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韓文奇出版社:蘭州大學;第1版(2007年4月1日)
叢書名:博士文叢
平裝:183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0開
ISBN:7311029252
條形碼:9787311029258
產品尺寸及重量:21x14.8x0.8cm;200g
ASIN:B0011F7XH6
內容簡介
張耒同蘇軾、蘇轍及黃庭堅、秦觀、晁補之、陳師道的交遊充滿坦誠真摯的情意,透著精神品格的交融與磨礪。熙寧四年(1071)是張耒與蘇軾交遊的起始點。元豐八年(1085),二人師弟子關係已經明確。此後張耒抱著對蘇軾的景仰之情一直追隨其左右。張耒始從蘇轍游的年齡有十七、十八歲兩說,似皆可成立。他追隨蘇軾左右,但並未中斷或疏遠同蘇轍的師弟子關係,也未淡化二人的情誼。晚年居陳時所作《歲暮即事寄子由先生》當是他和蘇轍文字交往的終結點。張耒與黃庭堅的交遊始於元豐八年,二人關係融洽。元祐初期唱酬頗多,崇寧元年(1102)前後主要迫於政治原因兩度中斷唱酬,然友情如故。張耒與秦觀的交遊始於元豐二年(1079),元祐年間交往密切,紹聖后被迫中斷交往,但情誼依舊。《送秦觀從蘇杭州為學序》當作《送秦覯從蘇杭州為學序》,此文是張耒為秦覯從蘇軾學而作,迄今多種版本皆誤。張耒與晁補之初會於熙寧七八年間。元祐元年(1086)後開始了密切交往,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互為知己。張耒與陳師道的交遊當始於元祐元年,時有酬唱,文字交往止於元符三年(1100)。儒學思想是張耒學術思想的基本組成部分。目錄
序前言
第一章立於蘇門的張耒
第一節張耒與蘇軾交遊考論
一、張耒與蘇軾的首次晤面與早期交往
二、張耒與蘇軾元祐時期的交遊
三、張耒與蘇軾的後期交往
第二節張耒與蘇轍交遊考論
第三節張耒與黃庭堅、秦觀、晁補之、陳師道交遊考論一、張耒與黃庭堅的交遊
二、張耒與秦觀的交遊
三、張耒與晁補之的交遊
四、張耒與陳師道的交遊
第二章張耒的學術思想
第一節以"濟物"為本的仁義論和本於"人情"的禮法論
第二節以儒為本的儒、道圓融論
第三節"至誠"與"盡性"的教化修養論
第四節張耒的"道"、"理"觀
第三章張耒的文學思想與文學批評
第一節尚"理"的文學觀
第二節尚"誠"的創作論
第三節尚"自然"的文學批評論
第四章張耒的樂府詩
第一節詠寫民生疾苦與民俗民情
第二節詠物、詠懷、詠畫、摹寫音樂之作
第三節張耒樂府詩的特色
第五章張耒的古體詩
第一節節候感詠之作
第二節唱酬贈答之作
第三節憫農與田園詩
第四節遊覽紀行及詠物、詠史詩
第六章張耒的律詩和絕句
第一節律詩
第二節絕句
結語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