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人睿語·精裝函套·筆記本

內容介紹

《晚清名人睿語(套裝共11冊)》分為《張之洞睿語睿語》、《嚴復睿語》、《左宗棠睿語》、《姚瑩睿語》、《林則徐睿語》、《李鴻章睿語》、《康有為睿語》《張謇睿語》、《睿語心得?筆記本》、《曾國藩睿語》、《梁啓超睿語》共11冊。
《張之洞睿語睿語》內容簡介:張之洞,字孝達,一字香濤,自號“抱冰老人”,河北南皮人。1837年9月出生於官宦之家,從小受到嚴格的封建傳統教育,歷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內閣學士以及湖北、四川學政等職。通過科舉躋身仕途,人稱“張香帥”。學兼漢宋,在學政任上,撰有《書目答問》,教導士子應讀什麼書,怎樣做學問以及如何提升修養品德,在當時及以後都產生較大影響。從政期間,與張佩綸、陳寶琛、吳大瀲等人一起,放言高論,糾彈時政,抨擊奕訴、李鴻章等洋務派官僚,號稱“牛角”,為清流派之主將。尤以《熟權俄約利害折》、《籌議交涉伊犁事宜折》被慈禧、慈安兩太后賞識,特許隨時赴總理衙門以備諮詢。
《嚴復睿語》內容簡介:嚴復無疑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影響國人觀念和思想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也是後世歷史家評述近代中國歷史時繞不開的一位人物。嚴復1854年出生於侯官(福建福州人),原名宗光,字又陵;登仕後改名嚴復,字幾道。清末民初以“侯官嚴氏”、“嚴幾道”、“嚴又陵”簡稱其人,或代稱其著述成就,民國中後期迄於當下,則以“嚴復”稱名於世。嚴復“才質甚美,穎悟好學,論事有識”,他由福州船政學堂赴歐洲留學,當時中國到過海外、最有眼光和見識的二位洋務派人物——郭嵩燾、曾紀澤都很賞識他。嚴復也因為歐洲社會的所見所聞、學習和考察,視野大開,見識卓越,不僅超越了中國舊式科舉下的書生,在留學歸來的那一幫“海歸”派人物中,也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嚴復有“得志當為天下雨”,報效祖國的宏志,曾經被李鴻章等重臣所用。
《左宗棠睿語》內容簡介: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號湘上農人,湖南省湘陰人。左宗棠出生於一個書香門弟,祖父和父親均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儒生。家學的淵源和父兄的薰陶,宗棠也較早地顯露出讀書的天分和對事物的領悟能力。他的心胸和抱負隨著對文化的理解和視野的擴大也不斷增長。道光六年(1826),左宗棠十四歲,第一次參加縣試便取得了頭名,第二年的府試又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恰母親病逝,按照當時的規定,需丁憂守制。在這段時間裡,無需研習八股文,左氏潛心研習經世致用之學,閱讀了很多有關政治、經濟、財政和水利的名著,“匡時救世”的情懷也漸漸在他的心中萌發。
《姚瑩睿語》內容簡介:姚瑩(1785-1853),字石甫,號明叔,晚號展和,齋名十幸,故又號幸翁,清安徽桐城人。姚瑩生活的時代,是滿清國運由盛轉衰的時期,也是中國歷史發生重大轉折的時期。因此,其生平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姚瑩晚年曾懷著感恩情結,寫過一篇《十幸齋記》,對自己的人生經歷做過粗略地勾勒。他感念自己的家鄉、家族,認為桐城這一“文物之邦”和“代有名賢,學問、文章、道義、宦績,淵源有自”的麻溪姚氏家族,為自己人生開端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氛圍。除此之外,他對自己人生閱歷中具有重大影響的人和事,表達了欣慰之情,以為這些都是自己人生之“大幸”。不過,《十幸齋記》主要是他從個人的感受來概述自己的閱歷的。
《林則徐睿語》內容簡介:林則徐(1785-18501),字元撫,又字少穆,諡號文忠。1785年8月30日,出生於福建侯官(今福州市)的一個讀書人家。1811年,林則徐蟾宮折桂,賜進士出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1820年4月,林則徐外放浙江杭嘉湖道,大刀闊斧地實施其興利除弊,匡時濟世的偉大抱負,足跡曾踏遍大江南北、黃河兩岸,先後在浙江、江蘇、湖北、河南、山東等地任職,辦理過民政、漕務、鹽政、河工、水利等政務。但是,無論在哪裡做官,他都是矢志為官一地,造福一方,踏踏實實地為當地的老百姓排憂解難。因而,林則徐不僅深受百姓的愛戴,甚至得到道光帝的褒揚。
鴉片問題給整箇中華民族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它不僅直接導致了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而且還嚴重摧殘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同時,鴉片泛濫還嚴重敗壞了中國的社會風氣,侵蝕了清朝的整個官僚體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