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該校前身為國立廣東大學,後更名“國立中山大學”“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後又復前名。1952年,廣州舊址經合併及改組,成立新中山大學,並去除“國立”稱謂。偉人首創,山高水長。居於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廣東省的中山大學,得風氣之先,廣播思想之種。今天,全體中大人正在為把學校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1月,學校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全校共有教職工1384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073人,具有正高職稱1378人,具有副高職稱2510人。教師隊伍中傑出人才輩出,目前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含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含雙聘),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1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5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部重點教材編寫課題組第一首席專家3人,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6人,19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16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23人,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15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8人。
中大校區
廣州校區南校園
通訊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510275)
占地面積:1.17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人文科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文高等研究院(博雅學院、通識教育部)、逸仙學院、亞太研究院、嶺南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漢語學院、外語教學中心、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社會科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地球科學系、生命科學學院、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中山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一、二年級在此就讀。[
廣州校區北校園
通訊地址: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74號(510080) 占地面積:0.39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7]
珠海校區
通訊地址: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519082) 占地面積:3.48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國際商學院、翻譯學院、旅遊學院、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移動信息工程學院為整建制學院;人文科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嶺南學院、外國語學院、心理學系、地球科學系、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的一、二年級本科生在此就讀。[7]
廣州校區東校園
通訊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外環東路132號(510006) 占地面積:1.13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管理學院、創業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資訊管理學院、中山大學國家保密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工學院、藥學院為整建制學院;中山醫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一年級本科生在此就讀。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外國語文學系、音樂學系(碩士班)、劇場藝術學系、藝術管理研究所、哲學研究所
語言自學中心、清代學術研究中心、外國語文訓練中心、法語教學中心、華語教學中心
理學院(理學院大一不分系)
化學系、物理學系、生物科學系、套用數學系、生物醫學研究所
工學院(工學院大一不分系)
電機工程學系、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材料與光電工程學系暨材料科學研究所、光電工程研究所、環境工程研究所、通訊工程研究所、半導體科技研究發展中心、電信研究發展中心
管理學院(管院大一二不分流)
企業管理學系(含IMBA、EMBA、EMPP)、資訊管理學系、財務管理學系、公共事務管理研究、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傳播管理研究所、醫務管理研究所、直銷學術研發中心、金融管理研究中心、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區研訓中心、都會發展與環境規劃研究中心、城鄉研究與地方發展研究中心
海洋科學院
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含產碩專班)、海洋生物研究所、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海下科技暨套用海洋物理研究所、海洋事務研究所
社會科學院
政治經濟學系、中山學術研究所、大陸研究所、政治學研究所、經濟學研究所(碩士班)、教育學研究所(碩士班)、社會學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民意調查研究中心、國際非政府組織研究中心、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在職專班、台灣研究中心、東南亞研究中心、國際勞資政策研究中心
科研機構
管理學術研究中心、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水資源研究中心、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永續思維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生物科技中心、美國研究中心、決策科學研究中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海洋政策研究中心、綠色環境研究中心、電腦網路危機處理中心、納米科技研發中心、光電卓越研究中心、光電聯合研發中心、創新育成中心、創意與創新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