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古爾達生於維也納,其父親是一位老師。古爾達從七歲開始學琴,師從 費利克斯·帕佐夫斯基(Felix Pazofsky),嗣後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分別在 布魯諾·賽德爾霍費爾(Bruno Seidlhofer) 與 約瑟夫·馬克思(Joseph Marx) 門下學習鋼琴以及音樂作曲理論。十六歲那年,他在日內瓦贏得他的第一項國際鋼琴競賽,鏇即展開世界性的鋼琴演奏會之旅。二十歲的古爾達即能夠在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彈奏全本的貝多芬奏鳴曲,因此被稱為傑出的貝多芬鋼琴演奏家。
自1950 年代之後,古爾達開始接觸爵士樂,並逐漸產生濃厚的興趣。1956 年,他在美國新港爵士音樂節演出,隨後又到美國爵士之都巴德蘭特演奏。他不但寫了很多的爵士樂曲,1968年在奧地利協助創立歐洲爵士交響樂團與即興音樂學校(Improvisationsschule),後來也開始在自己的演奏會中融合了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的曲目。然而這些在 1970 年代的混合音樂會並未受到高評價。1982 年他與爵士鋼琴家 ·Chick Corea 開始合作,兩人推出了一張混合爵士與古典樂風格,漫長的即興演奏曲專輯 “The Meeting”。此外,他也實驗過用改裝的大鍵琴演奏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曲目。然而,這些表演,以及他特立獨行的個性,並沒有讓他成為特別成功的跨界演奏家,反而獲得“問題少年”的暱稱。1999 年三月,出現謠言表示深居簡出的古爾達已去世,數日後卻又“復活”而令人錯愕。不到一年之後,古爾達就真的因為心臟病發在德奧邊境小城逝世,享年六十九歲。
風格
雖然古爾達早年以詮釋貝多芬的鋼琴曲目聞名於世,事實上他對於演奏巴赫,莫札特,舒伯特,蕭邦,德彪西以及拉威爾也有自己的心得與見解。他曾表示,比較起貝多芬,他覺得自己“和海頓、莫札特和印象派作曲家心靈上更接近”。由於古爾達在中年之後受到爵士樂風的影響,除了即興作曲外,在彈奏古典樂曲目時也會帶有一些即是風格,最明顯的是他晚年所灌錄的莫札特專輯,他在演奏時使用了大量的裝飾奏。而爵士樂的影響所產生最正面的效果則在於他到 1967 年時開始重新錄製的貝多芬奏鳴曲全集,這套全集錄音兼備演奏技巧與詮釋深度,也成為他在貝多芬演奏成就方面的定評。維也納音樂學院曾經想要頒發貝多芬戒指給他,以表揚他的成就。但天生不喜歡權威的古爾達拒絕接受而將之退還。
讓古爾達的藝術成就停滯在貝多芬曲目的主要原因,或許不在於他對爵士樂的興趣,而在於他未能追求個人琴技的突破。他曾說:“我的練琴時期是從13到16歲,之後便是尋找音樂真理的過程”,然而,對於一個鋼琴家來說,音樂的真理恐怕仍只能透過對技藝的不斷精鏈而達到純熟的境界。
人物觀點
是:“孩子們必須先會在鋼琴(或其他樂器)上面敲敲打打,彈出自己喜歡的聲音,讓他們發生興趣,情不自禁愛上它,然後再學認譜”。但有時候,這種特立獨行並不能被傳統所接待,維也納樂評家將他貼上“古典樂的叛離者”標籤,歸納為爵士樂派,對此,古爾達非常不能苟同,在他看來,音樂就是音樂,沒有什麼古典、現代的界限分別。因此,有一次他應邀前往波蘭華沙,並有媒體隨行,飛機起飛前,古爾達突然宣布:“如果這些笨蛋也一塊去,那我就留在這裡”記者們一聽,只好尷尬地統統下機離去。
弗利德古爾達天生任性瀟灑,特立獨行,行徑古怪,沒有什麼朋友,他也不在乎。對自己人同樣不護短,有一回古爾達到音樂教授家接兒子,當時鋼琴課還沒結束,他就問:“我兒子到底有沒有音樂天份?”還沒等教授答覆,他拉了兒子就走,邊走邊扭頭大聲說:“我知道,我兒子根本沒有才華。”
最令人側目的是,他演奏時不穿燕尾服,經常是一件黑色套頭毛衣加一頂猶太小圓帽,有時候甚至光著身體就上台(是對拘泥形式的古典樂一種嘲諷?),但喜愛他的聽眾皆不以為意,名指揮家波恩姆(Boehm)甚至說:“他彈得實在好,穿游泳褲上台也可以接受。”(為了還報,古爾達竟破例穿上正式禮服。)
家庭生活
古爾達結過兩次婚,有三個小孩。其中 Paul 以及 Rico 也都是鋼琴家,而古爾達的第二任妻子佑子·古爾達(Yuko Gulda,日本人,舊姓脅山)也是一位鋼琴家。雖然古爾達並不喜歡教鋼琴,但他在維也納也指導過一些學生,其中包括瑪塔·阿格麗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