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光

張富光

張富光 男,1957年3月生,湖南省郴州人。湖南省崑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中共黨員。1971年考入湖南省崑劇團任演員至今。專攻崑劇文武小生,師承著名京昆表演藝術大師俞振飛、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周傳瑛等。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理事、湖南省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第八屆政協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張富光 張富光

張富光是目前湘昆屆的領銜者。他師承湘昆名小生匡昇平,並得浙昆名家周傳瑛、蘇崑名家沈傳芷的教授,還有幸得到汪世瑜、蔡正仁等當代藝術家的幫助和指點,使他的表演能融各家之長,獨具魅力。他巾生、武小生、翎子生、冠生、鞋皮生兼能,尤以小冠生、鞋皮生、武小生見長.經三十餘年舞台磨練,蜚聱海內外,被譽為湖南第一小生、中國崑劇界文武兼備的小生演員。

代表劇目

張富光 張富光

張富光扮相儒雅雋秀,表演沉穩大氣,代表劇目有《荊釵記》、《白兔記》、《追魚記》、《蘇仙嶺傳奇》、《一天太守》、《霧失樓台》等。其中《一天太守》在1987年還由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拍成崑劇藝術片《瘋秀才斷案》。

所獲獎項

張富光 張富光

所獲獎項:1982年獲湖南省第二屆戲劇季匯演“二等演出獎”(一等獎空缺);1984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青年演員;1991年獲湖南省首屆戲劇最高獎“芙蓉獎”;1995年獲第12屆全國戲劇梅花獎。

取得成績

張富光 張富光

主演的新編崑劇《一天太守》,1987年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戲劇部拍成崑劇藝術片,改名為《瘋秀才斷案》,主演的大型新編湘劇《唐太宗與魏徵》(與湖南省湘劇院合作)及崑劇折子戲《荊釵記·見娘》、《玉簪記·琴挑》1991年獲湖南省首屆戲劇“芙蓉獎”(湖南省戲劇最高獎),主演的《型釵記·見娘》1994年獲首屆全國崑劇青年演員 交流演出“蘭花最佳表演獎”榜首。主演的《白兔記·搶棍》、《彩樓記·拾柴》、《荊釵記·見娘》1995年獲第十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戲劇最高獎),主演的新編歷 史崑劇《霧失樓台》獲1996年全國崑劇新劇目匯演“優秀演出獎”(未設單項獎),主演的《白兔記·搶棍》等於1989年、1997年兩度隨中央文化部組建的中國崑劇藝術團赴香港、台灣演出。業績輯入《世界名人錄》、《中國專家大辭典》、《跨世紀中華文藝人才大典》、《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人物誌》、《中國當代青年名人辭典》。被譽為湖南第一小生,當今中國崑劇界不可多得的文武小生全材演員。

藝術人生

開始演出

張富光15歲就從事崑劇工作,他聰明好學,加上他身材好、模樣帥、嗓子亮,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劇團主角,在現代戲《風華正茂》中擔任主演。1975年,劇團分成兩個小分隊下鄉演出,當時劇團沒有音響設備,只有兩個號筒式高音喇叭,全憑演員的嗓子用力叫喊。

張富光 張富光

不久,張富光的嗓子啞了,而且很久沒有恢復,他有些灰心,甚至有改行的念頭。正巧,市歌舞團從湖南師大請來教聲樂的譚正楷老師來劇團教學。譚老師利用每天中午和晚上的時間指導張富光練習發聲,很快,張富光的嗓子恢復了正常,而且音色更美,音域更寬,這為張富光成為崑劇藝術家打下良好基礎。

1987年,劇團赴京參加演出,張富光在《連環記·小宴》中扮演呂布。坐在前排看戲的崑劇藝術大師俞振飛意外地發現了這顆新星。他對張富光精彩的表演讚不絕口。

旁邊看戲的中國劇協副主席劉厚生見俞老這么喜歡張富光,便建議俞老再收個徒弟,當時俞老已86歲高齡,眾多弟子都成了京昆名家,並且已說過不再收徒弟了。劉厚生對張富光也喜愛有加,演出結束後多次向俞老提起此事。俞老與夫人一商量,夫人也有此意,俞老便決定收下張富光。大師再收關門弟子,在梨園成為佳話。

日漸成熟

張富光 張富光

此時,張富光的表演已日漸成熟,1987年12月,劇團要晉京參加匯報演出,藉此機會,省、市決定為湘昆推薦一名演員爭取梅花獎。但推薦誰去奪獎,意見不一。被譽為全國崑劇第一腳的“神腿”雷子文,在《醉打山門》一劇中扮演魯智深。看過他表演的觀眾,無不為他單腿獨立十幾分鐘,演出十八羅漢眾生相而拍手叫絕。當時雷子文已44歲,而45歲後就無緣梅花獎評選了。而張富光在青年演員小生行中很有競爭力。時任副團長的雷子文經慎重考慮,決定放棄對自己來說是最後的一次評獎機會,極力推薦張富光去奪獎。

