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張之洞舊宅位於西城區白米斜街路北。大門在白米斜街,門外有照壁、上馬石、八字門牆。後臨什剎海前海。臨海平列3幢小樓,中樓前花廳2間,四面帶廊,中樓7間,是一座高台建築,台為城磚所砌。東樓面闊5間,2層。西樓面闊6間,2層。
地址:西城區白米斜街路北
郵編:100009
目錄:旅遊運輸>景點
區域:北京>西城區>地安門/什剎海/鼓樓
標籤:西城區白米斜街地安門鼓樓什剎海張之洞
張之洞
(1837—1909),字孝達,一字香濤,晚號抱冰,直隸(今河北省)南皮人。清末洋務派首領。曾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督辦粵漢鐵路。宣揚“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派理論。著有《張文襄公全集》。
宅院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後,張之洞住宅變成了石油部宿舍,白米斜街11號院昔日是張府的住宅,7號院是張府的花園,兩院內部相通,幾乎占據半條胡同。那時的11號院,門樓下是朱漆大門,兩側是磨磚對縫的‘八字牆’,對面有一座青磚照壁,門前石板鋪地,頗有大臣府第的富貴氣勢。如今已被民居擁擠得面目全非,但院內還有朱漆、二門、青磚月洞門、廳堂、古樹等遺存,還有一道後門直通什剎海岸邊。”“文革”中,此園假山被推平,涼亭被推倒,花木被剷除。據張之洞的侄孫張達驤回憶:張之洞每天下午2時入睡,夜晚10時起來辦公。吃飯時有椅不坐,喜歡蹲在椅上吃飯。愛養貓,室內多達數十隻,貓在書本上便溺,他也不惱。
張之洞於宣統元年(1909年)在此府中去世,終年73歲。因為張的後人“不恆居此”,房屋逐漸破敗。
概貌
房檐據說白米斜街7號院當年是張府花園,與11號院相通,幾乎占據半條胡同。但今天已看不出痕跡。11號院裡還依稀保留了三進院落,但住著上百戶人家,都是後蓋的紅磚水泥房子。那扇傳說中可直通後海的門遍尋不見。
宅院外沒有牌匾說明,住在斜街上的人們並不清楚這裡曾經住過誰,對高大的宅門大概也熟視無睹了。門口附近坐著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大媽,頭髮銀白,她說在這裡住了幾十年了,並不知道這裡住過清朝的大官,更不知道張之洞是誰。旁邊有兩棵大槐樹,用鐵欄桿圍著,有兩人合抱那么粗,枝繁葉茂,高達數丈。宅院中像這樣的參天大樹還有好幾棵。遙想當年張之洞坐著官轎去謁見太后和皇上的時候,這些大樹也許還不盈一握。
白米斜街的得名是否出自白米寺今已不可考,而張之洞故居因至今仍屬“未被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其門牌究竟幾何亦不可貿然確定。如今,這座在侯仁之的老北京地圖上顯示為乾隆年間便已存在的老宅雖也被許多民宅占據,但保存仍算完整。
史話
張之洞舊居已淪落為民宅1909年6月後,張之洞患病,服藥無效,病勢日重。10月4日,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攝政王載灃來此看望這位老臣。已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張之洞懷著一片忠心,勸載灃正視清朝危局,革除積弊以求振作。然而,在這位已處於彌留之際的老臣面前,載灃只是說了幾句象徵性的安慰話,張之洞悲涼地嘆息:“國運盡矣!”白米斜街11號院落里的這一聲悲嘆,大概是張之洞對其效忠了半世的朝廷的最後感懷。
