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庫幫

張家口處於華北平原、蒙古高原、黃土高原等地理單元的交匯點,以張家口為基地、活動在這條國際商道上的商幫就被稱為“張庫幫”。

簡介

在河北商史上,能稱得上“幫”的有3個:一是“老呔幫”;二是“走東口”到外蒙經營的“張庫幫”;三是“冀中幫”。這三大幫構成了“冀商”的主體。在冀商開發東北、溝通外蒙、惠濟京津、物流天下的四大貢獻中,溝通外蒙最主要的是張庫幫。
張家口處於華北平原蒙古高原黃土高原等地理單元的交匯點,“具有陸地商埠之天然形勢”,從張家口大境門外延伸出去的“張庫大道”,更是一條曾經載金馱銀的國際商道。張庫大道是從張家口出發,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庫倫(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的一條貿易運銷路線,它曾被稱為“北方絲綢之路”或“草原茶葉之路”。正是通過張庫大道,我國內地的茶葉、絲綢、布匹以及細貨等源源不斷地運銷到蒙古草原甚至俄羅斯,而蒙古草原的馬匹、牛羊、皮革也隨之進入我國。張庫幫即得名於張庫大道,指以張家口為基地的活動在這條國際商道上的商幫。

歷史背景

張家口並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河北省區劃內。清時為口北三廳(多倫諾爾廳獨石口廳張家口廳)之一,民國二年(1913)屬直隸省察哈爾特別區口北道。民國十七年(1928)設察哈爾省,張家口為省會。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12月察哈爾省建制撤銷,察南、察北兩專區合併後稱張家口專區,劃歸河北省。1983年11月,張家口市改為河北省直轄市。1993年7月,張家口地、 市合併,稱張家口市。在現代史上,張家口曾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省會所在地。本文將張庫幫列為冀商三大幫之一,是從現行行政區劃和商幫所在地及活動、作用、影響諸方面考慮的,這與冀東老呔幫和河北腹地的冀中幫有所區別。
張庫幫是個統稱或泛稱,其中還可以細分,而且歷史上也分的很清楚,差異很大。這裡面有被人們稱為“老西子”的皇封御賜的八大皇商“山西幫”,有拿著國家俸祿的旗人組成的“京幫”,有聯手經營的束鹿、深州、饒陽、辛集、南宮等地人組成的“直隸幫”,還有小本經營的蔚縣、陽原、懷安、萬全、涿鹿的“本地幫”。張庫幫的經商活動被稱作“走東口”,此說源於晉商。晉商做生意分為走西口和走東口,西口就是殺虎口,而東口就是張家口,從這裡經張庫大道到蒙古高原和俄羅斯。還有一種說法叫“跑草地”,張庫大道所經之處,除了大戈壁就是茫茫草原。兩種說法稱謂在實踐中各有專指,資本厚、生意大、派頭足的豪商富賈,如八大皇商“山西幫”和旗人“京幫”,則稱走東口;相反的小買賣家,如大多數“直隸幫”和“本地幫”,就叫跑草地。故一個“走”字,一個“跑”字,取用得十分傳神。

商旅集團

張庫幫旅蒙商大致分為兩個集團:一是以八大皇商為首的“山西幫”和以八旗王公貴族組成的“京幫”。他們手中有雄厚的資本,其主要的銷售目的地是庫侖、恰克圖、烏里雅蘇台、科布多,甚至還包括莫斯科。這些巨商們一般以整批大宗貨物的批發交換為主,兼零散交易。另一集團是本地的買賣人和“直隸”幫。他們資本少,人數卻多,往往自備駱駝和老倌車,每次出發必是成幫結夥,進入銷售交易目的地後再分開。
據史料顯示,在張庫大道上經營的以張家口為基地的商戶,清初有80家,道光年間是260家,同治年間多達1027家。到了民國初年,僅大境門外的店鋪就達1500多家,上下兩堡專做旅蒙業買賣的多達700餘家。如今,雖然已很難算得清楚,這些做旅蒙生意的商戶中有多少是山西幫,多少是京幫,又有多少是直隸幫和本地幫,但可以想見的是,各地雲集於此的商人,為著一個共同的財富夢想,在這塊地方辛勤而誠懇地忙碌過。

