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川[遼寧寬甸縣戰士]

張海川,名興,字海川人。1931年10月舉旗抗日,同年12月,被駐北平的東北民遼寧寬甸縣眾抗日救國會委任為抗日義勇軍第19路軍司令。1932年6月,被遼寧民眾自衛軍總司令唐聚五委任為遼寧民眾自衛軍第9支隊司令。同年12月,在岫巖縣黃花甸子同日軍作戰中,不幸中彈犧牲,時年40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海川,1893年出生於遼寧省寬甸縣毛甸子鄉窪子溝村的一個富裕農民家裡。張家有土地百餘畝,“義泰興”商號一處,是遠近有名的富戶。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里,可謂豐衣足食,諸事如意了。但他生性與一般的富戶子弟不同,他為人耿直,性情倔強,平素好結交鄉里,十里八村之內頗有聲望。

革命經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國難當頭,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慘景,張海川深感痛惜、憤恨,嘗受了亡國的奇恥大辱,整日坐不安席,食不甘味,禁不住拍案而起。他奔走於鄉里山間,慷慨陳詞,向民眾講述日軍侵華罪行,動員和號召鄉里鄉親組織起來,共守家園。每講到激烈之時,頓足捶胸,聲淚俱下。一次,他到青椅山鄉和老友侯春一談起國難之事,感慨萬端地說:“我們一個堂堂的中華大國,竟被偌小的日本欺負到這等地步。國家危亡,黎民倒懸,改籍換種就在眼前,難道我們這些血氣方剛的炎黃子孫只能楚囚對泣嗎?論我家業,雖算不上大財主,但也有百畝薄田,一處買賣,生活可謂安閒富裕。但是,哪個有良心的中國人能坐視國破家亡?不把豺狼趕出去,我夜不能寐。任賊蹂躪,就只能引頸待斃!
張海川感到,與其坐談殺敵,不如組織民眾一道殺敵。要保家保國,就只有組織起民眾和侵略者拼個你死我活。
1931年10月末,張海川毅然捨棄家業,以自家的12名炮勇為基礎,請老友鮑興亞做參謀,拉起了一支隊伍。數日間回響者雲集,很快隊伍就發展到100多人。
1931年10月25日,寬甸縣長張子鵬在廣大民眾積極要求抗日救國的聲浪推動下,主持召開了有縣農會會長唐寶林、商務會長鄒紹南、公安局長時遠岫、公安大隊隊長李朋林、亞新醫院院長田錫忱,以及各界知名人士高維義、王冠五、高甲林、項維忠、蔡柏林、李澤東、孫書田陳煥文等16人參加的會議,商討組織抗日武裝,發表抗日宣言。但隨著時局的不斷變化,這些人多為個人的身家性命考慮,不敢起兵抗日,縣長張子鵬也逃之夭夭。這時,急於抗日的張海川等了一個多月也不見這些紙上談兵的“大人物”有什麼抗日舉動,便來到縣城探聽訊息。原來這些主張抗日的上層人士,對張海川的抗日要求無言以對。縣農會會長唐寶林
為其抗日誌堅所感動,親自給他寫了一封公函,推薦他去北平與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聯繫。
12月間,張海川懷揣薦書,肩負重任,頂風冒雪,經過長途跋涉到達了北平。張海川的義舉受到了北平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的支持與鼓勵,遂被委任為東北民眾抗日義勇軍第19路軍司令,並向他頒發了委任狀與印鑑.張海川北平之行擴大了視野,他看到了長城內外人聲鼎沸,抗日呼聲不絕於耳,黃顯聲在錦州指揮警察隊痛擊日軍,“老北風”在台安消滅漢奸凌印清及偽軍……這一切都使張海川更加堅定了抗日救國之志。
