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揮公墓為圓型,直徑20米,基座高2.6米,土球頂高5米。墓基採用料石砌築,內設8根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兩道圈樑,土球頂栽植了草坪。墓周圍修築寬為8米的環型路,路外圍採用毛石漿砌擋土牆,路面用青石板鋪設,並設花池,栽植樹木花卉。墓南20米為小廣場,面積400平方米,廣場南端有一寬8米、高12步青條石鋪成的石階。揮公碑在揮公墓地小廣場外,碑身高3米,寬0.76米,厚0.5米。碑向南20米安裝4步青條石台階,寬5.4米。碑周圍修築矩型環型路,寬12米,揮公碑陽刻“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碑陰刻濮陽縣人民政府撰寫的碑記。
揮公像在揮公碑向南90米處,像基座高5.15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花崗岩粘飾,並有四組線描圖案,分別是:“始制弓矢,射獵鳥獸,迎戰共工,顓頊賜姓。”人物造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記述了張公的功德。揮公像坐落在花崗岩基座上,像高3.3米,整體高度8.45米,採用實心紅花崗岩雕塑而成。張揮手持彎弓,身挎利箭,目視遠方,威武雄壯。
揮公墓、碑、像採用園林路連結。園林路全長112米,寬5.4米,路面用卵石粘鋪成各種不同的圖案。道路兩側栽植樹木花卉。
張揮簡介
張揮,名揮,又名翬,世稱揮公,青陽氏玄囂之子,黃帝之孫,是顓頊的叔伯兄弟。因其作弓矢有功於天下,顓頊帝賜揮"彤弓素矢"。(《左傳》)顓頊時代雖然已有了農業,但打獵仍為當時的重要生產方式。人們手握棍棒與猛獸拼搏,離獵物稍遠點兒,就只能靠擲石塊去砸,從早奔到晚,有時還得忍飢挨餓。在生活的逼迫下,他們終於發現手中的樹枝、竹竿可以壓彎,再用藤條一拴,即變成一個半月形物件,先是用它拋石塊,後來改為削尖的竹棍,這樣就形成了弓箭的雛形。這是舊石器時代末期一項最大的發明。有了弓箭這種生產工具,獵獲物較前增多,初步解決了氏族成員的溫飽問題。但直到黃帝時代,弓箭卻改進不大,還是一藤拉一棍,彎彎似半月,時稱"月亮弓",射不準,刺不深。
揮是顓頊部族中最優秀的年輕射手,力大無窮,聰明能幹,威望頗高,已能獨當一面。他任弓正官後與助手商量,把使用過的各式弓箭找來逐一進行比較,分析優劣及其原因。揮親自試射,發現握弓的稍彎向弦一方的弓,射得遠。他們就將弓壓得更彎一些,把原來弓體上的一弧變成了三弧,中間弧小,兩端弧大。揮還從屠坊找來獸筋代替藤條作弦,又從帝後的織坊要來蠶絲,把拴在弓體上的獸筋兩端綁得結結實實,使它晴雨都不再返松。經過反覆試製,揮做成了一種全新的弓,名叫"返曲弓"。它比"月亮弓"的射程一下子提高了幾十倍。他們還給箭頭裝上了石簇,殺傷力有了很大提高,為戰勝蚩尤立了大功。大戰之後,揮又派人跑遍山野大澤,選出了最適宜作弓箭的柘木、牛角、蠶絲、獸筋、樹膠、樹漆等材料,在箭尾裝上了羽毛,使箭飛得更快更穩,後來又將石簇改為銅簇,提高了命中率,增強了殺傷力,用於狩獵和爭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