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睿語

內容介紹

《康有為睿語》內容簡介:康有為(1858——1927),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牲、西樵山人、游存叟、游存父等,晚年別署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市銀塘鄉人。俗稱“康南海”或“南海先生”。光緒二十一年進士,官授工部預衡司主事(未到任)。1913年,他從海外流亡歸來,創辦《不忍》雜誌,發表反對共和、保存國粹的言論,並任孔教會會長。1917年,他和張勛策劃溥儀復辟,逆歷史潮流而動,迅告失敗。晚年,他在上海辦天遊學院,講授國學。他曾自刻圖章:“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里。”將其一生經歷盡收方寸之間。現在的北京、廣州、南海、青島等地,都有其故居或紀念館。
康氏自稱“吾家自九世祖惟卿公為士人,至於吾為二十一世,凡為士人十三世矣”。幼年即胸懷大志,張口閉口“聖人長、聖人短”,被鄉下同伴戲稱作“聖人為”。據說他“每天早上抱著一批書,向桌子上一放,右手拿著一把鋒利的鐵錐子,猛力向下一紮,錐穿兩《康有為睿語》,今天就讀兩《康有為睿語》,錐穿三《康有為睿語》,今天就讀三《康有為睿語》,每天不讀完這‘一錐書’,決不休息。”並發誓在三十歲以前讀完所有經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