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限石鄉廣銀溝村地處五台山腳下,清水河上游,全村共65戶,236口人,男女勞力120人,耕種著354畝土地,農作物以玉米、土豆為主,兼種小雜糧。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800元,我村境內山多坡廣、森林茂密,碧水長流,最宜山水壩灘區綜合治理,農林牧副業集體開發。
一、改善生活環境、促進農民增收
2009年是我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里程碑。在縣、鄉兩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村支部村委立足實際,著眼全局,認真貫徹踐行科學發展觀及縣委李書記2009年初提出的“三五戰略”,著力打造“科學發展、創新發展、文明和諧”的新農村形象,本年度本屆村委在新農村建設中搶抓機遇、傾情奮戰,首先推進村容整潔,對人畜實行分離,土建投資110萬元,平整場地120畝,新增牛舍76間,辦公室5間140平方米,醫療室、衛生室、防疫室、乾草棚500平方米,青儲室1800立方米。基本上建成了一個標準化的養殖小區,徹底改變了人畜混居,禽畜混養的落後狀況,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促進了農民增收,養殖小區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人均增收6000多元。
二、科學種田、增產增收
我村傳統的種植產業為玉米、土豆,尤其是本村的氣候及土壤很適合土豆的生長。為此,村委著手抓這一產業,實行統一調配優種、肥料,統一耕種,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組織銷售的“四統一”服務,使我村的土豆作業達到高產、高效,畝產達到2100公斤以上,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揚和獎勵。
三、因地制宜、發展現代畜牧業
我村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是山多坡廣,草肥水美,以牛羊優勢產業為主導,以加快產業化發展為重點,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直是村支委、村委的工作重點。現在我村有養羊專業戶兩戶,飼養優種養560隻。2007年村委購買優種牛65頭,無償交付村民使用。現平均每戶養牛達到三頭,全村的牛羊銷售總額14萬元。
廣銀溝村支部、村委決心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在積極發展生產的同時,注重村容村貌的改善,確保為村民辦好事、辦實事,力爭把廣銀溝村建設成為清水河流域的新農村示範村。
相關詞條
-
泥溝村
泥溝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省道1930線燎原路段西側,是燎原鎮政府所在地,該村旅居海外華僑近8萬人,是普寧市重點僑鄉。泥溝村交通便利,普惠高速公路在該村設有...
村情概況 人口蕃衍 歷史源流 地名 僑鄉 -
於嶺溝村
於嶺溝村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歷史比較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
村莊 天鎮縣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經濟狀況 -
廣武縣
廣武縣為中國古代行政縣名,今山西省代縣的一部分。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在東經112°44′--113°22′,北緯38°50′--39°21′之間。東鄰...
代縣歷史沿革 代縣行政區劃 代縣人口資源 代縣土地資源 代縣礦產資源 -
細巴溝村
細巴溝村,天鎮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天鎮縣歷史比較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戰國時為趙國廷陵邑,秦置延陵縣,西漢置...
簡介 參考資料 -
廣武縣[山西代縣歷史政區]
廣武縣為中國古代行政縣名,今山西省代縣的一部分。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在東經112°44′--113°22′,北緯38°50′--39°21′之間。東鄰...
代縣歷史沿革 代縣行政區劃 代縣人口資源 代縣土地資源 代縣礦產資源 -
上道溝村
原村建於明朝崇禎年間,因地勢低洼,又有東西兩泉滋潤,適宜種植水稻,曾名為稻湖村。後因山洪沖刷,河床變更,形成深溝,故又稱為上道溝村,隸屬於棗莊市市中區孟莊鎮。
概況 經濟發展 社會進步 組織建設 人物簡介 -
治莊村
山西省原平市南白鄉治莊村是南白鄉一個最偏僻、最落後的一個小山村。她始立於明末清初年間。因為耕作山地不便,而打土窯居住下來,逐漸成為村莊。
簡介 參考資料 -
夾溝鎮
夾溝鎮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位於埇橋區北部,居宿徐二州之間。206國道、京滬鐵路縱貫全境,毗鄰合徐、連霍高速,交通極為便利,山清水秀,物產豐美,素有...
基本概況 資源特產 風景名勝 名村之窗 黨建工作 -
三道溝鎮
三道溝鎮是個消歧義詞條,作為中國鄉鎮的名稱主要有:甘肅省酒泉市安西縣三道溝鎮,是安西縣東部的農村集鎮,總面積1134平方公里,農作物栽培以小麥、玉米、棉...
甘肅三道溝鎮 吉林三道溝鎮 內蒙古三道溝鎮 地圖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