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傑墓

張世傑墓

宋朝珠海張世傑墓位於斗門縣黃楊山東麓。灰砂墓,東北向,面積203平方米。墓呈交椅形,有金井、三重擋土回嶺、兩邊擺手和三級拜台。金井圓徑3.8米,井壁塗朱紅色,雕卷草紋。墓碑為端州石,高1.33米、寬0.61米,鐫刻正楷空心字碑文:“宋太傅樞密副使越國張公諱世傑之墓”,四邊用紅砂岩鑲嵌,碑首雕“二龍爭珠”圖案。墓前刻一對楷書對聯“雲山空望侍郎宅,海水猶朝永福陵”。

基本信息

“宋亡三傑”之中的張世傑屍骸埋葬何處?
在珠海市斗門赤坎村黃楊山東麓的“也”字形山坡的松林處,有一座宋朝著名抗元愛國將領張世傑的墳墓。該墓是清乾隆十三年(1748)由香山知縣張汝霖捐資修復,並撰碑立石墓側,以示紀念。
過去,關於張世傑屍骸埋葬何處,各種史料記述不一,眾說紛紜。《崖山志》記載,“張(世傑)之墓在香山潮居里(即今斗門縣)。”《香山縣誌》也載,“太傅葬於陽江赤坎或斗門赤坎。”而明朝香山名士黃經卻寫有“陽江不見潮居里,此地真存太傅墳”的詩句,說陽江縣的赤坎村沒有潮居里。據考察古稱斗門赤坎村一帶半漁農,村為潮居里,故有雲張世傑墓葬於陽江潮居里赤坎村,實屬誤傳。為了查證這一史實,《斗門縣誌》編寫組人員,於1987年10月14日清晨,登上黃楊山考察意外發現了張世傑的墳墓。張太傅墓臥山面海,墓地面積676平方米,四周荊棘叢生,芳草萋萋,山上“松濤猶似擁千軍”。墓冢用石灰、青磚、沙灰砌成,墓沿用沙灰塑成龍騰鳳舞的圖案,儼如將軍盔帽。墓正中立著一塊1.96米高的青石墓碑,鐫刻“宋太傅樞密副使越國張公諱世傑之墓”,墓前設一塊無字的長方石墓桌,左右相對豎立兩條2.7米高的石柱,上刻一聯云:“雲山空望侍郎宅,海水猶朝永福陵”。當年香山縣令張汝霖修復張世傑墓時,曾籌集銀兩置田39畝作為張世傑墓嘗田,交由里人張沛昌等人管理,每年將田租收入辦理春秋兩次祭拜。
據史籍記載,張世傑乃宋代范陽(今河南涿縣)人,因抗元有功,升都統制。臨安失守後,他與文天祥等立趙昰(端宗)為帝。張世傑任樞密副使,在江西、福建等地聯合少數民族,堅持抗元。宋祥興元年,被加封為太傅趙國公。越二年四月,宋端客死大嶼山,衛王帝昺繼位,六月遷至崖山(今新會縣)。張世傑、陸秀夫奉帝昺駐崖山的訊息,被元將張弘范(其父張柔為金國人,後降了蒙古)得知,率水軍南下追擊,張世傑、陸秀夫等愛國將領為挽救民族危亡,英勇揮軍作戰。他們集結站船千餘艘,互相連線,構築水寨,保主抗敵。由於戰略上的錯誤,至被元軍占領全部海口,宋軍“樵汲道絕,兵茹乾糧十餘日”,但軍民奮力抵抗,元軍久攻不下,張弘范帶被俘的文天祥來崖門,令其勸降,文天祥正氣凜然,堅決拒絕,寫下了《過零丁洋》詩作回答,表明自己寧死不屈的態度。
1279年二月初六清晨,張弘范率元軍猛然進擊,南北夾攻,在崖門水面上展開一場血戰,最後宋軍兵盡矢窮,大勢已去。丞相陸秀夫“度不得出走,乃先驅其妻子入海”,然後背著年僅9歲的帝昺及國璽投海殉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崖門失璽”,南宋遂亡。張世傑則率餘部(戰船十餘艘)突圍往西,準備重整旗鼓再戰,突圍中因遇暴風,墜海死於海陵港(屬陽江縣)。
張世傑溺死後的翌晨,屍體漂流到黃楊山水湄(今斗門縣)附近。傳說浮屍覆滿小鳥,天上行雷閃電,故有“天護忠魂,逆水流屍”的故事。後來,有宋軍避難山中,見而葬之。據《香山縣誌》載:“諸軍棺斂焚屍島上,傑(張世傑)膽大如斗,更焚不化,諸軍號慟。”正是:“黃楊山下將軍冢,夜夜悲風起石麟。”
世傑忠魂系黃楊
古墓巋然赤坎村,千秋張馬竟訛言
山川自獲忠臣骨,風雨時還壯士魂。
膽似子龍焚不化,元歸先軫色猶溫。
傳聞金甲雲中事,碑石今猶念淚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