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邦棟,安徽省定遠縣人,曾任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少將,國防軍事觀察家和評論家。
張邦棟同志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外語系(原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他作為優秀地方大學生被選調到國防部外事局工作,歷任原國防部外事局翻譯、參謀、辦公室秘書、副主任、主任。1998年國防部外事局更名為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後,歷任綜合局局長,駐坦尚尼亞副軍職首席軍事專家、外事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少將軍銜。1982年,在一次接待外賓來訪過程中,與其他同志合力挫敗一起劫機事件,榮立二等功。他精通多種語言,兼任中國翻譯協會副秘書長。張邦棟同志先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多次在國防大學、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等軍內外高等院校做“關於國際問題和中國軍事外交”的報告,受到了廣泛的好評,曾先後發表許多重要論文,其中《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和平與發展時代的區域安全合作研究》等文章獲得軍隊級科研成果一等獎。
媒體報導
風雲變幻等閒視 樸實渾如田舍翁—記張邦棟將軍
少年立志報家國
張邦棟將軍出生在安徽省定遠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單從他名字就可以看出其父對他期望很高,長大成為邦國棟樑。年少的他特別能吃苦,這種性格也始終伴隨著他一生。和其他孩子一樣,他少年時候很頑皮,特別是對自己看不慣事情喜愛打抱不平。他上中學時,正是國家三年自然災害1959年和1960年,因為家裡姊妹眾多生活貧困,自然災害更讓他家生活雪上加霜。作為長子的他很快就挑起了家裡生活重擔,在學校放假的時候主動幫父母親乾農活種植一些農副作物,等成熟以後變賣,以緩解家裡拮据的生活環境。貧困使他的父親一度想讓他輟學回家,作為家裡勞動力為自家掙工分。但是,性格倔強的他一直不肯,邊餓著肚子邊在田間勞作還放不下手中心愛的課本。在那段歲月里吃飽飯也許是他最大的奢求,就是憑這一倔強的性格他讀完了國中高中,最後又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北京傳媒大學外語系。當時有個插曲,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投寄是先省內後省外投遞。省內院校的通知書一個個都發到他同學手裡,但是省外院校錄取通知書的卻遲遲沒有到來,父親認為他沒有考上就開始做他工作,讓他安心農活。在田間苦等的他終於等到了錄取通知書的到來,當他手捧著日夜盼望的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錄取通知書,竟然激動萬分在高興之餘他竟然在田間放聲高歌。農村艱苦的生活磨練張將軍不怕困難的性格,讓他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始終保持這一優秀的品格,直至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名少將。
刻苦學習練本領
1965年他終於圓了自己的大學夢,但是他知道他人生道路還很漫長。在大學一個班只有25人,而來自安徽農村學生卻只有他一個。作為長子的他自從進了大學校園,他深知這一切來的不容易,為了節省自己的開支給家裡減輕負擔,他不得不努力學習。他不和其他學生比吃比穿而是比成績,因為當時只有成績好才能拿到獎學金,拿到獎學金就意味著給家裡減輕負擔。在各門功課學習中,他的外語成績每次考試在班裡都名列前茅。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當有的人投入到這一運動中去,而他卻很平靜的在學習,因為他深深知道惟有學習才是他最重要的出路。他在孜孜不倦學習著,有時甚至都忘了吃飯。機會總會光顧那些時刻準備的人,1968年當解放軍到地方院校選拔人才的時候,他又以高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軍隊,他作為優秀地方大學生被選調到國防部外事局工作。從此開始四十年的軍旅生活。由於外語成績突出,他被選送到坦尚尼亞當翻譯,在坦尚尼亞一呆就是九年,九年里他除了工作還是在拚命學習。非洲艱苦的生活讓這位從安徽出來的農家子弟,很快適應那裡的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當了兩年的翻譯,他開始當教官。為了學好非洲母語斯瓦希里語,他沒日沒夜背誦單詞。然後又開始學習坦尚尼亞語言,以適應教學工作。他原以為他熟練的掌握這兩門語言就能勝任教學工作,可是有一次他背了很長時間的課,等到上了講堂,給那裡士兵講課,講了半天居然那裡的士兵聽不懂。這讓他很是苦惱,他私下找到那裡士兵問了聽不懂原因,原來是那裡的方言在作的怪,於是他又開始學習那裡土語,和士兵們直接交流,通過這種交流,他逐漸熟練掌握那裡的土語,並且和那裡的士兵打成了一片,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得到了士兵們的愛戴。他也把自己當作一名普通的士兵,沒事奔跑在毒辣太陽下,他學會部隊很多本領,部隊“八大員”工作他都能熟練掌握,尤其是他點燈的技術在部隊是一流的。他在坦尚尼亞的表現得到了坦尚尼亞人民的愛戴,也得到了時任坦尚尼亞總統李雷爾賞識。有一次,李雷爾總統親自邀請他去講學,由於李雷爾總統是教授出身,非常尊重老師。李雷爾總統把他的講桌搬到台上,自己甘願做一個學生在那裡聹聽他的講課,還不時為他精彩的演講鼓掌。由於得到李雷爾總統的賞識,在他的影響下中桑兩國的友誼加強了。一次,美國要給坦尚尼亞國家20億美圓的援助,當時坦尚尼亞國防部長有動搖情緒,他得到這一訊息後找到國防部長,提出中國也能援助坦尚尼亞,他立刻請示中央並得到了中央首長的支持。提供給坦尚尼亞10億人民幣的援助,並且在物資上給與了支持,通過這一舉措我們團結了非洲國家,讓他們重新認識了中國。
