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家灣

兩次鑽探的情況表明,古代文化層主要集中在遺址的南部,我們便將其作為發掘重點區。 西漢墓(M1)位於遺址南端的斷坎上,墓口壓在①層下,打破生土。 庹家灣遺址地處漢江上游,在這裡發現自新石器至兩漢的文化遺存,無疑是很重要的。

庹家灣遺址位於湖北省鄖西縣觀音鎮埡子灣村6組(庹家灣自然村),漢江左岸的二級台地上,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0°22′51″,北緯32°05′47″,海拔高程159~170米,現存面積約4萬平方米。該遺址西靠後山樑子,東臨漢江,與鄖縣庹家洲遺址及喬家院墓地隔江相望。遺址的地勢較平緩,現為當地村民的耕地。
該遺址是1958年修建丹江大壩時,由長辦考古隊調查發現的。1984年鄖陽地區進行文物普查時對它作了複查,1994年長江水利委員會、2000年省文物局先後組織對鄖西縣境內沿漢江左岸172米水位線下的地上、地下文物點進行一次全面調查,其中就包括對庹家灣遺址進行了核查,並確定它是一處新石器至漢代的遺址,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江漢考古》1996年2期)。
為配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而做好丹江口水庫淹沒區的文物保護工作,我們從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先後進行了兩次鑽探和三次發掘。鑽探面積達61915平方米,共發掘5米×5米探方79個,另擴方3個:5米×3米2個、4米×3米1個,總面積2017平方米。三次發掘共發現遺蹟98處,有灰坑88個、灰溝9條、墓葬1座。其中新石器灰坑2個、灰溝1條,東周灰坑78個、灰溝6條,西漢墓葬1座,東漢灰坑4個、灰溝2條,明清灰坑4個,均屬於土質遺蹟,出土了大批以東周時期為主的遺物。
兩次鑽探的情況表明,古代文化層主要集中在遺址的南部,我們便將其作為發掘重點區。而遺址的北部為泥沙淤積區,未見文化層分布,可能與漢江改道有關。
由於該遺址的地勢較開闊平緩,便於採用“象限法”布方發掘。我們先用“全站儀”測繪出整個遺址的地形圖,在此基礎上,把遺址(主要是其南部)置於第Ⅰ象限內,再繪出探方分布圖。布方採取統一規格(米5×5米)、統一編號(取“數學平面直角坐標系”第Ⅰ象限的X軸與Y軸各兩位數序號,合併成四位數)。
發掘表明,文化堆積分8層:其中第④層東漢層,第⑤層東周層,第⑥、⑦、⑧層屬新石器層,第⑧層下系黃色生土,土質純淨板結。文化層堆積的態勢是西北高東南低。
新石器層(第⑥、⑦、⑧層)及同期遺蹟,陶片細碎,數量少,器類有泥質紅陶碗" target="_blank">紅陶碗、缽、高領罐,夾砂陶侈口罐等,紋飾以籃紋、劃紋為主,少見繩紋。東周時期遺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其陶器的基本組合主要有兩類,一是鬲、盂、豆、罐,二是罐(釜)、盂、壺、豆,石器有大、小型的斧、錛、鑿、刀等。此外,還有一些小銅器和鐵器,如殘銅帶鉤、殘鐵斧等。遺物較多的遺蹟有H12、H61、H91、H92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東周文化層及其遺蹟中,常伴出大量的新石器時期器物,諸如高領罐、夾砂侈口罐、斂口碗(缽)、紅陶杯、鬹足、扁體鼎足(正裝或側裝型)、磨光黑陶蓋紐等,說明這一時期對新石器文化遺存的破壞較嚴重。
西漢墓(M1)位於遺址南端的斷坎上,墓口壓在①層下,打破生土。為東西向的長方形土坑豎穴墓,方向285°,其南半部已崩垮殘缺,墓口東西長4.3米,南北殘寬1.8米,墓底東西長4米,南北殘寬1.6米,墓口距地表深0.25~0.3米,距墓底深2.7米。填土為五花土,未夯,有零星的漢代布紋瓦片、燒土粒等,棺槨及人骨均腐朽無存。已清出的隨葬品只有陶器,器類有瓮1、大囷2、小囷2、壺1、釜甑1等,泥質灰陶,個別的有紅色彩繪。其中陶瓮的肩上刻有“史公”二字。
東漢時期的遺物主要是陶瓦(筒瓦和板瓦),瓦體的平面除了常見的長方形體外,還出現了頭窄尾寬的梯形體。
眾所周知,人類自古以來是臨水而居。新石器以降,漢江兩岸分布著已知的考古學文化便有仰韶、屈家嶺、青龍泉三期、盤龍商城、楚文化等。漢江自古以來既是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也是南北文化的交流通道。庹家灣遺址地處漢江上游,在這裡發現自新石器至兩漢的文化遺存,無疑是很重要的。目前,我們正在對這批資料進行全面整理,有關的認識也將會隨之加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