商品種類

幾百年間,在漫漫的張庫大道上,來來往往的駝隊,運送的都是什麼貨物呢?旅蒙商業經營範圍極廣,“上至綢緞,下至蔥蒜,無所不營”。以自稱是“集二十二省之奇貨”的“大盛魁”購銷的商品種類為例:
運去的商品主要有:
磚茶:主要產地在湖南。大盛魁裝磚茶的箱子大小是固定的,有一箱裝36塊的,名三六茶,專銷張家口旅蒙商。有一箱裝24塊的,名二四菜,專銷歸化(今呼和浩特)、包頭等地,烏里雅蘇台、科市多等地蒙民最喜喝。另一種是每箱裝39塊的三九磚茶,大盛魁每年運往蒙古等地的三九磚茶約4000餘箱,每箱值銀十二三兩,總值達5萬銀兩左右。
生煙:主要產地在山西曲沃縣。生煙有一定的包裝,每囤 180包,每包10兩重。大盛魁每年運銷蒙古生煙1000餘囤,每囤生煙價值二十三四銀兩,總值近兩萬三四千銀兩。
綢緞:大盛魁每年運銷蒙古綢緞4000匹,洋布和斜紋布共6000匹。綢緞中以曲綢為大宗,曲綢以河南曲綢質最優,布匹中斜紋布約占五分之四,因斜紋布耐用,很受蒙民歡迎。
糖:大盛魁每年運銷蒙古糖1萬餘斤,以冰糖為主。紅糖產於廣東,白糖、冰糖產於福建。
鐵器:大盛魁每年運銷蒙古鐵器很多,鐵鍋來自晉東南和盂縣,鐵鍬來自榆次,鐵條來自長治。鐵鍋每口銀1兩8錢,鐵鍬每把銀五六錢。
蒙古靴子:大盛魁每年運銷蒙靴1萬多雙,都是香牛皮製做,品種有全雲(花紋)靴,每雙銀12兩;納悶靴,每雙銀 8兩;四忘靴,每雙銀3兩。
木碗:大盛魁每年運銷蒙古價值銀1萬餘兩的木碗,木碗產自山西五台山和嵐縣。蒙民喜歡木製餐具,因為便於攜帶,且喝熱奶、喝熱茶不燙嘴。
藥材:大盛魁銷售到蒙古的藥材有兩種:一種供喇嘛治病用,按照72味、48味、24味藥分別裝成藥包,用蒙、漢、藏3種文字註明藥名和效用。另一種藥是灌牲畜用的。
運回的物資主要有:
牲畜:大盛魁從蒙古販運到內地的牲畜主要是羊和馬,據說每年販運羊最少10萬隻,最多可達20萬隻,每年販運馬最少有5000匹,最多兩萬匹。象大盛魁這樣長期長途販運羊馬的商號,在中國歷史上是少有的。
凍羊肉:因張庫大道冬季沿路草少,趕運活羊往內地比較困難,便販運凍羊肉到北京等地。其運銷凍羊肉的辦法是將羊宰殺後,剝皮,去頭蹄五臟,僅剩兩張肉板,剔去骨頭,捲成肉卷,夜間把肉放在蓆子上,一夜凍好後,將肉放在“冰房”里。所謂“冰房”就是四周和頂子用木板搭起,房內的地上潑上冷水,放上冰塊。運銷時將肉從“冰房”取出包好,不讓透風,以保持肉的鮮美。然後用車輛、駱駝等運往銷售地。
皮毛:蒙古烏里雅蘇台所屬唐努烏梁海盛產獸皮,大盛魁用賒貨、放貸等辦法與獵戶進行交換,獸皮一般以貂皮為單位進行折算,如1張猞猁皮、水獺皮或豹皮等於3張貂皮;1張狐皮或狼皮等於1張貂皮的二分之一;1張灰鼠皮等於1張貂皮的四十分之一。大盛魁還結交清政府官吏,在官員每年挑選貢皮時,大盛魁也派人參與其事,並藉此獲得上等獸皮,因此大盛魁在經營獸皮方面頗有優勢,利潤也高。獸皮多運往大同加工,製成珍貴皮貨運銷內地。羊皮大部分走順德府(今邢台市)和交城縣,羊毛多銷往山西左雲、右玉、渾源等地,牛皮多運銷張家口。

相關記載

張庫大道這條商路的興盛,給張家口帶來了繁盛與喧囂。大境門外元寶山下的狹長溝谷中,形成了一條人興氣旺的金街,店鋪商號鱗次櫛比,交易市場人聲鼎沸。據記載,張庫大道全盛時,最高貿易額達1·5億兩白銀。張家口的繁榮,不僅僅體現在貿易數字上,還有許多具象的表征。當時大境門外一帶商業興盛,因此房價奇高,一處標準鋪面包括棧房的月租金要50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3000多元人民幣,真是寸土寸金。除了國內的商人到這裡發財,外商也將目光注視在了這塊“寶地”上。據記載,當時設在張家口的外國商行有英國的“德隆”、“仁記”、“商業”、“平和”,有德意志的“禮和”、“地亞士”,有美國的“茂盛”、“德泰”,有日本的“三井”、“三菱”,還有法、俄、荷蘭等的商行,總數達到了44家,這在當時可以和沿海大商埠天津、上海相媲美。
《蒙古人民共和國史志》載:張家口經商人數3·5萬多人,占總人口之一半。《張庫通商》載:(1918年前後)對蒙古貿易的商號增至1600多家,年貿易額達到1·5億兩白銀。而《察綏蒙民經濟剖析》則記載:“英法美日德意等國商人在張家口很活躍。張家口大小商行七千餘家,銀行共三十八家,年進口貿易三萬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