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塔村

張家塔村

張家塔村位於方山縣城西南20公里的峪口鎮,全村280戶,近1000口人,文物遺存有清代張家塔民居。村內擁有一所集中寄宿制國小,全校學生100人左右,老師16人,為附近村莊的集中教學點;本村村民多以務農為生,主要種植有玉米、大麻子、黑豆,部分村民以種植核桃樹、養殖為主導產業;醫療方面有村級衛生所一所,藥店兩家。

基本信息

簡介

張家塔民居位於方山縣城西南20公里的峪口鎮張家塔村,村莊坐北向南,全村280戶,近1000口人。

歷史由來

張家塔民居建於清代,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趙家塔趙山先生的四個兒子所建。這在臨縣、離石、方山一帶赫赫有名,他們弟兄四個,稱為四大門。大門家販銀洋、做生意、開粉鋪;二門家在臨縣縣城、圪洞鎮、三交鎮開鋪子,生意做至西安、綏德、延安、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三門家以行醫為業,名揚臨縣、離石等地;四門家以種地為生。

基礎建設

村莊建築很豪華,古廟、祠堂、城樓、宅樓、宅門的樑柱及窗門,還有民間用具,家什均有雕刻,廟、祠、墳的石碑,民宅的柱石、石槽等都有雕刻。“蓮花送子”等圖文比比皆是,隨處可見,從低處到高處共有六層窯洞,每層要後退一節,一家一戶都是四合院,廈檐擋日,但日照充足,夏涼冬暖,還有樓房,青磚窯洞一院接著一院,對稱性較強,每處四合院的窯洞台階,院內馬棚、柴房、石磨等的布局都成對稱圖形,屋上修建樓閣美觀大方,進入每一處宅院,更引人注目的是名人字匾,這些字匾別具一格,造詣非凡,有的五脊六獸,有的鳳凰展翅,有的二龍戲珠,有的倒垂蓮,均由磚木、四瓦(簡瓦、片瓦、滴水瓦、貓頭瓦)混合結構而成,也有兩廂牆面,圖文並茂,匾額上的題詞五花八門:“迎春第”“福海壽山”“行必履正”“屏山帶水”“酌史鋤徑”“進德修業”“耕讀傳家”等各有風騷,宅內炕圍壁畫,有人物畫,花鳥速寫,裝飾邊緣,詩詞文體,展現的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歷史文物

為了讓後人祭祀祖先,同治四年(1865)建了祠堂,正北有磚窯一孔,上蓋大樓三間,供奉趙氏先祖靈位,東西蓋小房各三間,一為看守者居住,二為子孫讀書之用,為了便於族人祀奉,在西門外建有關公廟、觀音廟、龍王廟,尤以龍王廟造型獨特,氣勢非凡,橋涵飛架,橋西鑲有“永貞橋”三字石匾,南北連線,正北有龍王正殿,內有龍王塑像,壁畫、大鐘、大鼓、石碑四通,與正殿相呼應,南有戲台,台下有水井一口,西有戲班居住的磚窯四眼,東有馬廄數間,西南有廊房兩間,三廟之間都備有便門相通。張家塔村歷來科甲蟬聯,家無白丁,民風純樸,清知縣曾贈予張家塔村“文明之村”牌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