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山東大學原校長]

張榮[山東大學原校長]

張榮,男,漢族,1964年2月出生,江蘇淮安人,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7月參加工作。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79年9月入南京大學物理學系學習,1986年7月留校任教,1995年3月晉升為教授,2000年當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曾任山東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張榮張榮
1979年畢業於新豐中學
1979年9月入南京大學物理學系學習;
1986年7月留校任教;
1995年3月晉升為教授;
1995年獲南京大學半導體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學位;
1995年10月至1998年7月及1999年6月至9月在美國馬里蘭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開展合作研究;
曾任江蘇省光電信息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南京大學微加工中心主任等職。
2002年02月任南京大學校長助理;
2004年06月任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助理;
2006年11月任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0年04月任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2013年10月任山東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2017年06月,當選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任免信息

201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候選人推薦工作已於2013年4月30日結束,5月20日公布了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經過院士推薦和歸口初選部門推薦,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審議,確認201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為391人。南京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49歲的張榮名列其中。
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山東大學半導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專業的張榮位列其中。
2017年7月19日上午,從山東大學獲悉,免去山大原校長張榮職務,另有任用。

專業特長

長期致力於光電信息功能半導體材料生長、半導體新材料、器件和物理研究,先後主持國家“973”計畫、“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十餘項國家和地方重大研究課題,在新型低維量子結構與器件方面,特別是在Ⅲ族氮化物異質結構與器件、矽基異質結構、納米結構與器件、寬禁帶半導體自旋電子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有重大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

張榮 張榮

先後在國內外正式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的論文142篇,被他人SCI論文引用260篇,主編國際學術論文集1部,參著學術著作二章。獲得/申請國家專利24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一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

個人榮譽

1991年被授予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標兵”稱號。

1992年獲國防科工委光華基金二等獎和江蘇省優秀中青年科技獎,並被授予“江蘇省青年科技標兵”稱號。

1993年首批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人才培養計畫。

1996年首批入選國家七部委“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培養計畫。

1997年首批進入江蘇省“333”跨世紀人才培養工程。

1999年榮獲“江蘇青年五四獎章”。

1999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特聘教授.

2000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霍英東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研究基金。

學術兼職

兼任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畫光電子材料及器件主題專家組成員,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項目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陳嘉庚科學獎推薦及同行評審專家,中國物理學會表面與界面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示範工程專家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超晶格與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吉林大學/中科院半導體所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中山大學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顯示材料與技術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介觀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納米科學技術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半導體學報》、《微納電子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編委,《中國物理快報》特約評審,南京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
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半導體學科專家評審組成員,第八屆國際電子材料會議(2002’IUMRS-ICEM)程式委員會委員兼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分會主席、第二屆中日氮化物半導體研討會程式委員會主席、第一屆亞太寬禁帶半導體會議副主席、2002年南京國際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研討會主席,第十三屆國際半導體與半絕緣體材料會議程式委員會委員,第七屆牛津—神戶材料論壇國際組織委員會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