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姓—庹姓
庹姓(tuo),在全國更為稀少。清代吳玉麟《素材隨筆》說:“湖南有桃源有塔姓、剪姓、絳姓、姓、庹姓者,皆少見。
庹音佗,見《五篇》。庹者,讀為托,即雙手張開量物為一庹(五尺一庹),是湖南、四川的方言,卻成為姓氏,一說是四川度姓避難改姓的,四川庹姓很多。明洪武二年庹守珍奉明朝之命,由四川來湘西北征蠻,便先遷居湖南永定衛(大庸縣),再遷居慈利縣的庹家塔、庹家溶,裔孫庹悲亞又遷曹家峪、董家峪,裔孫庹嗣甫與子庹慶生、庹祆生又由慈利遷澧縣,子孫分布澧縣燕子山、庹家河、庹家灣、庹家寨、觀音港、涔河、王家坪一帶,後裔有庹航、庹士廉、庹士笞,庹士笞於清嘉慶時又遷石門縣庹家灣和花草坪,裔孫有庹風一,又有庹正權遷安鄉縣城和會子崗。庹正祖、庹正於、庹正福於清中葉遷永順縣老寨和彭家坨。
庹守珍之弟庹守珠於洪武二年同來遷居桑植木盆口(今叫庹家崗),子孫分布到慈利縣的九溪、江埡、官地坪一帶。
另有庹熙的裔孫庹朝宗於明朝初年,也由四川成都萬里橋遷到大庸縣田家坪,他的後裔庹國模又於清中葉自大庸遷桑植的萬民崗和馮家坪。
全國庹姓以湖南澧水流域為多,人口達一萬六千餘人,其中以慈利、大庸和澧縣居全國之首。民國初年,慈利人庹遵稱為避軍閥混戰,閉門讀書,自題枳園對聯云:積敢言材,能免斧斤終是福:國何比大,不分畛域自然寬。《吳恭京〈梅晦堂聯話〉卷十三》。
又有庹正國,乾隆戊午科副榜舉人。民國二十年,庹文乾任醴陵縣書員。
摘自《湖南青年》一九八三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