台,脫粒機21台,聯合收割機兩台,彌霧機52台,勞動效率大大提高。
工商企業
20世紀70年代,一、二組開辦過油坊、染坊、四組開辦過染坊、磚瓦窯場,五組、六組開辦過磚瓦窯場,大隊辦過專瓦窯場、麻袋廠、麵粉廠。改革開放後,農民經商辦廠辦企業的日漸增多。1993年起,楊新民在上莊開辦塑膠制管廠、煤球廠;王傳中在縣城開辦農機修造廠;王明崗在村開辦農機修理站。
截止到2003年,村有糧食加工點4個,商業網點4個,主要經銷百貨、副食、農藥、化肥、五金交電等,年購銷額達60萬元。有5戶在外經營餐飲服務行業,有8輛貨車在外搞運輸;外出務工人員600多人,人均年收入6000元。
基礎設施
2000年實行村鎮規劃後,村民建房按村鎮規劃統一布局、統一上排上線。到2003年全村有90%戶的房子上排上線,村鎮建設已步入規範化、合理化的軌道。
歷史上該村一直水患不斷。建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水利建設,曾多次開挖疏通河道、溝渠,加固修整河堤。在礓石河沿岸修防洪排水閘門2處。截止到2003年,全村共打機井52眼,有效灌溉面積2600畝。
解放初,農村只有手搖電話。20世紀70年代開始通電,農村開始有了電燈,後來發展到用電磨麵、粉碎,用電抽水澆地,用電打麥等。但那時電力緊缺,供不應求。20世紀90年代後期,電力供應逐漸正常,特別是2000年農村低壓電網改造後,彩電、空調、洗衣機、電扇、電冰櫃,無塔供水裝置,音響設備、電飯鍋等進入尋常百姓家。
社會事業
解放前,村有私塾一所。建國後,村先後建有耕讀學校和國小。1976年至2001年村先後四次對國小進行整修,並對校院進行了硬化和綠化。到2003年,學生入學率達100%,鞏固畢業率達99.8%。
解放後,村多次聘請省、縣、鄉科技人員到村講授科技知識,給農民輔導種植、養殖、施肥、用藥以及政策法規、計畫生育、婦幼保健等知識,受益人數達1700多人次。截止到2003年,全村有種植、養殖、農業機械、農電等各種技術人員60多人。科學技術的普及,使農民改變了舊的耕作方式,棉花種植由過去的大田直播變為地膜覆蓋和育苗移栽。科學施化肥、農藥及化學除草劑得到普及。
建國初,在喜慶佳節和農閒時候,村唱大戲、舞獅子、玩旱船、踩高蹺、放煙火、說鼓詞、墜子書等方式豐富文化生活。之後,有文藝宣傳隊、電影和電視等。後來村建起了青年民兵之家,到2003年廣播、電視入戶率達95%,有線電視入戶率達50%以上。
解放初期,農村缺醫少藥,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村有衛生所3個,醫生王傳家治中風偏癱,遠近聞名,1996年,河南省張仲景醫藥研究院授於王傳家醫師“當代名醫”稱號。2003年,村實行了新型合作醫療,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
村民生活
建國前,多數村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吃的多半是糠菜,穿的是粗布衣。建國後,經過土地改革和生產互助,村民生活得到了改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至2003年,村民人均占有糧食500多公斤,其中細糧食占90%以上,肉類、禽蛋、蔬菜、營養品等消費大幅度增加;個人儲蓄存款不斷上升;村民住房由原來的土木、磚木結構逐漸變為混凝土平房、樓房,人均住房近20平方米;農民穿衣由過去單調的黑、白、藍粗布衣變為色彩豐富、款式多樣的中高檔服裝。同時,農村的婚喪嫁娶也在隨著形勢的發展而逐步走向移風易俗,喪事由過去的土葬改為火葬,結婚有的把要彩禮、嫁妝改為安裝電話、要致富工具(如手扶拖拉機等),有的外出旅遊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