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背景

組織構成

廣州國民政府時期的軍事機構主要是3個部分:軍事部、軍事委員會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軍事部是國民政府所屬行政部門,只負責軍事行政,不具有軍隊統率職權。軍事部長初為許崇智,廖仲愷被刺案發生後,許受牽連而離粵,譚延闓繼任軍事部長。
在廣州國民政府時期,軍事部並無重要地位。在軍事上擁有重要職權的是軍事委員會。國民政府成立後,國民黨中央於1925年7月3日決定任命汪精衛、胡漢民、伍朝樞、廖仲愷、朱培德、譚延闓、許崇智、蔣介石為軍事委員會委員,汪精衛為軍事委員會主席。7月5日,公布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組織法》。軍事委員會仍受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領導,軍事委員會委員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選任。軍事委員會下設政治訓練部、參謀團、海軍局、航空局、軍需局、秘書廳等機構。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是又一個重要機構。1926年6月5日,國民黨中央正式作出國民革命軍迅速出師北伐的決議。同日,國民政府任命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7月7日,公布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組織大綱》,總司令實權超過軍事委員會。規定總司令兼任軍委會主席。
總司令的職權為統轄陸、海、空各軍並對國民黨中央與國民政府在軍事上負完全責任。在總司令部未成立之前,軍委會既為國民政府軍事行政機關,又是軍事統率機關。總司令部成立後,軍委會僅是軍事行政機關,總司令部成為軍事統率機關。總司令部還有更大的一項職權,即出征動員令發出後,為圖軍事便利起見,凡國民政府所屬軍、民、財、政各機關,均受總司令指揮。
結束
1926年11月8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把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遷往武漢。1926年12月5日,國民黨中央正式宣布中央黨部和政府停止在廣州辦公,各機關工作人員分批前往武漢;廣州國民政府的歷史使命隨之結束。1931年,蔣介石在南京湯山軟禁胡漢民,同時在南京召開國民會議,通過中華民國約法草案,引起國民黨內其他實力派的不滿。黨內胡派、汪派、桂系、孫科等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非常會議",彷照孫中山護法戰爭時的做法,在廣州另立政府。廣州國民政府在1931年5月28日成立,汪精衛為主席。同年爆發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內謀求合作,最終粵、寧兩派息爭,於12月22日在南京再召開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廣州政府取消,由林森為政府主席,孫科為行政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