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松[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

張傳松[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傳松是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

簡介

張傳松,男,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

研究經歷

1991-1995,曲阜師範大學大學化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1995-1998,曲阜師範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2003-2008,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1998-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

研究領域

營養鹽對赤潮的驅動機制

營養鹽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代表性成果

1)張傳松,王修林,石曉勇等. 東海赤潮高發區COD、石油烴分布特徵及其與赤潮發生關係的初步研究,套用生態學報,2003,14(7):1093~1096.

2)胡佶,張傳松,王修林等. 東海春季赤潮前後沉積物-海水界面營養鹽交換速率的研究.環境科學,2007,28(7):1442~1448.

3)張傳松,王修林,朱德弟等.營養鹽在東海春季大規模赤潮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7,37(6):1002~1006.

4)張傳松,王修林,石曉勇等. 東海赤潮高發區營養鹽時空分布特徵及其與赤潮的關係. 環境科學,2007,28(11):2416~2424.

5)張傳松,王江濤,朱德弟等. 2005年東海春夏季赤潮過程中營養鹽作用初探. 海洋學報,2008,30(2):153~159

6)張傳松,張婷,米鐵柱,祝陳堅,石曉勇.2006年夏季北黃海海域氮的形態和分布.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9(Sup.):189~193.

7)溫婷婷,張傳松,王麗莎,石曉勇.春、秋季北黃海生源要素的平面分布特徵.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9(4):789~798.

8)方倩,張傳松,王修林. 東海赤潮高發區COD的平面分布特徵及其影響因素.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0, 40(S):173~177.

9)張婷,張傳松,石曉勇,吳家林,張姍姍. 2008年滸苔消亡末期35N斷面顆粒有機物垂直分布情況. 海洋環境科學, 2010,29(6):804~814.

10)張婷,石曉勇,張傳松,田小亭. 2008年滸苔消亡末期有機碳分布情況的初步研究. 海洋環境科學,2011,30(3):324~32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