果如張之洞所料,他死後僅兩年,大清就走到了盡頭。而這座院落也在張之洞病逝後經歷了歷史性的變化。上個世紀30年代,張家後人將此宅賣給了哲學大師馮友蘭。新中國成立後,這裡則一直作為機關宿舍使用,於是張宅原貌便在轟轟烈烈的人民運動中不復存在,花園、遊廊無一不被民宅取代。但正因為是機關宿舍,所以儘管淪落成了大雜院,命運還是比較好的,這裡的居住密度不算太大,而且房屋整齊、道路乾淨,因此並不覺得逼仄。
現狀
現在一層已被堵死,二層才是起居室,紅色柱子和屋裡雕花的紅木門都是張之洞留下的。 臥室里還有一扇門,推開來,裡面是一個狹長的儲藏室,原是走廊,還能看到嵌在牆壁中的紅色柱子,踮起腳透過高高的窗戶能看到什剎海。繡樓被一道水泥牆橫斷開,以此保有住戶間的私密性。隔壁的兩個院子也屬張之洞故居範圍,只是情況差許多,早已從左右兩邊殘破的屋檐上明顯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建設布局
張之洞舊居坐落的院子張之洞舊居,位於西城區白米斜街路北。後臨什剎海之前海,臨海平列3幢小樓,中樓前花廳2間,四面帶廊,中樓7間,是一座高台建築,台為城磚所砌。東樓面闊5間,2層。西樓面闊6間,2層。因張之洞官位直居軍機大臣,其住宅是典型的深宅大院,現在門口的照壁、上下馬石、八字門牆,仍依稀可見當年威儀。其故居現為國務院管理處宿舍。7號院繡樓上的窗積滿了灰塵和油膩,透過缺了玻璃的窗欞,能看見後面的什剎海。
既是“斜街”,道路自然蜿蜒。因為並未被列入任何文物保護單位之列,因此11號不擁有任何可以表明身份的標識,張之洞舊宅和其他院落一樣,門前堆著一堆垃圾,包裹著垃圾的各色塑膠袋堆成小丘。只有有備而來的人才認得出它。但還是能看出這座院落的與眾不同,正對著大門的是一扇照壁(門外影壁,也叫照壁),一般而言,規模較大的四合院才會在門前有照壁。經照壁這么一隔,似乎道路的這一段也歸入了院落的範圍,頗有氣勢。
從規格上來看,它仍是屋宇式大門(有門屋,門占房屋一間)。因此,不管是從主人的身份上還是宅門的形式上來說,它都算得上是深宅大院。張之洞在此故去,馮友蘭也曾入住。院落里正對著大門的影壁已被後來搭建起來的房子遮住了,但依稀仍能看出痕跡。當年,一代名臣張之洞就從此出入自家宅院。轉過11號院裡正對著大門的影壁,月亮門邊的牆壁上還遺留著“文革”時期的標語。老房子裡的生活平靜如水,住戶們每天上下的樓梯早已被踩踏得失去了稜角。11號院裡一間後來搭建的小屋,上方是半截遺存下來的影壁。
舊居外圍
張之洞舊居外圍7號院門前也有一堆小山似的垃圾,和11號院不同,這個門是牆垣式的(無門屋,在牆上開門),照理應是故居側門。7號院遠不如11號院整齊有序,房屋密度高出其一倍不止,面積和過道的寬度則不到其一半。是一座有著同樣格局的繡樓。
比起11號院裡的繡樓,這一座簡直像廢棄了的破屋。看上去並沒有多少人住在這裡,玻璃上積了厚厚的油漬和灰塵,還破了好幾塊。透過那扇沒有玻璃的窗欞,什剎海變得更清晰,連喧鬧聲都能聽得到。從7號院的後門出來再向西,再進一個門,就看到11號院裡那座繡樓西邊的另一座繡樓了。穿過7號院,從白米斜街走到前海南沿,這破舊的繡樓背後竟是一個裝飾雅致的咖啡廳。紅燈籠掛在門口,透過玻璃可以看到屋裡的中式沙發墊。多少有點“潔癖”的小資情調背靠著的竟是歷史的塵埃和殘破,還有煙塵和油膩。沿前海南沿一直西行,行至路口也沒再發現任何一扇開著的門。開著的門就進(也只有兩扇),有些迷宮的味道。
繡樓的結構是下面一層為五個門洞,各個門洞是相通的;上面是七間房,中間五間和下面的五個門洞是相對的,兩邊的兩間房門下面是承重牆。後來下面一層都被堵死了,中間一個門也被鎖上了。西邊也屬於張之洞舊居的一部分,歸房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