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籌因母親早逝,幼年失撫,寄養在姑丈家裡,為表兄弟們“幫讀”,但稍長,不肯寄人籬下,便回家務農,不久入海軍陸戰隊預備幹部班學習。民國15年(1926年),在烏龍江參加截擊軍閥張毅的戰鬥,幸得生還。民國27年入福州民教師資訓練班培訓,經同學趙彥申介紹,與吳碧雲結婚,並定居其家(今福州郊區新店鎮戰坂村)。婚後,張元籌改入“福建省公務人員訓練所”學習,卒業後派連江丹陽工區任區員,因封倉不糶地主的糧食,受到指控,不得不辭職回福州。元籌回福州組織“井北革命青年讀書會”。民國29年,經王助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化名“張瘦梅”,隨鄉人鄭宜愷赴武平縣任“助理秘書”,翌年轉閩清縣任圖書館長,並組織“芹山詩社”、“讀報組”和“業餘劇團”等,因賦詩:“閒曹即是同秋扇,高位何堪盡酒囊”句,得罪縣警察局,又不得不辭職返里。民國36年7月,中共戰坂支部成立,張元籌任書記。後與後嶼柳家村支部合併成立總支,張任總支書記。9月“地方行政幹部訓練團”通知其復職,任連江訓練團副主任。民國37年3月,戰坂支部書記黃國乾被捕,元籌不能久留,潛回福州,5月,化裝成省保全司令部參謀長,同林白、劉光耀等人奪取“濟興”輪槍枝。10月被派遣赴小北嶺地區為工委書記,先後建立桂湖、堡嵐等3個黨支部,同時開闢羅源新區。元籌在東漧村,以“救荒備耕”為名,發動民眾向地主借糧,受到地主的抵抗,於是率領游擊隊“截糧繳槍”,先後獲槍130多支,糧食幾百擔。“小北工委”游擊隊發展到800人槍,威振福州北鄉。民國38年4月,張元籌改任羅源工委書記。羅源戈口農民紛紛要求“破倉分糧”度荒。元籌認為“民心可用”,迅即率小北嶺游擊隊,自為政委,趕到戈口消滅國民黨護倉部隊,破倉分糧。國民黨十縣剿共總指揮陳維欽惱羞成怒,調兵遣將圍剿戈口。張元籌為“反圍剿”總指揮,布置疑兵計,粉碎陳維欽的圍剿。6月,元籌帶領小北嶺游擊隊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一軍會師,參加解放連江的戰鬥。福州解放後,小北嶺游擊隊改編為華東軍區第四軍分區獨立第一團,元籌任團政治處民運股長,參加閩侯、閩清等縣剿匪、反霸鬥爭。不久受“城工部”案影響,被下放羅源縣文化館工作,並接受審查。但他仍積極工作,編寫《文天祥》、《李岩》、《大破天門陣》等劇本演出,受到民眾歡迎。
1956年,“城工部”案平反後,張元籌先後受命為羅源縣閩劇團團長、羅源縣稅務局副局長、文教局副局長。1976年離休。後受聘為福州郊區政協委員,積極撰寫《林白奪槍》及其他文史資料。1989年9月病逝,年80歲,骨灰安放“文林山革命公墓”。
相關詞條
-
張贊元
張贊元(1883-1939)字翊初、翌初,甘肅寧夏府靈州(今寧夏靈武)人,生長在古都長安,以陝西長安為籍。清頭品頂戴,陝西、湖南、山西等省巡撫張煦幼子。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
前籌
前籌,漢語辭彙。 拼音:qián chóu 釋義:即前箸,座前的筷子。喻指為人謀劃。 劉邦正在吃飯,於是張良就借了劉邦的筷子在飯桌上畫了一番,具體分析了...
詞目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 典源 -
伏連籌
伏連籌(?-540年),複姓慕容,名伏連籌,一作休留茂 ,鮮卑族,度易侯之子,吐谷渾政權君主,490年-540年在位。太和十四年(490年),度易侯去世...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史籍記載 家族成員 -
籌畫
謀劃。《漢書·王莽傳上》:“受羣賢之籌畫,而上以聞,不能得什伍。”
詞語信息 詳細解釋 -
張朝元
張朝元,男,現任高級培訓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培訓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總裁研修班客座教授。致力於中小企業改制、併購重組、資本運營等理論研究和...
人物簡介 主要著作 -
籌海圖編
《籌海圖編》共13卷,系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胡宗憲總督浙江軍務時,為防禦倭寇,聘請鄭若曾等人收集海防有關資料編輯而成的一部沿海軍事圖籍,初刻於1...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歷史意義 四庫提要記載 -
海鹽張元濟圖書館
張元濟圖書館坐落在浙江省海鹽縣武原鎮,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體現江南園林特色的仿古建築。 在縣委、縣府和主管部門的關懷、支持和館內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張元...
-
王占元
王占元,原名德賢,字子春。山東省館陶縣(今屬河北省邯鄲市)南館陶鎮人。1861年2月20日(清鹹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生於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十八歲時,因...
投身淮軍 小站發跡 榮任師長 鎮壓革命 督軍湖北 -
亞元
在2001年的上海APEC會議期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歐元之父”的羅伯特·蒙代爾(Roberta Mundell)發表了自己對未來世界貨幣格局...
概述 前景 歷程 利弊 面臨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