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問安

張問安

張問安(1757-1815),宇悅祖,一字季門,號亥白,四川遂寧人 。張問安與其弟張問陶、張問彤,合稱“遂寧三張”。 據民國十三年刻本《遂寧張氏族譜》(以下簡稱《族譜》)載:遂寧張氏,系漢留侯張良後裔,世居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明洪武二年(1369)遷蜀,卜居四川遂寧縣黑柏溝(今遂寧市蓬溪縣任隆鎮黑柏溝村)。張問安系張氏入川始祖張萬第13世孫。

基本信息

生平概述

胡傳淮主編《張問陶家族詩歌選析》 胡傳淮主編《張問陶家族詩歌選析》

張問安(1757—1815),字悅祖,號亥白,清代詩人,祖籍四川省遂寧縣黑柏溝(今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金橋鄉黑柏溝兩河口),清初賢相張鵬翮玄孫、大詩人張問陶(船山)之兄。乾隆五十三年(1788)舉人,例授教職不就,遂遍游名山勝水。後家居奉母,以圖史自娛。曾主講華陽、溫江書院,多所成就。亥白與弟船山,皆一時之傑,以詩名世,號稱“二難”。清詩人王學浩評亥白詩云:“讀之但覺其語淡而味腴,節短而韻長,蓋將韋孟之外,另闢一徑,以與唐人爭席也”。著有《亥白詩草》8卷,存詩840餘首。胡傳淮選注的《張問安詩選》(2002年印行)、編著的《清詩人張問安年譜》、發表的《清代詩人張問安行年簡譜》(《川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編著的《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主編的《張問陶家族詩歌選析》等,對研讀張問安有重要作用。

個人作品

胡傳淮主編《張問安研究》 胡傳淮主編《張問安研究》

亥白一生著述甚富。《四川通志·經籍》(嘉慶本)卷百八十七著錄張問安撰有“《小琅環詩集》四卷”,並雲問安:“著作甚富,有《小琅環瑣記》及《小琅環外集》七種。”張問萊亦云:“亥白所為詩古文詞,篇帙繁多,剞劂不易。”亥白與妻子陳慧殊倡和,編有二人合集《畫閣聯吟集》和《花間倡和集》兩種。亥白在嘉慶十五年(1810),整理自己詩文稿,編成七種,撰有《小嫏嬛七種書成偶書絕句》詩:“自寫嫏嬛七種書。”亦即《四川通志》所云:“《小琅環瑣記》及《小琅環外集》七種。”以上這些書,均為手稿,未刊行,今大多散佚無存。

人物評價

張問安書法 張問安書法

張問安一生六次應鄉試,七次應會試,足跡半寰宇,到過嶺南、蘇杭、荊楚、齊魯、中州、三秦、燕趙等地,遍覽名山勝水,格律益進。晚年主講蜀中華陽、溫江書院,誘掖後進,多所成就。時人及後世對其評價頗高。清詩人、畫家王學浩《亥白詩草》敘云:“但覺其語淡而味腴,節短而韻長,蓋將於韋孟之外,另闢一徑,以與唐人爭席也。”傅亦舟(光緒年間遂寧知縣)序云:“亥白詩鈔古藻紛披,遺音孤戛,沉鬱頓挫,卓有本源”。其季弟張問萊云:“余伯兄亥白、仲兄船山皆以詩名於世。”清代學者李星根《張亥白先生傳》云:“遂寧相國以經濟顯名於仁皇帝之朝,迄先生五世矣,而獨昌其詩,兄弟競爽,旗鼓相當,雖天才雄放,文採風流,照應四國,若稍稍遜乃弟一籌。至於撫山范水,刻畫杜陵,唐突康樂,真力彌滿,萬象在旁,殆有過之,無不及焉”。《歸田老人詩話》云:“張問安,字亥白,船山兄也。詩魄沉摯,如《劍門關》詩,少陵以後無敢作者。”

