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斗(1912~)
正文

張光斗為中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和高等工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了許多工作。1939年他在四川負責設計了桃花溪、龍溪河下清淵硐、仙艾硐、鯨魚口等水電站,這是中國建成較早的水電站。1946年開始,他負責設計龍溪河上清淵硐、古田溪等水電站,推進新安江、柘溪、滃江等中型水電站的勘測工作,還參加了首次中國水力資源蘊藏量的估算工作。1949年後,他負責設計了黃河人民勝利渠進水閘,這是中國在黃河下游建的第一個開堤取水工程。後來又負責設計密雲水庫。三十幾年來,他還先後參與官廳、三門峽、荊江分洪閘、新安江、大夥房、丹江口、 五強溪、 葛洲壩、二灘等二十幾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審查工作。相繼被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黃河水利委員會、西北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成都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等設計單位聘為工程顧問。1981年墨西哥工程科學院授予他國外院士的榮譽稱號。同年,美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授予他1981年度該校的哈茲國際獎。在科學研究方面,他是水工結構模型試驗、高速水流、泥沙運動研究的倡導人之一。他參與領導的“地質力學模型試驗技術及其在壩工建設中的套用”研究,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自1956年起,他多次參加編寫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對中國水利水電科學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他長期從事水工專業教學工作,為中國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
張光斗曾在國際、國內發表過十幾篇論文。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混凝土重力壩的滲透壓力》(1956)、《泉水拱壩的振動測量與分析》(198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