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增熙

張增熙,吳興(今浙江湖州)南潯人。為富紳“四象”之一張頌賢的孫子,張寶善的長子,張靜江的長兄。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光緒十七年(1891)參加科舉考秀才,因突發目疾,未終場而退。以後即放棄舉業,轉輾求治無效,左眼幾至失明,乃出國訪求良醫,乘機/頃便考察歐美教育,接受了新思潮。光緒二十八年(1902)眼病康復回國,在南潯住宅的東首,為改造舊學,辦正蒙學社,建校舍於東柵“宜園”西鄰,聘雙林曹礪金為主任,協理校務,新塍彭周鼎為體育教師,朱家驊、張乃燕、葉楚滄等曾就讀該校。辦學五載,岡不符當時學制,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春停辦。張增熙為開創婦女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反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意識,仿上海蔡元培創辦的愛國女校,利用原正蒙學社校址,辦起了南潯歷史上第一所女學校——潯溪女校,聘石門徐自華為校長。時秋瑾從日本回國,經蔡元培、褚輔成的介紹,到潯溪女校任教。因校董金某鼓動部分家長,排擠秋瑾,故為時一學期即離校去上海,徐自華亦忿然辭去校長職務,不久潯溪女校也停辦。光緒末年,張增熙為振興絲綢工業,曾在洗粉兜張家住宅的後面,創辦了潯溪綢廠,但為時不久即停辦。張增熙為了聯絡和團結一些知識分子關心國事,在白鷳兜辦起了閱報社,光復後遷址到東大街,後為他人接辦。他又愛好金石書畫,精究鑑別,尤擅書法,識者認為清末民初,潯人中以張增熙的書法和金紹城的國畫為“雙傑”。民初,他和外舅祖劉錦藻受湖州士紳之託,與美國南監理會教士韓明德交涉,收回為建造湖州海島堂被侵占的土地。張增熙與劉錦藻對韓明德教士都有相當交情,談判順利,園滿解決,圈地50畝全部歸還地方。

此外張家在上海、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英國倫敦開辦通運公司,發展對外貿易,張增熙任總經理。他岡二弟張靜江的關係,與孫中山有交往,參加同盟會,支持孫中山民主革命。張增熙於民國11年(1922)在潯逝世,終年48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