亥白以詩名世,兼工書畫,蜀中尤足稱傑。船山《望崆峒山同亥白作》中讚揚亥白:“前身原是杜陵翁,怪底詩名一世雄。”說明張問安乃一世詩雄。著名詩人王芑孫《張亥白孝廉問安、船山檢討問陶》詩云:“自古奇才必生蜀,船山在今麟一角。阿兄句法學老杜,五言海內亦有數。”李星根《張亥白先生傳》云:“兄弟競爽,旗鼓相當。雖天才雄放,文採風流,照映四國,若稍稍遜乃弟一等。至於撫山范水,刻畫杜陵,唐突康樂,真力彌滿,萬象在旁,殆有過之,無不及焉。”范溶《論蜀詩絕句》謂亥白:“昌谷蘇門今不見,風懷澄淡更誰知?梧桐夜雨燈前讀,道是韋郎五字詩。”《皇清書史》云:“張船山前輩曰:‘吾兄亥白書逼真文清公手筆。’”《益州書面錄》載有其事跡。《四川通史》(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將亥白列為清代四川最著名的二十位書畫家之一,並加以介紹,讚揚張問安:“書法宗蘇東坡、黃庭堅,工整嚴謹。”

傳記資料

清代孫桐生《國朝全蜀詩鈔》、張應昌《清詩鐸》、徐世昌《晚晴簃詩匯》、錢仲聯《清詩紀事》、胡傳淮《蓬溪詩存》錄有其詩,《清史稿》卷四八四《文苑》二張問陶附傳、《清史列傳》卷七二《文苑傳》三張問陶附傳、《四川通志》嘉慶本、《益州書畫錄》、《巴蜀藝文五種》、《清詩鑑賞詞典》、《四川歷代文化名人辭典》、《巴蜀文化大典》、胡傳淮選注《張問安詩選》等有張問安傳記,錢仲聯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清代卷)收有張問安辭條。


詩詞選讀

定州道中

班馬蕭蕭下碧灣,一林楓柏染秋山。

數聲啼鳥不知處,人在清風明月間。

早發安居道中

殘月忽墮地,雞鳴聞榜歌。

近山村市小,夾岸竹林多。

煙斂日初上,江清水易波。

黃綢怯朝冷,支枕望岩阿。

初抵里門作

碧水丹山取次收,年年湖海嘆淹留。

客兒久共名康樂,下澤常慚說少游。

過眼三湘甲爭鳥,傷神萬里一歸舟。

輸人往事通巴焚,乘傳西來擁碧油。

折枝桃花

塵沙撲面疏游屐,三月紅桃始見花。

長憶小園深塢里,臨流一樹最夭斜。

送柴儉堂歸平陸

先生讀書處,門對中條山。

林火乍明滅,白雲時往還。

開窗映繁綠,隱几長嘯間。

到日方朱夏,琴尊好閉關。

魏 城 驛

照影寒流欲上潮,一林松檜雪初消。

曉風殘月丹沙岸,古驛斜臨金帶橋。

野 泊

迢迢岸鼓欲三更,皓月真開不夜蜮。

一字帆檣齊睡熟,獨推烏榜聽江聲。

涪江道上

疏林搖曛黃,天寒遠沙退。

曠野不逢人,昏鴉立牛背。

水鳧接天飛,迴翔下藪澤。

涪江似湘江,波流自然碧。

泊 重 慶

人家高出翠微間,石上層城匝地環。

一種市樓燈火夜,清輝寒到月中山。

巴 東

春岸無波落漲痕,竹籬隔水自成村。

秋風亭址迷荒礎,依舊寒江逼縣門。

潼 川 府

密竹團村色,晨炊啟稻香。

人來沙岸遠,山抱郡樓長。

洵美真吾土,回流宛一方。

明朝射洪路,好醉酒爐旁。

嘉定道中

天然圖畫枕江開,碧樹丹楓繡作堆。

才過嘉州棹歌起,一聲軟乃萬灘來。

黃州道中

蕭蕭風竹隔溪灣,白鷺臨流自往還。

一帶春林茅屋外,菜花黃處有青山。

宴 坐

淨幾明窗映碧紗,堆床書帙任橫斜。

坐來大有江鄉意,門外一枝紅蓼花。

哭船山仲弟(三首)

