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法寺[湖南省益陽寺廟]

廣法寺[湖南省益陽寺廟]
廣法寺[湖南省益陽寺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廣法寺位於益陽古城的賀家橋(今益陽市中醫院東側),是益陽最古老的寺廟。《益陽縣誌》稱,“廣法寺乃寺之最早者。”益陽民間除了留下諸如 “廣法寺的木魚,不敲不靈”之類諺語外,還有不少有關它的故事流傳。

基本信息

歷史變革

建設中的廣法寺建設中的廣法寺
益陽佛教歷史悠久,境內寺之最古者,可上溯至東晉。唐初佛教風行,益陽已擁叢林數座;據清光緒“湖南通志”載,縣中廣法、龍牙、白鹿、東林、西峰諸寺,經誦綿延香火鼎盛,寺宇規模蔚為壯觀。
考廣法寺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六二八至六四九年),落資江北岸古城(原廣群國小校址)。民間曾傳邑中上鄉延慶寺有老僧精擅醫道,以龍牙秘方治癒皇親於國有功,延慶寺因獻龍牙而獲賜龍牙寺名,由朝廷撥款擴建;又擇城區頭堡建寺,以圓老僧“廣弘佛法”之願,廣法寺由此得名。省通志雲觀鴨禪師駐錫於此,縣誌則有圓鴻駐地之說,只惜均末舉年代。唐宣宗大中初年(公元八四七年),廣法寺得荊南節度使裴休護法擴建,此後歷代又予維修。寺宇宏闊堪為當時之冠。該寺分前後兩殿,東西建有禪房,中聳化字石塔,諸佛法像莊嚴,香火長年不絕;更有殿中木魚,其器駝背張口,孔寬二尺余許,誦經時,需先重擊三響,接而輕敲三聲,然後逐字微嗑,音韻繞樑不絕;信男善女所許祈願,求應靈驗不脛而走,市井遍傳“廣法寺木魚不敲不靈”之民諺,寺院影響日著深遠,逐為歷代佛教文化交流之重地,清代僧綱司與民國佛學院均在該寺設建。然滄桑世變,時局多艱,後隨廢寺辦學風起,寺於一九二九年改作校舍,經像遭毀;至上世紀五十年代,殿舍因年久失修拆除。後經十年“文革”運動,市區禪寺古蹟則掃蕩殆盡。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宗教政策逐步落實,白鹿寺、棲霞寺相繼中興。改革開放加速了益陽的發展,也將恢復名勝納入打造山水新城規劃。根據益陽市人民政府(二OO五年)五十五號檔案精神,廣法寺被列為會龍山公園佛教文化功能區建設項目,經湖南省宗教事務局批准,成為益陽市發改委立項重建的宗教活動場所;佛教界禮請中國佛協咨議委員會副主席、當代高僧佛源老和尚為法主,明圓法師為監院負責建設和寺務。二OO六年春,佛源老和尚親選寺址,題書寺名,於當年九月三十日主持奠基,次年春破土興工。其後兩年間,老人幾次抱病返湘,乘坐輪椅視察工地,世人無不為之感動。明圓法師則不負師命,四方奔走,廣結善緣,籌募款項,歷七年辛勞,實現恩師遺願。新寺占地三十餘畝,建築面積為二萬四千六百平方米,耗資達五千餘萬元。為追思緬懷佛源老和尚功績,寺院建立紀念堂供世人瞻仰。
今觀重建之廣宇,址已新遷,不遜當年概況;功非舊用,例當盛代游觀。廣法寺重建,端賴省、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廣東雲門寺鼎力相助及廣大信眾慷慨捐資,得以成就大業。俯覽今日之名山,擁棲霞、白鹿古剎,興福源、廣法叢林;打造銀城一處佛教聖地,也圓一代高僧賦詩寄達的宏願:
春風時雨物皆榮,無限光輝海宇清;
佛國香花添錦繡,人間處處仰文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