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心甙

強心甙,是一類有機化合物。

cardiac glycoside

一類具選擇性強心作用的藥物。又稱強心苷或強心配糖體。臨床上主要用以治療心功能不全,此外又可治
療某些心律失常,尤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

化學成分

苷或稱甙、配糖體,是一類有機化合物,其分子由
一個醇基或醇樣基團(配基、苷元或甙元)結合於數量
不等的糖分子而構成。若配基中含固醇核(甾核),其
17位碳原子連以一個不飽和內酯環,其3位碳原子與糖分
子相連,這種苷即為強心苷,其化學結構見圖強心苷的
化學結構。

藥用功效

治療心功能不全的藥物稱為強心藥,其中最重要的是強心苷類、非苷類強心藥(如腎上腺素、麻黃鹼等),均有增強心排血量的功能。樟腦及其某些衍生物、庚胺醇、肌肉醇磷酸醇、癸烯醇等也有強心功能。某些血管舒張藥(如氨茶鹼、硝普鹽、硝酸甘油及□-腎上腺素能拮抗劑)對某些類型的心力衰竭有效。某些β-腎上腺素能興奮劑可望用為強心藥。
 

藥的由來

3000年前,古埃及人已知多種含強心苷的藥用植物。18世紀末,英格蘭醫師、植物學家W.威瑟靈著書論述洋地黃後,洋地黃製劑得到廣泛套用。這些藥物包括洋地黃葉末、洋地黃毒苷、地高辛、毛花苷C、去乙醯毛花苷C等,均取自玄參科植物紫花洋地黃及狹葉洋地黃。其他強心苷如毒毛鏇花子苷 □取自夾竹桃科植物綠毒毛鏇花;黃夾苷取自夾竹桃科植物黃花夾竹桃;羊角拗苷取自夾竹桃科植物羊角拗;鈴蘭毒苷取自百合科植物鈴蘭(君影草)。福壽草、羅布麻、萬年青及夾竹桃等亦含強心苷。蟾蜍皮膚腺體中也提取一種強心苷,但其內酯環為六角形。強心苷類在避光處及pH低的條件下容易保存,失效期達1~5年。臨床上常用的強心苷是洋地黃類及毒毛鏇花子苷□等。

注意事項

強心苷仍不失為治療心力衰竭的重要藥物之一。但這些製劑的安全範圍很小,治療量與中毒量相差不大,用量掌握不當即易引起中毒乃至死亡。現在人們正研究改變其結構以加大治療寬度的工作。

用藥方法

強心苷的用藥方法為口服或靜脈注射。按其作用的快慢分為兩類:①慢作用類。作用開始慢,在體內代謝及排泄亦慢,作用時間長。本類均為口服藥,包括洋地黃葉末、洋地黃毒苷等。②快作用類。作用開始快,在體內代謝及排泄亦快,作用時間短。適用於急性心力衰竭及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時。靜脈注射或口服。本類藥包括地高辛、毛花苷 C、毒毛鏇花子苷、羊角拗苷、鈴蘭毒苷、福壽草等(見表洋地黃類製劑的藥代動力學)。體內過程 口服者主要在腸道吸收,在胃中吸收極微,洋地黃毒苷吸收最完全而恆定,地高辛稍差。通常,作用迅速而短暫的強心苷脂溶性低,在腸道中吸收不良,這些藥物常注射藥。強心苷進入血液後,與血清蛋白有一定程度的結合。洋地黃毒苷主要在肝內代謝轉化,其亦具強心作用的代謝產物及未變化的原形從膽汁排出,這些物質在腸內又被吸收,從而形成一個腸肝循環,因此洋地黃毒苷的蓄積性最強,作用最為持久。作用快的強心苷,如地高辛主要以原形從腎排出,因此其排泄受
腎功能的影響。強心苷與心肌並無特殊親和力,分布在心臟的強心苷遠較分布於肝臟、骨骼肌者為少,但心肌對強心苷有特高的感受性。強心苷在視網膜中有分布。洋地黃毒苷的吸收既完全,又不受腎功能影響,故在血中濃度較恆定。地高辛的吸收既不完全,又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更受腎功能的影響,故在血中濃度,個體相差可達數倍。因此,地高辛血藥濃度測定受多種因素影響,在判斷中毒診斷時,應結合臨床具體情況。

分類

null強心甙

 (來自網際網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