驚心三月姑蘇耗,到眼京華一紙書。

天縱忌才胡至此?人真無命待何如。

一官久已浮雲似,十年難忘判袂初。

怪底近來訊息斷,可知魂早返鄉間。

翰苑群欽彩筆揮,東萊出守未全非。

忽傳解綬回應早,何意投人事轉違。

諸女多年遲許嫁,一家無計遂言歸。

掛帆徑擬來迎汝,老母晨昏卻倚誰?

雁行中斷黯傷神,輾轉思量現在身。

小弟官仍棲浙水,大家兒況是清貧。

詩名自足傳千載,佳節真看少一人。

此後艱難多少事,書堂無語獨沾巾。

研究現狀

《張問安詩選》

胡傳淮選注《張問安詩選》 胡傳淮選注《張問安詩選》

《張問安詩選》,胡傳淮選注,2002年出版面世。張問安,祖籍四川省遂寧縣黑柏溝(今蓬溪縣金橋鄉翰林村),清代蜀中著名詩人,與弟張問陶(號船山)並稱“二雄”。其詩體裁多樣,內容廣泛,風格沉鬱,但目前學術界對他缺乏研究。為了發掘宣傳地方歷史文化名人、推進巴蜀文化研究向縱深發展,清詩研究專家胡傳淮先生編選了《張問安詩選》。全書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詩選,從張問安詩歌中選擇200首進行注釋,選詩精要,注釋簡明扼要;第二部分為附錄,選注者從有關總集、別集、筆記、方誌、族譜中,發掘出了大量難以見到的張問安的資料,並彙編成集。所收資料言必有據,考辨紮實可信,為研究張問安提供了珍貴的史料。該書是迄今為止國內外第一部張問安詩歌選注本,填補了張詩研究的一大空白。

《張問安研究》

胡傳淮主編《張問安研究》 胡傳淮主編《張問安研究》

《張問安研究》,胡傳淮主編,20萬字,現代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張問安(1757—1815),號亥白,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乾隆舉人,祖籍四川省蓬溪縣任隆鎮黑柏溝(清屬遂寧縣),清初賢相張鵬翮玄孫、大詩人張問陶(號船山)兄。以詩名世,與船山並稱“二雄”,撰有《亥白詩草》。船山贊亥白“前身原是杜陵翁,怪底詩名一世雄”;清代學者李星根《張亥白先生傳》云:“兄弟競爽,旗鼓相當,雖天才雄放,文採風流,照應四國,若稍稍遜乃弟一籌。至於撫山范水,刻畫杜陵,唐突康樂,真力彌滿,萬象在旁,殆有過之,無不及焉。”其妻陳慧殊(1755—1783),清代女詩人,撰有《香遠齋稿》。

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張問安詩選,按照去粗取精的原則,從張問安現存詩歌中精選出200餘首進行簡注。所選詩作,有抒情、敘事、寫景、詠物、詠史等作,尤以描寫蜀道、三峽、嶺南等地的山水詩為主。在體裁上,古體、近體兼備,風格多樣。對詩中本事、地理、歷史、典故、生僻詞語,均加以註解,便於閱讀。第二部分為張問安年譜,介紹了張問安的世系、生平,按年編譜。第三部分為張問安資料,從有關正史、方誌、族譜、別集、詩話等書籍中,輯錄出不少鮮為人知的資料,是較為全面、完善的張問安資料彙編。第四部分為陳慧殊詩選,從陳慧殊現存詩歌中精選出60餘首,作了注釋。本書出版,填補了張問安、陳慧殊研究之空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