張富光的表演得到了專家的肯定,但由於多種原因,梅花獎與他擦肩而過。張富光沒有放棄,一轉眼7年過去了,1994年6月張富光赴北京參加全國首屆崑劇青年演員交流演出,列“蘭花最佳表演獎”之首,同時在京參加問鼎“梅花獎”的崑劇精英專場演出。

獲獎

首都觀眾評價他表演規範,功力不凡,塑造的人物各見神韻,個性鮮明,唱腔圓潤而悠揚,更有湘音突兀,獨現鄉土崑曲之風。著名表演藝術家汪世瑜說:“張富光是崑劇界20歲至50歲這個年齡段中承前啟後挑大樑的人才。”中國戲劇第十二屆梅花獎評選揭曉,張富光榮獲梅花獎。

無獨有偶,2001年,崑劇《荊釵記》參加在南寧舉辦的第七屆中國戲劇節。按中國戲劇梅花獎章程,凡進入中國戲劇節的劇目,主演可直接申報梅花獎或二度梅花獎。中國劇協的專家都建議張富光申報二度梅花獎,不要錯過機會。張富光接過老團長雷子文把榮譽讓給別人的“接力棒”,主動放棄爭取二度梅花獎的機會,極力推薦優秀青年演員、《荊釵記》女主角傅藝萍爭取梅花獎。傅藝萍不負眾望,榮獲第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劇團又新添梅一枝。湘昆兩屆領導的高風亮節,在戲劇界傳為佳話。

個人軼事

張富光 張富光

為了把崑劇藝術傳播下去,也為了給年輕演員更多的演出機會,張富光開始漸漸地遠離舞台,轉而將精力放在崑劇團的管理上。

實際上,從一名崑劇表演藝術家轉變為崑劇團的領導者,這樣的變化無論是工作內容還是形式,都需要張富光重新調整和適應。湖南省崑劇團是全國6個崑劇團中實力最弱、演員最少、經費最少的,作為這樣一個劇團的掌舵人,張富光令人刮目相看。近些年來,該團湧現出1名中國戲曲“梅花獎”演員,還獲得11個湖南省“芙蓉”獎,兩個“小梅花”金獎,兩個“小梅花”銀獎。 然而,這樣的成績來得並非一帆風順。為了提升演員的整體實力,補充新鮮血液,張富光提出,從全省各個藝校招收學生,在團里進行1年半的基礎訓練後,集體送往上海戲劇學院培養。 但是,這樣的提議一經提出,立即遭到了團里員工的強烈反對。

“因為這樣的做法,將直接影響團里教師的收入。過去學生都由團里來教,這樣每年都能從學生的學費里拿到八九萬元的收入,而這些收入能解決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現在這筆錢沒有了,團里還可能背上沉重的包袱。然而他們沒有想到,湘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要想達到過去那種高度,很難。那么就需要一批新人,高起點的打造,才能實現整體實力的提升。”張富光力主推行這一重振湘昆的重大舉措。 這樣的改革,阻力前所未有,甚至包括上級少數領導也不理解。張富光到處耐心做工作,力排阻力。為此,他沒少挨罵,甚至有人在路上遇到,向他吐口水。 如今,這批從上海戲劇學院學成畢業的學生,已成為骨幹,表演實力大大提高,赴外地演出,屢獲好評。湘昆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管理崑劇團的過程中,張富光遇到的考驗還遠遠不止這些。劇團要發展,更嚴重的瓶頸還在資金的缺乏。2000年4月,在張富光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在“郴州市湘崑劇團”改為“湖南崑劇團”的基礎上,省政府同意將“湖南崑劇團”更名為“湖南省崑劇團”,業務經費也從每年的30萬元增加到40萬,成為省市共管的單位。顯然,增加的這10萬元還遠遠不夠,為此張富光的大部分精力都要用在爭取專項經費,並把爭取經費戲稱為“討錢”。一次,他到省里一家部門找到相關負責人請求資金支持。在歷數湘昆的好之後,這位負責人發話了,“你說湘昆那么高雅,那么好,那么美,我們都沒聽過,你表演一下看看。”張富光一聽,有希望,連忙擺起架勢,唱了起來。“你一個堂堂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也是有身份的人。別人要你唱你就唱,你那么心繫事業,真讓人佩服。”負責人說完便給資金支持。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有時為了籌到錢,張富光還給人家耍過拳腿。

對自己的面子不在乎,但對崑劇藝術,張富光卻不允許有半點含糊。崑劇團經常有一些接待性的演出機會,這樣的演出是免費的,沒有收入,因此團里有些老同志建議,是不是演出的時候少開幾盞大燈,這樣可以節省一些電費。但張富光堅決不同意。“崑劇是一種經典藝術,它是集文學、音樂、表演、服裝、燈光、美術為一體的演出,而且都要做到極致。少了哪一個環節都不行。哪怕把錢花完了,我再去討都行,這樣的錢不能省。這也是培養我們演職人員的精品意識,演職人員如果沒有這種意識了,那就談不上藝術,也無從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