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臣[表演藝術家]

張海臣[表演藝術家]

張海臣是國家二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年西調)代表性傳承人。

基本信息

永年西調第五代傳人,從七歲開始跟隨父親張學增學戲,父親張學增是有名的鼓師,藝名“一桿拳”,京劇、豫劇、河北梆子都能打,所以在當地很有名氣,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張海臣在戲劇舞台上至今已工作了60多個春秋,在傳統的技藝上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虛心請教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演出風格,特別是在冀南和晉東南一帶知名度頗高,受到各階層觀眾的一致好評,九十年代以後,一邊演出,一邊培養新人,為西調的傳承和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現存雖然已退休,還不斷參加演出,因戲劇目前普遍不景氣,但自己仍然努力地傳著教著。他主要擅演永年西調的鬚生,1959年在西調傳統戲《海瑞告狀》一劇中扮演海瑞,參加了河北省戲曲匯演並獲獎 ,1987年在新編歷史劇《鬧書院》一劇中扮演王爾力這一主要人物,他主演的《海瑞告狀》《鬧書院》《潘楊訟》《八郎刺蕭》《斬皇子》《蝴蝶杯》等劇目均被省電視台錄像錄音並播放;1990年邯鄲地區首屆青年戲曲演員、演奏員電視大賽中榮獲輔導獎;參加邯鄲市第三屆戲劇節榮獲表演一等獎。1994年參加地、市合併後邯鄲市首屆專業劇團調演,劇目《八郞刺蕭》獲團體演出一等獎,該劇主演張海臣、獲演員一等獎。2011年11月75歲高齡參加邯鄲市第八屆戲劇節,《潘楊訟》飾演寇準依舊寶刀不老。

永年西調由山西上黨梆子演變而來,張海臣為上黨梆子,西調兩個劇種的藝術交流,相互學習,借鑑。深厚兩地劇種友誼做出巨大貢獻。1963年,以張海臣為代表的永年西調劇團首次赴晉演出,人稱“回娘家”,西調劇團與晉城縣實驗劇團等同行同台演出,切磋技藝。著名作家趙樹理曾多次觀看演出,並同主要演員座談,幫助修改提高了《海瑞告狀》一劇,同全團演職員合影留念,並贈送了題詞:“從革命實踐中脫胎換骨,在傳統基礎上推陳出新”。1980年秋、1983年,該劇團再上山西演出,受到當地民眾的熱情歡迎。30年後應張海臣和戲迷邀請晉城市上黨梆子劇團團長張保平、晉城市戲劇家協會主席吳國華、晉城市上黨戲迷協會會長張付軍先後幾次來永年觀摩西調劇團,觀看演出並同台演出。張海臣仍寶刀不老。也應晉城市文廣新局、晉城市上黨梆子劇團得邀請張海臣等觀看了該劇團的新編歷史劇《長平悲歌》。2012年元宵夜,以張海臣老師為首的西調劇團應邀參加了晉城市首屆“紫薇獎”戲曲展演的助興演出,主演了西調《海瑞告狀》。

2006年6月永年西調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6月永年西調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著名西調錶演藝術家張海臣先生為該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代表劇目有《潘楊訟》《八郎刺蕭》《鬧書院》《海瑞告狀》《訪洪洞》《反西岐》《斬皇子》《文王訪賢》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