1932年2月,張海川為安定民心,激勵士兵鬥志,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加和支持抗日,先後數次發布布告。其中《義勇軍司令布告(第四號)》內稱:“照得時局變後,四海沸騰,風景未殊,舉目而旌旗易色,山河依舊,往來者衣履皆非,三千萬人民形將改籍,遼東半島難免陸治。”接著,敘述該軍的宗旨是,“本司令駐守是方,痛東北淪亡,憫蒼生之塗炭,丹心未泯,爰整義師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砥柱。……吾東北地大物博,民俗素稱強悍,能俯首帖耳供人之奴隸乎?如其不能,則宜兄招其弟,父勉其子,富者輸財,貧者入伍,共同奮鬥,共雪國恥,寧可戰而死,不做亡國之奴……本司令志在救國安民,挽回東北之領土,爰舉義旗以張撻伐,號召愛國同志,鳩集民有槍械,以資剿滅日本。故私有槍彈同胞及紳商急來投效援助,以便爭伐,而並同胞愛國志誠。”
布告最後申明:“本司令旗幟所指,藉槍而外無他所犯,倘有士兵不守紀律,或有土豪借端經搶者,一經查覺,定按軍法從事,決不寬貸。”後來,他部下有一班長強姦婦女,果被他槍斃正法。正此,軍心大肅,民心大振。張海川遂率這支由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抗日義勇軍,與日偽軍展開了殊死的鬥爭。
1932年3月,為了擴大抗日救國實力,張海川聯合了在青椅山、毛甸子一帶活動的孫廣侯帶領的山林隊,又收編了在寬甸西部活動的蔡文耀(外號蔡老鷂子)大刀會隊伍,還有在南土城子一帶活動的李鳳閣等抗日武裝,使隊伍迅速擴大到六七百人。隊伍擴大了,而解決槍枝彈藥武器裝備就成了增強戰鬥力的一大難題。為此,張海川決定攻打寬甸城,奪取偽警察槍枝武裝自己。他在戰前充分估計到,縣城裡駐有於芷山部下一、四兩個連省防軍和炮隊,如果他們起來抵抗,敵我力量相差懸殊,攻打縣城的作戰計畫就難以成功。因此,張海川派人給他們送去一封曉以抗日救國大義的信函,讓他們保持中立,不要相互抗爭。這樣,張海川便於1932年3月19日親自帶領這支抗日隊伍,於雞叫前從青椅山出發。七點多鐘,隊伍從城西南角破牆而入。大刀隊員們手執大刀,高聲吶喊著由正街從南向北湧進。駐守城內東關的省防軍炮隊聽到喊殺聲後,擔心武器被奪,急忙將兩門迫擊炮拉到城北娘娘溝
隱藏起來,兩連陸軍在驚慌中想起張海川給他們的信,於是匆忙帶著武器邊走邊喊:“我們是陸軍,和張司令有信約,誰也不打誰!”“我們出城給義軍倒地方!”就這樣,兩連陸軍撤出南門轉向東門。不料省防軍中一個胡連副竟率一部分舊軍由東門折回,沿正街向南對義勇軍發動進攻。這時,逃到娘娘溝的炮隊也開回縣城,把炮架支在東北城牆上,向城內連開數炮,街內三和堂等6家商號被擊中起火。此刻,義勇軍一部欲包圍駐城隍廟警察所的士兵,也遭到省防軍的抵抗,遂在街內發生巷戰。張海川見形勢危急,一馬當先,率義勇軍和部分大刀隊員冒彈雨衝進警察駐地,打退頑抗之敵,奪取長短槍31支,子彈2300粒。經過3小時激戰,打死偽軍1名,傷9名。義勇軍傷亡2名。最後義勇軍撤出縣城,向黃椅山退出。經過這次戰鬥,張海川深感部隊暴露的一些問題。孫廣侯部多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蔡文耀部軍紀鬆弛,偏在搶掠,貽誤了戰機。此狀使他深刻地認識到,貪兵亂軍幹不了大事。如照此下去,有損於義勇軍的聲望,更有負於民眾的希望。為此,他一面向部隊提出“三不準”:嚴令不準打罵民眾,搶劫民眾財產;不準調戲婦女;不準吃香喝辣。一面與那些部隊分道揚鑣,仍率隊獨立作戰。
1932年農曆五月,唐聚五部參謀處長張玉深派參謀滿連捷由桓仁赴安(東)、鳳(城)、寬(甸)一帶,聯絡各方抗日武裝共同抗日。滿連捷在楊木川的土城子找到了張海川,在鳳城找到了抗日武裝首領吳殿臣,向他們宣傳了統一力量,抗日救國的好處,得到他們的擁護。張海川表示要戮力同心,抗日到底,至死不變。吳殿臣亦表示,不做脫韁的野馬,齊心抗日。隨後滿連捷向通化總部作了匯報,唐聚五總司令頗為嘉許,當即委任張海川為遼寧民眾自衛軍第9支隊司令,吳殿臣為別動大隊長。7月初,經過滿連捷的工作,張、吳二部合為一支抗日隊伍。張海川任司令,吳殿臣任副司令。全隊約500餘人,經常活動在安、鳳、寬境內鐵路沿
線上。