風雲變幻等閒視
他在坦尚尼亞的突出表現,終於引來了領導的關注。當時任國防部外事局副局長的王岳西來非洲視察時,他得到了王將軍的重視。從此真正走上了軍事外交主要領導崗位。在風雲變幻國際形勢中,憑著自己的智慧和過人的才識,解決了國際上一個又一個軍事問題,為祖國贏得了榮譽成為了著名的國防軍事觀察家和評論家。在國際軍事外交中他始終堅持綿里藏針、求同存異方針。他先後出訪七十多個國家,解決了一些重大的軍事外交事件。在任國防部外事局長期間他對國際關係、外交理論、軍事外交理論等有關係統深入的研究,參與了許多重大的外事活動,有著豐富的軍事外交實踐。他還參與了軍隊外事工作許多重大政策、法規的研究和制定。他著眼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形勢需要,著力推動軍隊外事工作轉型,指導思想與時俱進,先後提出了軍隊外事工作要堅持為國家重大安全和發展利益服務,為軍隊現代化建設和“以人為本、厚植資源、廣交朋友”的援外培訓指導原則,在實踐中強調開展務實性軍事安全合作。“和平使命—2005”中俄國聯合軍事演習的促成 2005年國際恐怖組織大肆猖獗,為維護世界和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和俄羅斯聯邦國防部2004年7月簽署的關於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備忘錄,從備忘錄簽署開始他就開始奔走在這件事情最前沿。中、俄、美三國在當今世界外交上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大國家之間軍事合作更是國際敏感問題。作為一個長期從事軍事外交的將軍,他深知道這樣事情的重大。為了促成這一合作順利進行,他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奔走在中、俄、美高層人員之間。為了巧妙的擺脫美國的糾纏,他將俄羅斯副總參謀長帶到台灣海峽參觀,使聯合軍事演習能夠順利進行。實現五十多年來和俄國之間首次軍事演習,由於勞累回京後,他昏死在辦公室內,住進了醫院。王偉墜機事件2001年4月1日愚人節上午,美國一架EP-3型軍用偵察機飛抵中國海南島東南海域上空活動,中方海軍航空兵兩架J-8II殲擊機起飛並對其進行跟蹤監視。9時07分,當中方飛機在海南島東南104公里處正常飛行時,美機突然向中方飛機轉向,其機頭和左翼與中方一架飛機相碰,致使中方飛機墜毀。墜毀飛機的駕駛員王偉跳傘後失蹤,經多日搜尋未果,後宣布犧牲。美機未經中方允許,進入中國領空,並於9時33分降落在海南島陵水機場。這件事情引起中美關係的軒然大波。為了及時處理這件事情,他作為國防外事局主要負責人,斡鏇在中美之間。一方面對外發布訊息平息民怨,一方面做好美國方面的工作和美國方面進行交涉。為中國贏得了有利的時機,使這一事件終於得到妥善解決。國防白皮書 從98年開始,中國每兩年便推出一部國防白皮書,國防白皮書它不同於一般的檔案,它是一個政府文告,是權威的政府的國防文告,所以具有權威性,因為它是官方的文告,同時它是一個公開的,它和內部的檔案不同,它需要公開,如果沒有公開的檔案就不是國防白皮書了,比如說印度的國防報告,過去有國防報告,但是那個是不公開的,那就不是白皮書,後來2001年以後,它正式向社會公開了,這就是我們的白皮書。所以,正因為國防白皮書它是一個政府的國防文告,代表了政府的聲音,所以它涉及國家的安全,國防政策,國防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非常的敏感,政策性極強,所以國內外特別關注。作為國防白皮書的主要參與者,他用自己淵博的學識從中國實際出發,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意見並親自參與撰寫。他熟練回答了各國媒體記者提出的尖刻問題,避實就虛為維護中國利益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不忘鄉梓獻計謀
他在擔任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後,雖然身在北京但是時刻不忘家鄉的建設,先後促成多個建設項目,積極為家鄉建設奔走。他先後促成東興鹽化項目的立項審批工作等,熱心家鄉基本建設,關心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地方政府人員分析當今國際形勢,2007年 10月9日,在喜迎十七大之際,定遠縣舉辦形勢報告會,隆重邀請他在縣委黨校報告廳作國際形勢報告,闊別多年的遊子終於回到了家鄉,在報告中他結合自己親身參與的外交實踐活動,深入分析了我國當前所面臨的國際形勢、我國在國際關係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我國外交工作方針政策、我國軍事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以及外事工作的原則方針等。他的報告充滿智慧、思想深刻,對國際形勢的分析鞭辟入裡,報告不時贏得陣陣掌聲,參會同志在聽取報告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國防知識、愛國主義和國際形勢的教育,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積極為和諧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他的樸實熱情受到家鄉人民的愛戴,在任期間經常幫助家鄉人民解決實際困難。
這位從這裡走出的樸實的農家子弟,難忘的還是對家鄉的殷殷之情。當他從非洲的高級賓館到北京住宅再到嚴橋的貧困家裡,他時刻在思考是家鄉的發展。當我們走出將心苑,看著張將軍厚重身影想著他的樸實面容,心裡油然產生一種敬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也許這也是將心苑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