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是一所集心血管臨床醫療、科研、教學三位一體的醫學科研機構,同時也是一所技術力量雄厚的、著名的心血管病醫院。

基本信息

簡介

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前稱廣東省胸腔疾病研究所。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懷下,組建了一支以我所心髒外科醫生為主的隊伍,赴阿根廷進行醫學考察,這批專家回國後即積極開展工作,成為當時國內最早恢復心血管疾病科研和臨床的單位,為我國心血管醫學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帶動作用,並由此帶來了研究所騰飛的時代。

職稱結構

全所現有職工503人。職稱結構:高級職稱 91 人,中級職稱131 人,初級職稱245人。學歷結構:博士29人,碩士55人,學士8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知名專家16人。開放病床380張。

主要科室

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兒科、心血管病門診部、放射介入科、心臟康復科、麻醉科、流行病學研究室、冠心病重點研究室(省重點)、風濕性心臟病臨床研究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心血管臨床藥理研究室(省重點)、心血管分子生物學研究室。

附設機構

世界衛生組織心血管病防治與培訓研究合作中心、廣東省心腦血管病防治辦公室、衛生部臨床藥理基地、廣東省兒童心臟中心、廣東省心臟介入學會、美國哈佛大學冠心病外科技術培訓中心、嶺南心血管病雜誌社、廣州市心臟急救中心。

醫療特色

穩定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是研究所臨床醫療工作的一大特色,科技創新與學術交流帶動了臨床醫療工作,特別在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及高血壓等的診治方面,研究所一直走在國內的前列。七十年代後期,研究所在國內率先開展的“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 、“冠狀動脈大隱靜脈搭橋轉流術”、“小兒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等等,代表著當時國內最高水平。八十年代初,本所在國內最早開展“經皮穿刺氣囊導管心臟瓣膜成形術”,這種技術被譽為“20世紀心血管醫學裡程碑式的革命”。九十年代的心電生理射頻消融術,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技術以及冠心病介入治療等技術,本所不但是國內最先開展的單位之一,而且一直保持在國內領先水平 。近年來,介入性心臟病治療技術不斷創新,外周大血管、頸動脈、腎動脈介入治療等已成常規,介入治療手術與外科手術相結合的“嵌入式”治療,增加了複雜心臟病的手術機會,提高了對該類疾病的治療水平,這是本研究所的特色之一。

取得成就

1998年,我所完成了廣東省首例心臟移植術,2003年完成了廣東省首例心肺聯合移植術。
近3年,研究所科研人員完成了一系列高難度的新生兒、嬰幼兒先心病外科手術,大部分在國內是首次完成,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7年成功地為出生僅9小時的複雜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施行大動脈調轉術,這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小新生兒先心病患者成功地接受複雜外科治療。現在,研究所每年完成先心病外科手術已達1200多例,其中體重小於3公斤、年齡在3個月以內的重症複雜先心病患兒300多例,總手術死亡率2.9%,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是目前我國開展新生兒小嬰兒心臟外科手術最多、水平最高的單位之一。近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可調式房間隔造口手術,室間隔缺損補片開窗大動脈調轉術,嬰兒室缺未修補姑息性大動脈調轉術,嬰幼兒種植法冠狀動脈移植術、嬰幼兒REV手術、NorWood手術等,使許多過去無法醫治的複雜重症先心病人獲得新生,縮小了我國嬰幼兒先心病治療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2007年,心外科完成各類手術3000多例,手術總死亡率3.3%;心內科的介入性心臟病治療手術達6950例,成功率99.5%。
大量經治的心血管病患者,需要長期的門診隨訪治療。心血管病專科門診部設有心內科、心外科、心兒科和心血管中醫科,每年門診量近30萬人次。各科均開設專家門診和專科門診。應診醫生均為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的技術骨幹,其中80%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理念在不斷更新和進步。為此,先後開設了多個亞專科門診,如冠心病專科門診、高血壓專科門診、心房顫動專科門診、代謝綜合徵專科門診、慢性心力衰竭門診及心兒科專科門診、雙心門診等,對各類病人進行更專業、更系統的治療和隨訪,有效地控制疾病的進展,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臨床水平

研究所的臨床醫療水平之所以能不斷提高,長期走在國內領先行列,其動力的源泉在於強大的科研工作。在現有380名技術人員中,有295人從事臨床套用技術研究,占77 %。從1978年— 2007年,共有131項科研成果獲得獎勵。其中,國家級獎勵14項,部省級獎勵66項,省廳級獎勵51項。在獲獎的科研成果中,有126項推廣套用於臨床。每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重大科技攻關課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大規模多中心循證醫學課題共50多項。 “十一五”期間,在先心病外科,心臟介入治療領域又承擔了3項國家支撐計畫課題。

心臟病研究

在先天性心臟病研究方面也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2004年建立起廣東省先天性心臟病監測網,組織全省22家市級骨幹醫院開展先天性心臟病發病情況調查,監測與先天性心臟病相關的環境因素和其他危險因素,開展孕期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超聲診斷技術研究,在胎兒期檢出有先心病缺陷胎兒,採取措施,減少先心病兒出生率。在臨床診斷與治療技術上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學術活動

研究所還積極組織和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由本所主持舉辦的《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已經成為國內最著名的學術盛會之一,至今已舉辦了十屆。同時,每年還派出100多人次科技骨幹參加各類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大量的最新科技信息使研究人員獲益匪淺,同時也提高了研究所的學術地位。

培養人才

研究所也是高級心血管醫學人才的培養基地。1978年我所成為國務院授予的全國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81年又成為國務院授予的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內科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兒科心血管、腫瘤學四個碩士點以及外科心血管和內科心血管兩個博士點,2004年設立了博士後工作站。目前擁有博士生導師 9名,碩士生導師25名;已培養博士61名、碩士118名、出站博士後11名;現有在讀博士生28名、碩士生52名、在站博士後4名。從1978年開始,研究所受衛生部委託舉辦“全國心血管學習班”,招收全國各地醫院主治醫師以上的專業人員進行為期一年的專業培訓。至今已舉辦30期,共有1125名學員畢業。這些學員現都成為各地醫院的醫療骨幹,有不少人成為醫院領導和當地學科帶頭人。

未來展望

經過五十年的努力,研究所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臨床醫學研究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成為我國南方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心血管病醫學研究中心。將繼續努力,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為心血管疾病的醫學研究和臨床診療作出更大的貢獻。

周邊公交

211 76 864 夜4 112 542 54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