1932年7月中旬,北平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派人轉送給遼寧民眾自衛軍總部一部軍用電台,唐聚五把接送電台的重要任務交給了張海川。這部電台是從煙臺用木帆船運到鴨綠江口,再用小舢板運到南土城子,掩藏在興隆山上。對此,敵人也有所聞,故到處布崗設卡,妄圖堵截電台北運。怎樣才能把電台安全地運往通化總部,張海川和滿連捷、吳殿臣經過反覆研究,決定由吳殿臣帶一部分隊伍,在南土城子周圍的山上埋伏,暗中保護電台;張海川則率領一部分人冒著風險,把敵人引誘到鳳城境內東湯、石城一帶,使敵人脫離興隆山。結果敵人果然中計,被拖得狼狽不堪,疲於奔命。8月初,自衛軍總部派一名綽號叫“王麻子”的人,趕了14頭驢馱子,喬裝到安東購買日本雜貨的商販,經過興隆山,晚間把電台裝好。張海川又選派部分武裝人員一直護送到寬甸縣東刊川嶺。這部由愛國華僑贈送的軍用電台終於被安全地運送到自衛軍總部,在抗日鬥爭中發揮了作用
1932年12月13日,日軍遼陽參事官成澤直亮帶領500餘名日偽軍,配合安、鳳地區日軍“討伐隊”總計3000餘人,以空軍作戰飛機為掩護,分路向我三角抗區進逼。遼南抗日義勇軍第二軍團總指揮李純華率領所部王全一、顧冠軍、尚海波、安輔軒等部,聯合鄧鐵梅、劉景文兩支抗日軍,在析木城、夾山窯、蘇子溝、關門山、蛤蟆嶺、黃花甸子、磨盤溝等處攔截入侵之敵。應東北抗日義勇軍第56路軍司令劉景文之邀,張海川率300多名大刀隊員參戰,進駐岫巖縣梯子山與抗日軍王全一部一道阻擊敵人,策應劉景文部殲滅入侵礦洞溝之敵。張海川率部進入梯子山後,便召開由各隊頭領參加的軍事會議,研究作戰方案,並查看地形。當地一位愛國人士李秉南老人獻計說:“日軍來犯,必經關門山。你們在山頂設伏,出其不意,兩面夾擊,必獲全勝。”關門山位於岫巖縣東北,是遼陽、本溪、鳳城三縣至岫巖的必經之路,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將莫開之勢。於是張海川採納了在關門山設伏殲敵作戰之計,並全面作了軍事部署。當晚,日軍一個中隊果然進入關門山抗日軍的伏擊圈,兩側山上的伏兵居高臨下,突然開火。然後大刀隊員勇敢地沖向敵群,霎時間槍炮聲、喊聲威震山谷,日軍陣營大亂,士兵東躲西藏,鬼哭狼嚎,最終丟下幾十具屍體,向迴路狼狽逃竄。此役,日軍死傷過半,義勇軍取得了勝利
1932年12月17日,張海川率領大刀隊北上進入黃花甸子,配合李純華部,埋伏在磨盤溝、沙崗、周家堡、大溝等地。當從遼陽來犯的日偽軍、偽警察,以偽縣長楊顯青所部在前,日軍主力殿後,進入黃花甸子時,早有準備的義勇軍乘敵人立足未穩,發起猛烈攻擊。偽縣長楊顯青驚恐萬狀,慌忙逃竄,日軍也逃向析木城,失蹤士兵5名。抗日義勇軍奪得輜重大車20多輛。當日晚,聞知日軍中隊長長崗寬率隊由槽子峪來尋找偽縣長楊顯青,義勇軍便設伏於街西側各要地。當日軍進入街內時,張海川率李海山部由街東里攻進;滿連捷和吳殿臣帶一部分人由街西攻進;鮑振亞和蔡盛文帶一部分人埋伏在街南山上準備打接應。夜11時,預伏的義勇軍一齊開火,張海川率大刀隊首先沖入敵陣,與日軍展開肉搏戰,戰鬥異常激烈,一直打到18日凌晨2時。日軍燒毀民房,借火光向義勇軍射擊,火力很強,義勇軍處於街中接近不了敵人,發揮不了大刀隊砍殺之勢,只好及時撤出戰鬥。其中有3名隊員未來得及撤出,避於福壽商號店內,砍死進店搜查日軍2名,後因無法撤退自刎殉國。這次夜襲,擊斃日軍長崗寬少佐,加滕伍長和6名日軍士兵,總計砍死砍傷日偽軍40餘人,大刀隊員亦傷亡40餘人。張海川在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訊息傳出後,全體抗日義勇軍戰士和當地民眾無不為烈士的悲壯感到哀痛.

評價

在國難當頭之際,張海川為收復失地挺身而出,毀家捨身,組織抗日武裝,與日偽軍戰鬥達1年之久,最後犧牲在戰場上,其愛國精神永遠值得後人懷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