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西北川公園

延安西北川公園

延安西北川公園,又名棗園公園和歡樂園,位於延安市西北川,東距延安寶塔山約6.5公里,西距棗園約0.5公里。建設用地範圍為:北臨棗園路,東臨延黃高速公路高架橋,西臨棗園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南抵西北川河岸南側山脊。西川河把基地分為南(山體)、北(平地)以及河道三塊用地。用地總面積115公頃。

基本信息

公園簡介

位置

延安西北川公園位於延安市西北川,東距延安寶塔山約6.5公里,西距棗園約0.5公里。西川河把基地分為南(山體)、北(平地)以及河道三塊用地。用地總面積115公頃。其中:

平川區:西川河以北用地基本為平地,面積29.6公頃;

山地區:西川河以南用地為山地,面積為74.4公頃;

河道區:西川河河道面積11公頃。

基本情況

2010年10月,延安市的西北川山體公園的建成,滿足了人民民眾的願望。整個項目的建設用地是29.6公頃。形成集生態綠化、兒童遊藝、民俗風情、文化娛樂活動為一體的開放型、綜合性城市公園。整個項目投資2.6億,從2008年年底開始動工,西北川公園的建成不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水平,還改善了棗園革命舊址和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周邊的環境,有利於協調延安城市現代化建設與革命紀念地保護之間的關係。對改善周邊村落的居住環境也將起到重要作用。公園的建成使全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詳細介紹

項目介紹

(一)本次設計範圍

延安西北川環境整治及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延安西北川山體公園-平川區)用地範圍為:北臨棗園路,東臨延黃高速公路高架橋,西臨棗園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南抵西北川北側河岸濱河路北側的平川區,占地面積29.6公頃。

(二)項目性質

在本地段的環境整治及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中,結合本區域自然河道、山體及平地的生態治理與恢復建設,創建為市民服務的公共生態遊憩空間。形成集生態綠化、兒童遊藝、休閒遊憩、民俗風情、文化娛樂活動為一體的開放型、綜合性城市公園。

公園布局

(一)園區布局分為:兩軸兩帶 一水 六園 兩區

(1)兩軸:東、西景觀軸。由8個廣場貫穿其中。

東景觀軸:是園區東側由棗園路至濱河路的南—北向景觀軸。由北至南依次貫穿社火廣場、噴泉廣場、林蔭道、威風鑼鼓四個主要廣場。

西景觀軸:是園區西側由棗園路至濱河路的東北—西南向景觀軸。由東北至西南依次貫穿山丹丹廣場1區、山丹丹廣場2區、九曲黃河陣廣場、蓮花燈廣場四個主要廣場和金水橋。

社火廣場面積為3909平米、噴泉廣場面積為4516平米、林蔭道面積為6175平米、威風鑼鼓廣場面積為8793平米。 山丹丹廣場1區面積為6220平米、山丹丹廣場2區面積為7264平米、金水橋區面積為3028平米、九曲黃河陣廣場面積為15844平米、蓮花燈廣場7068平米。

(2)兩帶:包括棗園大道景觀帶、西川河濱河路景觀帶

棗園大道景觀帶:位於公園沿棗園路人行道一側,東至高架橋,西至幹部學院西圍牆;全長949米,最寬處為63.8米(棗園路景觀帶四區-山丹丹廣場),最窄處為15米(棗園路一區、七區的南北向縱深)

[範圍指的是南北向的寬度的縱深]。包括:棗園大道景觀帶1區-5區,東健身廣場、西健身廣場。景觀帶聯繫湖景廣場、山丹丹廣場、社火廣場。

西川河濱河路景觀帶:位於公園南側濱河路段,東至高架橋,西至南京橋。全長886米,最寬處為18米(濱河北路景觀帶六區-木平台),最窄處為7.5米(沒有木平台的其他區,基本上都是7.5m寬的帶狀走向)。包括:濱河路1-5區、望川台、臨風台、濱水漫步。景觀帶聯繫威風鑼鼓廣場、蓮花燈廣場。

(3)一水:貫穿全園的人工湖。水系由西向東蜿蜒園區,走勢西高東低,全長1117.6米,水面總面積約為28972平方米。

(4)六園:全園由東至西依次分為:歡樂園、文化園、民俗園、風情園、自然園、湖景園等六個園區,分別滿足兒童遊戲、文化娛樂、生態休憩等功能。

歡樂園面積為18048平米,文化園面積為11227平米,民俗園面積為6586平米,風情園面積為7991平米,自然園面積為45500平米,湖景園面積為30499平米。

(5)兩區:

東生態停車場:位於基地東側,高架橋西側;面積為22798平米;

西生態停車場:位於基地西側,幹部學院東側;面積為26346平米;

停車位分組布置,2—4輛車為一組,每組停車位之間設定2—3m的分隔帶,種植單排或者雙排喬木。中型停車位為4mX11m;微型-小型停車位為3mX6m。

(二)園內建築分布

(1)文化園:露天小劇場;

(2)自然園:自然園2區五號(二型)公廁,自然園4區庫房,自然園4區1#配電房,自然園2區垃圾資源回收筒,自然園4區鍋爐房。

(3)風情園: 2#配電房,三號(一型)公廁;

(4)民俗園:民俗文化館;

(5)歡樂園(兒童公園):歡樂園快餐廳,歡樂園公廁及管理用房,歡樂園3#配電房和觀景塔、歡樂園景亭(童曦亭)、歡樂園景廊等建築物;

(6)湖景園包括:湖景園4區泵房。文化園內有露天小劇場;山丹丹廣場1區內有一號(一型)公廁;山丹丹廣場2區內有二號(一型)公廁;

(7)管理區:管理辦公樓;

(8)棗園路景觀帶5區:停車場;

(9)濱河路景觀帶3區:四號(二型)公廁;

(10)濱河北路景觀帶五區:停車場。

規劃原則

景觀生態:環境整治的中心內容是以植被、水面為主,營造良好的特色景觀,成為黃土高原的一顆綠色明珠。

現代品質:項目建設以現代技術、材料和營造語彙來反映延安的文化積澱和作為陝北中心城市的現代化精神。

地域特色:環境整治與景觀建設中,在景點設定內容,景觀小品的造型特點上,要充分體現延安地區的地域文化特徵和民俗風情。

開放綜合: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的同時,形成城市公共綠地,免費,開放,為城市居民、外來遊客提供兒童遊藝、生態休閒、文化活動的綠地空間。

城市生活:項目建設應以人為本,滿足城市生活的多重需要,既考慮日常的休閒遊覽、也能滿足節假日的大型活動.成為本地人們日常流連忘返的去處。

因地制宜:保留現存樹木,結合自然地形設計,減少土方工程。

項目特點

該項目的建成將大大改善棗園和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的周邊環境,有利於協調延安城市現代化建設與革命紀念地保護之間的關係。在地形地貌保護、水土保持、西川河水源地保護、局部小氣候改善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保護和完善了西川的山水格局,對改善周邊村落,包括鄧家溝、侯家溝及棗園村的居住環境也將起到重要作用。公園的建設使全市的經濟和社會事業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建設情況

工程於2008年12月開工建設,於2010年10月1日對外開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